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刀锋读后感(通用12篇)

2024-09-23 14:35:47

小编给大家分享关于刀锋读后感(通用12篇)的范文,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 素材来源网络 编辑:李欢欢。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刀锋读后感,本文共12篇,欢迎大家阅读借鉴,并有积极分享。

刀锋读后感

篇1: 《刀锋》读后感

《刀锋》精选读后感

《刀锋》这本书,个人看完觉得塑造了三个人物: 拉里,伊莎贝尔和苏菲。

苏菲,因车祸丈夫去逝后,开始沦落。拉里试图从沦落中救出苏菲,而平时优雅迷人的伊利贝尔却把她推向死亡。作者并没用太多笔墨叙述这一段,却用对比手法刻画出人心的善恶。

伊莎贝尔,在这个故事里伊莎贝尔代表着大多数身上有着凡俗生活中女人所蕴藏甚至显现的更多特质。她清楚自己的追求,但她并不真正的了解自己所爱的.人“拉里”。

拉里:代表着那一些思考自身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的少数人们。有时这些问题的无解会让很多人感到羞耻,甚至被深深的孤独感包围,就像在辽阔的生命荒原里,我们只是模仿别人的样子前行,却从来都不知道为什么前行,于是思索的无果让我们放弃了思索。是的,世俗是如此的强大,强大到让你误以为世俗的就是一切真实的,当你被他人禁锢时,当你被世俗左右时,当你被时代打击时,你变得彷徨,你变得迷茫,你变得沮丧,你甚至搞不清楚是这时代错了还是你错了,可穿越时间的长河,那些先贤的思想给了我们方向,无论动荡还是安稳,我们都不应该忘记一件事,那就是保持对生命的思索和对自我的真实,拉里从他的角度来说做到了。

篇2:《刀锋》读后感

《历史的刀锋》是曾纪鑫就中国古代的11位历史人物来沉迷史海、搜求钩稽,抒发自己的心得体会的一部著作。这11位历史人物分别是:周文王、吕不韦、秦始皇、刘邦、董仲舒、曹操、拓跋宏、唐太宗、赵匡胤、朱元璋、吴三桂等,每一个人物的探究都可以可以煌煌其言,单独成篇。这十一位历史人物的选取,自然有着曾纪鑫的道理,而对我们普通读者来说,除了周文王较为冷僻之外,秦始皇、刘邦、曹操、李世民、赵匡胤、朱元璋这些历史人物的正史、野史,更是车载斗量、不胜枚举,关于拓跋宏、吴三桂的戏说笔墨也是眼花缭乱、真假难分,而曾纪鑫的重新梳理又让人感觉推陈出新、另辟蹊径。

作者显然无意也无兴趣去拾人牙慧,重复这些人物的丰功伟绩,更不是有理有据为这些人物做盖棺定论的评价,他只是截取他们的某一个侧面、某一项他认为值得叙述评点的方面去洋洋洒洒,这样的选取凸显了史学家的眼光,也为自己的议论评点提供了进退自如的空间。

对周文王,曾纪鑫就其《周易》的关系来展开,周文王是一位品质高尚的领袖,生活朴素,三观很正,《周易》就是他推崇的政务理念和自己的初心,对中国历史的发展影响深远;而对吴三桂这一历史大变局中的、被曾纪鑫称之为砝码式的人物,曾纪鑫没有纠缠于浩如烟海的史料,而是针对吴三桂的个性、胆识、才能展开议论,令人耳目一新;赵匡胤的黄袍加身、李世民的贞观之治、曹操人格的双重改变、朱元璋农民皇帝的狭隘变态、刘邦流氓成性的历史烙印、秦始皇出身成迷的心理暗示……凡此种种,曾纪鑫都不是四处撒网面面俱到,而是聚焦于一处,议论风生,给人启迪。

如果说曾纪鑫的选择截取功夫相当了得,他的批判意识则更为鲜明犀利。他不是就这些历史人物发思古之幽情,给予没有来由的顶礼膜拜廉价赞歌,而是不动声色用一把锋利的手术刀把这些历史人物置放在手术台上一一进行冷静的解剖分析,运用现代观念一一解读,这种不仰视敬仰古人,也不游戏消费古人的严肃态度,与所谓的气死历史学家只是把历史当做一种点缀的做法大异其趣,其间高低云泥,不言自明。

