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家河》读书心得1000字

2024-11-04 08:34:01

小编给大家分享《梁家河》读书心得1000字的范文,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 素材来源网络 编辑:李欢欢。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梁家河》读书心得1000字,本文共9篇,希望大家喜欢阅读!

《梁家河》读书心得1000字

篇1:《梁家河》读书心得1000字

曾经,我为自己迷茫的青春找不到方向;曾经,我站在十字路口,看不清远方;曾经,我放纵自己浪费青春。曾经也是昨天,昨天的我还是一个没有方向的矿工。

年轻人就该有年轻人的模样,经过漫长时间的等待,终于这本书摆在了我的双手上,嫣红的封面上几个朴实的字体和一张让人看了都会充满力量的照片——“梁家河”既是一个可以磨练人的地方,又是可以促使人奋进的力量。

习近平在梁家河的七年经历,就像是一段悠长辗转的歌谣。刚步入梁家河的他只有15岁,面对农村陌生的面庞、陌生的事物和一切陌生的经历,他的心里也有过逃离的想法。但是顶天立地的男子汉既然选择了下乡,就要咬着牙坚持下来。书中有段描写也深深地触动了我,别的知青下乡都会带些衣服之类的必需品,而习近平却带了整整两箱书,让他在繁忙的农活空闲时间,依旧可以徜徉在知识的海洋。煤油灯的火苗下,砖头一样厚的书一页一页地将知识印在他的脑海中,这也为今后他的成长储备了丰富的知识。

来到梁家河的第一年,看到村民们过完年十五就要出门“寻吃”,习近平的心情十分沉重,陕北的贫瘠远比想象中的还要严重。面对着城市与乡村的不同,面对着平原与山区的差距,面对着繁华与贫穷的差别,面对着开放与封闭的偏差,他并没有被这些突然的转变而击垮。相反,越困难越能激起他带领梁家河村民走出贫穷的信心。他决定要用自己的力量转变这一切。

为了扭转人们对城里娃的看法,习近平干活勤勤恳恳,从不“撒奸儿”。他鼓着一股劲儿在严冬中跳进水沟里打坝,手上磨出了泡和老茧,跳蚤、虱子、贫穷,这些受过苦的“标配”也成为习近平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经历。慢慢地,他成为了知青中的中坚力量,也被乡亲们亲切地称为“好后生”

上世纪七十年代,农民兄弟都还没受过什么教育。为了让村民读书识字,习近平开办扫盲班、社教班,让知识给梁家河人枯燥的生活增添了乐趣。除此之外,习近平还干了许多实实在在的事儿。在他的带领下,对神车沟的治理,让梁家河增加了近百亩高产田;他推广的沼气池让陕北的黄土高原上也有了神奇的洁净之火,让“沼气不过秦岭”的谬言不攻自破。为人民办实事的他,投入到梁家河的转变之中,铁业社、代销店、缝纫社、磨房、菜园等一个一个新奇的事物在他的主导下,在梁家河扎根发芽,随之而来的是梁家河人生活日新月异的变化。还有那口“甜水井”,更是让梁家河人的生活添了一丝甜味儿。

来了总是要走的,泪别梁家河的习近平并没有忘记梁家河的兄弟姐妹们,他是这么说:“我人生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

看完《梁家河》这本书以后,我找寻到了自己努力的方向。作为新时代的煤矿工人,我更应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战胜困难的勇气,并树立为中国梦的实现奉献青春和力量的信心,让自己在煤海中绽放出年轻人该有的光芒。

篇2:梁家河读书心得1000字

梁家河,是习总书记响应毛主席“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号召,扎根农村生活、工作、学习七年的地方。待到习总书记离开梁家河到清华大学上大学时,已经坚定了“要为人民做实事”的信念和人生目标,也注定了今后要做什么和充满自信的怎么做。

