元宵节诗词赏析(正月十五元宵节古诗词)

2022-05-14 09:42:33

原标题:"元宵节诗词赏析(正月十五元宵节古诗词)"关于句子分享。 - 素材来源网络 编辑:kaka001。

第一首: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大唐建国差不多六十年左右,那时没有国庆节,好像元宵节就是国庆节一样。

其实,元宵节才真正是大众的节日。为了庆祝和享受这一节日,那是万民欢腾,盛况空前啊!一切能想到的庆祝方式都想到了,包括灯光秀,包括放松首都的戒严,以及为元宵节举行的“正月十五夜诗歌比赛”。

这次比赛,有二百多个诗人参加,同时赋诗,题目是“正月十五夜”,苏味道这首诗,便和其他两首一起,成为夺魁之作。

此诗何以夺魁?好在哪里?读很多写元宵节的诗歌,包括宋代欧阳修、李清照和辛弃疾的词,有一个感触,就是很多诗、词都是“侧面”写元宵节的;即以元宵节为“由头”,写自己在节日中的感受。譬如欧阳修写在元宵节与情人约会;辛弃疾写在元宵节找自己的另一半,不在缤纷的灯语里,而在寂寞的冷清处。

苏味道的这首《正月十五夜》,不仅写得早,而且从开始到结束都是“正面”描写。其价值之一,便是留下了大唐元宵节最美的图画。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首句“火树银花合”,不用解释,仅从生发于此的后代同类描写“火树银花不夜天”之类就可以知道,它一出现就把读者的眼睛和魂魄震慑住了。写灯火,“火树银花”是最佳的四字组合,没有之一;假如改成“灯火辉煌”,那就变成元宵节的说明书了。“合”的意思是,四面八方的灯火,已汇合成一望无际的海洋。“星桥铁锁开”,门禁的铁锁全部打开,一切交通管制都取消了,出门俱是看灯人。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真是人山人海;大家人看灯,人看人,宝马香车,欢歌笑语。因为人潮汹涌,暗中的尘土在马蹄下翻滚;随着人流,月光一波一波地照着。故知“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是诗中的佳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在明暗相间,动静之间,人的激情,因那些漂亮的女性——“游伎”而牵动人的眼睛;她们花枝招展地如彩云飘来,一边走,一边唱着《梅花落》优雅而勾魂的曲调,浑身散发出香气。辛弃疾读过此诗,最忘不了的就是要把这句诗,移植到他的《青玉案》里,变成“笑语盈盈暗香去”。为了寻找“她”,他是灯火中“回头率”最高的词人,要把“秾李”的“游伎”一个一个看过去。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这时,诗人似乎听到了计时“玉漏”的滴水声,那是时间在宫墙上的回声;掌管京城戒备的金吾卫,已经取消了京城的夜禁,玉漏呀!不要滴得太快,要让时光停滞,让所有的人都载歌载舞,尽情享受这美好的夜晚。

苏味道是个大才子,在唐宋历史上既能当大官,又能当名诗人的,他是较早的一个。诗文与杜审言、崔融、李峤并称“文章四友”。

最后要说一句,苏味道是赵州栾城(今河北省石家庄市栾城区南赵村)人,他的第十代孙苏洵、第十一代孙苏轼、苏辙,都对他顶礼膜拜,包括这首诗。

第二首: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元宵节,提供了男女见面约会的机会——利用 “看灯”的机会“看人”和“约人”。

尽管欧阳修是北宋国家机关里重要的干部,但他喜欢异性美的秉性,是他一直保持自我青春的方法。

全词八句,分上下两阙。上阕写去年的元宵节;下阕写今年的元宵节。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去年的元宵节“花市灯如昼”,灯火璀璨得像白昼一样。但这里的“灯如昼”仅仅是个掩护,这个男子要寻找的,是千千万万盏中最璀璨、最明亮的那两盏——姑娘的眼睛。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人约黄昏后”一句,要注意“人约”二字,男女主人公并非在灯下邂逅,而是早有密约。是不是私订终身元宵节?至少也是爱慕得愿意冒被人发现的风险;至于为什么约在“黄昏后”,你懂的。

“月上柳梢头”,是约会的时间,也是约会的地点,此时他们看到的,是“柳梢头”的月亮,而不是已经消失在他们背后元宵节的灯火。约会这种事,青年男女都经历过,又惊喜,又甜蜜,词中味道,尽在于此。

下阕用对比手法写今年的元宵节——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月与灯依旧”的意思是,元宵节依旧,“花市”依旧,“灯”依旧,“月”依旧,“柳”依旧,旧时天气旧时灯。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但是——去年的人不见了。她因何“不见”?词无一字涉及,或有难言之隐,或是造化捉弄,阴差阳错;但从“泪湿春衫袖”判断,难续的旧情,可能被外力阻断,这使作者、读者都春衫尽湿。

因为词太感人,到处传唱,是歌妓的最爱,有人就认为,词里的“抒情主人翁”,就是作者自己。但作者是大名鼎鼎的欧阳修呀!