也许我们看多了帝王故事,也就对吕不韦、董仲舒这样的人物更多了几分关注,董仲舒的三纲五常虽有封建糟粕,但也有与我们今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通的内容,天人感应说是伪科学,但在皇权至上的封建社会是有积极作用的,他实际上是用天来约束最高统治者,我们何不把它看成一个政治家的良苦用心?关于吕不韦,历史记载不多,野史中更津津乐道的是他与秦始皇的关系,在那个重农抑商的社会,他研究市场做生意是一个成功的企业家;他懂投资,看中异人奇货可居是一个成功的销售家;他为达目的力推异人,游说于秦赵之间是一个成功的外交家;他主持编撰《吕氏春秋》取各家之长,成一家之说,字字珠玑,尽善尽美,是一个成功的政治家和文学家……还有对于反复无常的吴三桂,我们鄙夷其人格,叛大明、叛大顺、又叛清,这样一个悲剧性人物曾经学画董其昌,真有此事吗?曾纪鑫叙述这些历史人物,没有为了吸引眼球夸大其词任意取舍,但有着极为郑重其事的案头功夫,对有关专家的研究成果都给与了应有的尊重与说明。

历史是一个谜,更是我们的原乡。卡莱尔说,不存在什么平民的历史,历史不过是名人的传记而已。这种话,我们当然要批判地看待,但谁又能否认大人物对历史进程的独特影响?

篇3:《刀锋》读后感

我先说一句,我是真的没看懂…看得不深,看得不细,所以感悟会比较浅显,但还是试着表达一下。

先说下此书简介吧,说的是一位年轻空军退役,之前他的好友为保护他而牺牲,因此让他的对生命意义的态度有了重大改观,他想摆脱困惑,追寻真相,走上了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在看书之前我以为此书重点会放在在他与被牺牲的好友之间的故事上,可没曾想只是三言两语带过,真正表述的是主角拉里经历那件事之后的心境改变和怎样过他独特的生活方式。而且书里的重要人物形象也是最大的看点之一,如不是最后用了大量笔墨述说主角拉里,我倒以为每个人都是主角才好。

此书使用时间顺序来书写故事的,所以较容易理清思路。拉里是一个阳光的帅气大男孩,性格温柔,体贴还谦和,而且他很聪慧。当时与他谈恋爱的青梅竹马伊莎贝尔家室优渥,是处于社会中上层,伊莎贝尔对他非常喜欢,他俩也成为了恋人关系,他还和伊莎贝尔订了婚。可拉里空军退役后虽受到极多荣耀与尊重,但奇怪的是一直不愿找工作,在美国,男人无论如何都必须有工作,所以伊莎贝尔家人为此还折腾了一番。

伊莎贝尔年轻时热情四射,青春靓丽。从小生活在富裕的上中阶层里,因此她知道金钱和地位有着必要的意义,她也乐于生活得尊贵优雅,她对人生的要求很精致,习惯在舞会上,宴席上充当靓丽角色。她对人生的`看法与拉里不同。之后拉里与她解除了订婚,但她还是深爱着拉里,可他们的追求不同,必然不能共同生存。

伊莎贝尔的舅舅也是书中重要的角色,作者浓墨重彩的描写了他,虽文字里不免带有些许讥讽,可不得不承认艾略特(伊莎贝尔舅舅)是富有人格魅力的。艾略特外表优越,精力旺盛,衣着精致,地位尊贵。他的人生精力都投入在上流社会的社交圈子里。认识的皇亲国戚数不胜数,自身的财富极其巨大,可他对伊莎贝尔和家人毫不吝啬,几乎以最周到的礼仪与最真挚的感情对待。艾略特对人生的追求就是每天在宴会里夸夸其谈呼云唤雨,充当着领头人。为此他也沉迷其中,流连忘返。不可否认在书里他虽有思想粗俗,肤浅一面,可依然不阻碍他散发着人格魅力。

而拉里在书中提及的并不多,他解除订婚之后便云流四海,饱览群书,过起了苦行僧的生活,只为思想精神上的安逸与解脱。他的行踪不定,偶尔碰见一次,又很快消失无踪。但是拉里的经历是丰富多彩的,他追求的不是金钱物质而是精神灵魂的安放。他跨过山河大海也穿过人山人海,他去过印度也到过中国,他在世界各地留下足迹,遵循内心的选择,找寻轮回的目的。拉里吸引人的地方在于他内心的柔软与安宁,他待人随和,为人善良,执着。可惜他与作者谈论印度的“梵”的思想或自身的感悟我看得并不是很明白,我自身理解有限无法表述,惭愧惭愧。大体来说他在走自己的路。好吧,写的真浅显,去翻下书先。