15岁的习总书记有股子倔劲,他选择在父亲当年闹革命的地方插队,在那个特殊年代,有着特殊身份的习总书记挣扎在“生存还是毁灭?”的苦闷追问中。在斩断回北京的归途、下定决心“一辈子扎根农村”的思想转变后,总书记由被动变主动,逐渐形成了扎根人民、团结群众的观念。梁家河村民也无私的帮助着、保护着年轻的习总书记,更以敦厚朴实的品质影响着他,教会他生活、干活。习总书记接受了艰苦生活的磨炼,先后过了“跳蚤关、饮食关、生活关、劳动关、思想关”。在这七年艰苦奋斗的岁月里,总书记始终在学习、读书,修身,一点一滴积累着,把自身的本领搞好。他见多识广,性格随和,说话不偏激也不保守,非常实在,干活不怕苦、不怕累。当选梁家河大队党支部书记后,处理事务能“一碗水端平”、“做行动上的巨人”、“要想办法巧干、避免苦干”、“当干部的身上要留住泥土味”,总书记不仅自己做到,也影响着他身边的党员干部也这样做到,为梁家河改变穷苦面貌、过上好光景奉献着自己的力量。梁家河是习总书记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让他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也培养了习总书记的自信心。

10月21日,我有幸参加了十所党支部“追寻红色足迹,筑梦圣地延安”主题教育,到延安学习书院,到梁家河、杨家岭、枣园等革命旧址参观学习。实地参观梁家河村委会,站在知青井前、知青院的窑洞里,研究着沼气池和抬头仰望宣传画,眺望淤地坝的农作物,兴办的铁业社、代销店、缝纫社、磨坊、菜园、扫盲班,桩桩件件都是习总书记扎根农村,心系百姓,为老百姓办的实事、好事,就是从梁家河的为人民办实事的实践中,深刻的认识到,中国梦是人民的梦,必须同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结合起来才能取得成功。也正是这里的沟壑纵横、如刀削斧劈的山梁和悬崖陡壁,磨练了习总书记的坚强意志,最后立下“要为人民做实事,为祖国、为人民奉献自己的信念和担当”。

读完《梁家河》这本书,回忆起在梁家河看到、感受到的点点滴滴,就如王先平说的:“无论一个人身处什么样的逆境当中,只要能积极地面对生活,无私的为他人奉献,抱有远大的理想,那么你无论将来成为工人、农民、学者、医生、教师或是国家干部,都能起到重要的作用,直至成为栋梁之才。”习总书记就是这样值得我们学习的人。

篇3:《梁家河》读书心得体会1000字

为了充分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刻内涵,进一步丰富职工文化生活,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矢志不渝的信念、务实担当的品格、真挚为民的情怀、带头实干的作风。按照公司的要求,钼炉料产品部党委为全体党员、青年职工发放了《梁家河》,通过细读这本书籍,使我受益匪浅、感受颇深。“我人生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总书记的这句话醒目的印在了书的封面上,让我们一起走进那个美丽陕北乡村——梁家河。

树高千尺忘不了根

光阴似驹过隙,习近平总书记终于回到了这个时隔多年仍然魂牵梦绕的地方,再次见到曾经朝夕相处的乡亲们,总书记的心情是无比激动的,在与乡亲们的谈笑间,仿佛又回到了40年前。40年来,总书记时时刻刻挂念着乡亲们,他真心希望乡亲们过上好日子。在《我是延安人》栏目专访时,习近平说:“我确实把自己当做一个延安人,因为这是我人生的一个启程点……我现在所形成的很多的观念,形成的很多基本的特点,也是在延安形成的,所以我理所当然地把自己看作是延安人。”在英国伦敦金融城市长晚宴,美国西雅图市演讲时,他也忘不了梁家河,忘不了陕北这块神奇的土地,忘不了乡亲们曾经的艰难困苦,更忘不了为民做事的信念与担当。