欧阳修是政治家、文学家的领袖,是一个一本正经的人。这首词和导师欧阳修的形象一点儿也不符合,维护欧阳修正面形象的学生和崇拜者就为他辩护,说那些词是欧阳修的仇人请人写了“栽赃”,故意污蔑欧阳修的。还有说,这首词是一个叫“朱淑真”的女词人写的。但朱淑真比欧阳修小一百多岁,没有朱淑真的时候,就有这首词了。

这些千年前缠绕在词上的人和事,因为隔得太久,已被时间的风慢慢吹散。不懂欧阳修政治、文学和伟大的人,就留下这个青春的约会在我们心里吧!

第三首: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北宋词人欧阳修《生查子》写元宵节与情人约会,一百三十年多后,南宋将领词人辛弃疾也以《青玉案》写元宵节。

《青玉案》写的什么?现在说法很抽象、很哲学,说辛弃疾要寻找的其实是——他自己。不免陈义过高,也与词句的实际不符。因为在“元宵节”—— 一年中月亮第一次团圆的象征,均与爱情关涉。所以辛弃疾这首词,也是一次与情人的约会。

与欧阳修《生查子》不同的是,欧阳修写了两年的元宵节,并以“今年”和“去年”进行对比。辛弃疾只写了一年的元宵节;还有一个不同是,欧阳修写了“去年”约会的全过程,从见面到分手;而辛弃疾约会刚见面就结束了。其余部分,都在“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诗经·邶风·静女》)的等待中煎熬。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首句“东风夜放花千树”,即千树万树灯花开,还是有苏味道《正月十五夜》“火树银花合”的影子。先看天上——“星如雨”,词人说是“吹落”的,其实是“坠落”的,焰火纷纷如雨,那是满天的烟花。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再看地上,王公贵族,名贵的马,华丽的车,因为载着美人,经过处,自有暗尘随马,香气随车。哪里传来凤箫欢乐的吹奏?白玉壶般耀眼的彩灯,在不停地转动;因为没有宵禁,所以一夜鱼灯、龙灯飞舞,那是彩台上在表演节目。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上阕写灯、写宝马、雕车、听凤箫、看鱼龙舞;下阕开始写人。写灯不是目的,是外饰,目的是写美人。就像下阕“蛾儿、雪柳、黄金缕”七字,都是古代美女头上佩戴的装饰品一样。词人也不是单纯写这些装饰品,而以装饰品指代到处吸引眼球和回头率的盛装的佳人。果然,“笑语盈盈暗香去”一句来了。 注意,这首词中,“香”字已用了两遍。

你怎么知道“笑语盈盈暗香去”?一是你正目不转睛地看着她们,二是你正聆听着她们,三是你正嗅着她们的芬芳。辛词中的佳人没有唱《梅花落》,但互相笑着说话,她们知道男人会盯着她们看,很可能不时地转过头,瞥一道“电光”的眼睛,从“盈盈”二字可知,她们的笑意充盈得到处挥洒。

词人为什么要用眼睛的雷达追踪她们呢?因为他在寻找一个人。这是词最精彩的部分——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眼睛不停地寻找,在灯光最璀璨的地方找,没有找到。这里的“他”,指代“她”,古代没有“她”字,就用“他”代替。

她在哪里呢——在“蓦然回首”中,在你收回不必要的眼光,在最不经意处,在“灯火阑珊”的地方,你要寻找的美好就在那里。

三首元宵节诗词并读的时候,我们有了新的体会。苏味道的《正月十五夜》是参加诗歌比赛写的,题目决定了内容,歌颂的是大唐的“盛世”。这使苏味道的这首诗里充满了歌颂的韵味儿。

第二,欧阳修的这首《生查子·元夕》,把苏味道歌颂国家、歌颂节日的主题,改成元宵节是有情人的元宵节的主题,这是他大胆暴露自己,大胆创新的地方。

第三,我们惯于把定义为英雄的人箭垛化、符号化;譬如辛弃疾。其实,一个政治家,一个将领,不可能二十四小时都是政治家和将领,不能把他的一举一动都看得过分伟大。在大团圆为寓意的元宵节,词人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另一半——冰清玉洁,站在元宵节灯光之外,淡泊雅致、超群脱俗的——她——这个大团圆的结局,也合人情之常。品诗词,应该像用犁铧深耕,在没有字和熟视无睹的地方,读出新的东西来。

元宵节像一盏不灭的灯笼,从古到今,挂在正月十五,挂在天空,挂在人们的心头。年年光芒不减,年年是大团圆的象征。

今天的元宵节,仍然是天下有情人的节日,那是新一年的开始,新一轮的期盼。

以上元宵节诗词赏析(正月十五元宵节古诗词)的内容,由互汇语录网搜集整理分享。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