毛姆自己在书的结尾说了,这本书在不经意间做到了最好的结局,习惯舒适高贵生活的伊莎贝尔走进了上流社会也拥有了源自舅舅的大量财富。艾略特终其一生都在为社交而奔波,就连生命最后的关头还在恼火谁竟没有邀请他参加宴会,可谓是把一生都奉献给了所热爱的事物。而拉里也如他所愿消失于噪杂世俗的人海当中,追寻着自己心中的理想。

看到最后我突然有种顿悟的感觉,每个人成长环境不同,生活经历不同,铸就了不同灵魂、不同观念和不同的人生,没有哪种比另一种好,我们只有去认同去接触,不要强迫别人。我们不能用我们的行为准则和思想观念去强求别人做什么啊。

忠于自己!

篇4:《刀锋》读后感

毛姆是个怎么样的人,为什么能把人性写的那么透彻,我太喜欢他的书了。

这里面每位人物都活出了自己的色彩,艾略特成为社交名流;伊莎贝尔凭着巨额财产,活跃于上流文化圈;格雷有了轻松赚钱的稳定工作,每日朝九晚六;苏姗・鲁维耶的生活无虞;苏菲求得一死;拉里获得幸福之道。

多好啊,世界的存在就是有这样的多样性,只要不做伤天害理,违背人伦道德的事情。追求任何事情都是内心的驱动,无论是金钱,财富,权利,爱情,奉献,牺牲……当然恶的事情存在,善良的事情亦能存在。

只要追求到了就是幸福呀,我不是圣人,也不是恶人,我也是这个世界最普通的凡夫俗子。突然想到当年明月说的一句刚好挺符合的:成功,就是按照你自己的方式活完一生。

关于拉里和伊莎贝尔,两个三观不和的人是没法在一起,拉里:“我向你建议的生活要比你想象的任何生活都要充实得多。我真希望能够使你懂得精神的生活多么令人兴奋”,而伊莎贝尔的诉求是如此简单:“你难道看不出你在要求我做一件我不感兴趣的事情吗?我只是一个正常的女孩子,我现在二十几,再过十年我就老了,我要及时行乐。”

什么是苦,相对于什么苦?相对于糖,还是对于苦瓜。哈哈,人生真有意思。

尝了苦瓜,再吃糖,得多甜呀。

篇5:《刀锋》读后感

有个说法是三十岁到四十岁读刀锋,但是没办法啊,我读完了才知道这一说法。

但是三十岁到四十岁,人们也不一定读得透彻啊。在第六章里我完全是云里雾里,但除去一些颇显不切实际和梗概性的东方哲学,和一大堆罗列的术语和历史人物,我还是对故事情节有了些肤浅的了解。

我想,现实中一定没有拉里这样的人,为了一个“答案”,放弃物质生活,翻山越岭,颠沛流离。

“在他身上我看到年轻人少有的沉稳”“他的微笑永远温暖而真挚”“他总是有一种说不出的,并不是刻意的疏离感”

……毛姆在书中大致这样评价他,抛给我一个遗世独立,内心深沉似海的飘飘然的形象。

书中运用大量的对比和反讽手法突出他的单纯和坚定,用绝对的毛姆式旁观者视角纵观他的心路历程,总之,让人对拉里各有各的看法,敬佩也好,不能理解也好,他至始至终活在他的世界里,他的思想里,活在这本书里。

结局的“圆满”也让人十分怅然。每个人有每个人的选择和归宿,到最后,没有谁过得更好,或过得更坏,拉里也不例外。精神的高度不是为了在世界上有什么亮眼的成绩,也不是在旁人眼里有光鲜的外表,也没有什么好坏高下之分。

或许拉里会继续开着卡车在心里思考梵的意义。但那又怎样呢,我们也在寻找着自己的“答案”,无论我们身在何处,从事着什么。

篇6:《刀锋》读后感

第一次读毛姆的书,本来想读成名作《月亮与六便士》,没借到,所以拿了这本。

读的很慢,断断续续,后半段才深入其中,毛姆的作品确实有独到之处,平淡叙述之中总有能牵动你的东西,总有你意料之外的环节,让你精神一震,牵着你读下去。

拉里,参加一次世界大战的美国青年,战争中亲眼目睹了死亡,对人生心存迷茫,战争结束后,他渴望寻求生命的价值与意义,选择了一条不被身边所有人理解的一条道路:游遍全世界。或者用他的话说:“闲逛”。他放弃了在别人看来有着光明前景的仕途之路,开始自己探求人生意义的历程;在矿区当过旷工,在农场打过工,最后在印度宗教中顿悟,返回美国,散尽为数不多的财产,登上一条货轮做水手。在自我完善的精神追求之中得到了真正的幸福与自由。结尾一句深入我心:抱无我无求之态度,走尽善尽美之路。

拉里是自我救赎成功的为数不到的人,现实生活中,拉里的迷茫可以说人人都有,可他寻求渴望找到答案的勇气不是人人都有。毕竟要一个人几乎完全放弃物质上的追求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拉里不光是作者的理想梦,也是我们大多数人可望而不可及的梦。

由此可见,毛姆的作品大多数应该都是追求人生意义这一主题。这是个永恒的话题。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答案,只要自己满意那就是你的最佳答案。不必统一。

篇7:《刀锋》读后感

毛姆先生发现自己在无意间竟写出如此一个出色的故事。他十分开心也很满意,毕竟,所有他关注的人都得偿所愿:艾略特拥有了显赫的社会地位;伊莎贝尔继承了一大笔遗产,居住在活跃而有教养的社会里;格雷有了稳定的工作,收入颇丰,过着朝九晚五的生活;苏珊娜・鲁维埃得到了安稳的生活;苏菲告别了人世;拉里得到了满足。

对于这些最终都能够找寻到各自生命归途的人物,我想毛姆先生是欣慰的,通过对于拉里这一主人物系列故事的描写,在作者的讲述下,随着时间的推移与拉里多彩的世间经历,我们不仅能感受到拉里的生命历程,更能察觉到拉里逐渐解开了自己的心灵困惑,并拥有了自己的生命追求,在这条孤寂的道路上,即便不被所有认可但拉里依旧带着这腔孤勇不断往前,这是种巨大的自我推动力,更是种对自由不懈向往,也更是拉里对自己生命最好的诠释。我想很多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都情不自禁会对拉里产生一种莫名的崇敬与羡慕之情,在他随性,平和的性格里蕴藏了太多敢于活出自我的力量,不是人人都可以像拉里一样抛弃世俗与金钱而单纯的去追求精神享受,我们做不到更缺乏如此空灵的心境,但我想其实作者是想让我们在感受这一价值信念的过程中,能够在生活里多一份平和,自由,随性与简单的自我,如此便能收获更多的快乐与幸福~

我想这也正是作者想向我们传递的价值信念。

篇8:《刀锋》读后感

毛姆写这本书带给他极大的乐趣,原因为终于可以一吐为快,才不管其他人觉得这本书是好是坏。

读罢一月有余,拉里的身影一直在脑海萦绕,我唯有一吐为快,才下的眉头,安心,舒心。

《刀锋》背景是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局势不安,一派乱世,美国逐渐壮大,一派繁荣。拉里在乱世寻求生命的意义,追求某种哲学,某种宗教,可以满足身心的人生法则。他一点不爱钱,没有物质上的抱负且淡泊名利,相信人生最大的满足是精神生活。他的形象与伊莎贝尔、格雷、艾略特等形成强烈的反差。艾略特显得可悲至极,活着以社交为目的,宴会即是他的氧气,未受邀是奇耻大辱,独处是丢脸难堪。艾略特、伊莎贝尔代表的是实用主义,物质主义。

爱情与理想,物质与精神,两种价值观的撕扯,碰撞。让我们深度思考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人生究竟有没有意义,还是只能可悲地任凭命运摆布。

剃刀锋利,越之不易,智者有云,得渡人稀。爱情与理想,物质与精神。人自出生不同阶段亦有不同的需求,拉里年少参与作战,直面伙伴的战亡,诚然拥有一付二十多岁的皮囊,但他的心饱经沧桑,满是皱纹,已不能与同龄人相提并论,他与伊莎贝尔有隔阂,与艾略特有鸿沟是必然。他的经历让他不再是一般人,他想体验,想探究,想找答案。然而他只要觉得精神上的吸收达到了饱和,能学的都学了,此时做做杂役也显得特别快活,又回归了自然。

拉里的一生要么读书修行冥想,要么旅行,身体和心灵总有一个在路上,自我觉醒,自我完善,自我探究,再觉醒,再完善,再探究……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式度过一生。

但我们也不得不思考,若每个人都象拉里如此站在角落看世界,冥想,静思,内心平静,那世界谁去创造价值,经济如何循环,社会如何发展……

世界是个多元结合体,各自独立又各自影响,物质基础推进精神生活,精神要求限制物欲泛滥。

每个人都有各自的追求,无所谓成功与失败,无所谓对与错,适合自己的就好。

比如:阅读非常适合我!

篇9:《刀锋》读后感

看完《月亮与六便士》以后,很多朋友推荐这本,果然是一看起来就停不下来了!深夜读完,迫不及待看到了结局,却没有如释重负的感觉,为什么呢。想不出来。我想它不如《月》带给我的震撼大。写了很多信仰和终极一问的追寻,与多少年后的《人类简史》作者一样,推崇东方的神秘宗教理念,佛教和印度教,轮回和空无,深深地印在了西方作者的心里。这就是拉里一直寻求了许久的东西?在思想上寄托上的解脱?给自己早年的心灵创伤找个出口?里面涉及了战争和大萧条对于人心的摧残和震荡,也宏大地借几位主人公铺陈了那个年代的代际变迁和市井画卷。可能我觉得我喜欢《月》超过这本的理由是这本并不够决绝。

拉里没有如斯朱兰那样鲜明热烈的执念,在入世与出世之间,来去自如、游刃有余地做一个有所思考和追寻的智者。我想还是更喜欢斯朱兰那任性突然毫无征兆的决裂和直到生命尽头也不曾妥协的执拗。可能,正因为在生活里很难实际做到,才更加令人向往吧。书中几次提到主旨:精神生活比物质生活重要。在我看来,每个人最好的状态其实是忠于自己,各取所需,愿打愿挨。伊莎贝尔和格雷,尤其艾略特,他们可能并不曾看清生命的真相和意义,甚至也从未想过这类深不见底的问题,但是他们最后显得各得其所的原因,正是他们不曾屈就,不曾为了别人或世事改变自己最初的追求,即使这追求是物质的华丽,事业的成就,肤浅的社交,又怎么样呢。别人可能觉得虚荣浮华俗不可耐,又怎么样呢。

他们依旧按照自己的心愿度过了心满意足的一生。我觉得我想说的可能是:世界如此多样,人生如此多彩,我们不是每个人都会成为特立独行遁世天才的斯朱兰或是来去自如游刃有余的拉里,但是,我们至少可以倾听自己的心,毫无悔恨地忠于自己,这还不足够吗?追求物质还是重视精神,坚持美丽还是尊崇博识,难得糊涂还是探寻大悟,这种种种种的选择,其实并无高下优劣之分。

只是一个轮回如此短暂,逃避自己为别人而活,未免太过浪费了吧。

篇10:刀锋读后感

除去宗教和寻找终极答案的部分,看到拉里就好像看到我的大千本人。怪,自由,真诚,从不把外在眼光当回事。讨厌包装自己,不费力迎合他人的喜欢。作为一名普通人,抛不下虚荣心的伊莎贝尔没有和拉里结婚是必然的,往后的大半生里她却仍然苦恋也是必然的。而我认为还有一件必然的事是,伊莎贝尔从未真正了解过拉里的内心。所以她未曾真正拥有过他。拉里愿意娶放逐自己的苏菲为妻,愠怒的伊莎贝尔因而用尽了恶劣的言语诋毁她,贬低她,耍心机手段拦截她的幸福。我毫不意外。也更加明白为什么可怜的伊莎贝尔配不上拉里的灵魂。

另一位值得感慨的是艾略特。辛苦一生跻身名流社会,当作这辈子最高的priority,和最后临终时的孤独形成了好不心酸的对比。毛姆在阐述这个人物事迹时的客观让我由衷钦佩。非但没有让读者对艾略特的人生价值观形成偏见,还甚至能从他精心维护的奢靡生活中看到此人很多可爱的闪光点。临终时他回邀请函上写道,“甚感遗憾,事先与天主有约。”事先与天主有约,这份和他离世前physical condition极其相对立的优雅又怎么不让人佩服和难过呢。如果他年轻时料想到自己将孤苦伶仃得离去,还会奋力追求这样的一生吗?会的。他还是会的。

很久以前有一次我自言自语了很多烦恼,大千说,那就读书吧,你所有的烦恼早就在前人的书里有了答案。我当然不敢对每本书都带着功利主义去读,指望读了就能解决我某部分难题。但无疑毛姆这本确实给心里带来了清风。最后,我很喜欢他留给苏菲的那句诗。

“宝贝,走吧,去看看那朵玫瑰花。”

路漫漫其修远兮,迷途时我准会想起这句话。

篇11:刀锋读后感

没想到我能看完这本书,这本书已搁置许久,曾经看过几页,不知道什么原因,那段时间没能坚持看完,想来,可能看书也要在对的时间遇到对的书吧。

美国,拉里,一个笑起来惹人爱又温暖有教养的孩子,二次大战时做了两年的飞行员,有一个彼此相爱的女朋友,伊莎贝尔,那是个聪慧、阳光、开朗的孩子。伊莎贝尔家境殷实,生活在美国上层社会,社交广泛,而伊莎贝尔对这一切很满足并打算一直能过上这样的生活。

拉里在飞行的时候亲眼看到战友为了救他而牺牲了自己的生命,用他的话说:人死了可以这么的死。回来后,像变了一个人,虽然大体上还以前表面上变化不大,但内心已改变了很多,这边从他拒绝格雷安排的工作就看得出,他和伊莎贝尔约定,他去法国巴黎这个世外桃源的地方去“晃膀子”两年,如果两年之后他愿意回到美国,那么两人结婚,如果两年之后,他还是希望继续“晃膀子”,那么,他只能过他想要的生活,而伊莎贝尔也会按照她想要的生活方式以及她父母要求的那样重新开始她的生活。

拉里,用了两年学习看了很多关于哲学的书,想弄清楚人为什么活着,活着的意义,之后,走了很多国家,靠自己的体力和那点前期原因留下的固定收入,最后在印度,精神得到了升华。

作者毛姆用第一人称像是在做一次心灵路程,各色人物尽在其中,最后因为性格、观念、追求的东西不一样便有了各自的人生,可悲的是有个女人因为生活不顺遭受了打击而选择了自暴自弃,最后下场很惨,被人杀掉仍到海里,警察联系上毛姆和拉里,帮她做了安葬。

“毛姆的文章常在讥讽中潜藏对人性的怜悯与同情”,《刀锋》试图通过一个青年人探求人生哲理的故事,揭示精神与实利主义之间的矛盾冲突。

篇12:刀锋读后感

《刀锋》的作者也写了《月亮与六便士》,游走于现实与理想的人会喜欢这两本书。《刀锋》里有句话“连艾略特这样轻松致富的人都认为人是要勤勉的”,背景是他看不惯拉里的无所事事。

“勤勉”的形式有两种:一是精神上的思考,拉里显然在列,他没有像格雷一样投于生计,选择了身体闲晃,精神勤勉,按说接近于《无问西东》里说的“精神和内心”,不同的是电影中的人物在现实中是且思考且前行的,而拉里是纯无业地向天地、自己、书本发问。

拉里是一战时期的一名飞行员,他出身名门,曾经无忧无虑,后来他的战友为救自己而牺牲后,他开始思考生命的意义,想弄清楚人活着是为了什么,于是他在周游世界中阅读与思考,这是一条无人理解的孤独之路,后来在印度受到启发,回到美国成为一名出租车司机。

我没勇气选择这条路,怕当头脑承担不了思虑时会出现瓶颈,所以要自己保持身体上的勤勉,哪怕是拖拖地,进阶高点工作养家,再境界点就做自己喜欢的事,身心合一投入时会有“心流”,这个过程中忘了时空、周遭和自己。但又不会一直务实,我希望步步向前再仰望天空时,心里依然有悦,有对天空的敬畏。就这样踏实生活,又疏离于现实,挺好。几年前的除夕,我在老家,远方的朋友微信发来一张图片,说“你抬起头,我们都能看到这星座”,我时常想起这一幕,有暖在呀。

拉里敢于选择和放弃,他在追寻的路上解除了婚约,不是不爱,而是爱成为牵绊时就了结了,这是没有对错的选择,因为每个人都有各自向往的幸福之路,你不是他,你不好定义他,致敬这世界上曾经的、现在的、未来的和拉里一样勇敢的人。

不写了,因为柴米油盐在召唤。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