窑洞里长满了故事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从北京知识青年到梁家河的受苦人,住在土窑,睡在土炕,过着山顶洞人的生活。白天进行着农民化实践,晚上点着煤油灯在书中吸取着精神和思想上的营养。无论条件多么艰苦,习近平总书记依然任劳任怨、惜时如金、埋头学习。七年之间,他从一开始的不被看好到村民眼里的“好后生”,成长为党支部书记,他带领着梁家河村民办合作社、打坝造田、建设沼气等,他不怕失败,不怕困难,一心为群众办事,给群众带来实实切切的利益。他说:“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

一声声喊我小名

岁月沧桑了曾经的伙伴,时代改变了村里的面貌。四十多年过去了,总书记仍能亲切的叫出曾经伙伴们的小名:随娃、铁锁……。在这些小伙伴耳畔也时常萦绕着总书记插队时,坐在热炕头说的话:“一碗水要端平”,“做行动上的巨人”,“要想办法巧干,避免苦干”,“当干部身上要留住泥土味”。通过认真阅读,我记住了这些主人公:公平公正、一心为党,不忘总书记嘱托的村干部——随娃;率真坦诚,低调务实的人民好教师——铁锁;“人来到世上,就要办好事”的能人——刘永耀;乐于助人,扎根群众的陕西好人——黑子;书中每一句话语都朴实无华,每一个人物都栩栩如生,每一个故事都真实感人,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我们走在阳光路上

伟大的时代,孕育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党的富民政策的正确领导下,在村干部和村委会的带领下,梁家河变了,乡亲们不再为吃穿发愁,住上了大房子,用上了互联网,发展特色农业,成立了公司经营文化旅游产业,梁家河的人均收入和生活水平逐年提高。如今的梁家河,乘着新时代的东风,在新征程中破浪起航,正在驶向“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彼岸。

梁家河这个坐落在黄土高原的小村庄,这里的每一口窑洞,每一块梯田,每一座大坝都烙印着总书记的青年时光,这里深深地包含着为民造福的初心,追求真理的精神,埋头苦干的作风,攻坚克难的意志。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一个有大学问的地方!有机会我一定要去陕北看看,到梁家河去探寻那里的“大学问”!

篇4:梁家河心得1000字

经由单位的道德讲堂活动,我诵读了诗歌《走进梁家河》。趟过清凌凌的梁家河,爬上枣果飘香的木瓜山,沿着一条开满山丹丹花的路,我跟随作者领略了梁家河的历史画卷,同时结缘了《梁家河》这本书。

怀着无比虔诚的态度,我读完了这本红色的书。感受到一代伟人习近平的艰难成长史,感受到陕北小山沟梁家河翻天覆地的变化。合上书的一瞬间,我思绪万千。

历史的车轮在不停翻滚,一路向前。在扬起的尘土里,我仿佛看到一个15岁满怀心事的少年默默前行,在“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号召下,他“逃离”北京,去往延安。在“知青专列”上,大家都哭了,为未知的命运,拟或难舍的亲情。而他却在笑,由于受父亲习仲勋冤案的牵连,离开或许是最好的选择。他说明笑的原因,逗乐了一群哭的人。

一群满怀激情的青年人,几经辗转,来到了革命圣地延安。来自首都北京的知青感到失望,他们心目中的革命圣地是自带光环的,现实却太过平淡。后续的路程他没怎么说话,也许未知才是最大的心理压力。

他被分配到梁家河,一个隐于狭长沟道后部的村落,有着60多户、200多口人。依山而建的土窑洞,原始的劳作工具,干旱少雨的自然环境,食不果腹,无处寻找的柴火,又脏又臭的厕所,恼人的跳蚤,超负荷的劳动量,不信任的目光……这些都是他遇到的难题。

他被别有用心的人“抓把柄”,一度迷茫、彷徨,他很苦闷,又超出了苦闷的界限。他当了一次“逃兵”,请假回京探亲,却因为失去了北京户口,被当做“倒流”人口抓了起来,被强制干了四五个月的重体力活。再回到梁家河时,他坚定了扎根农村的心迹。“扎根农村,扎根一辈子”,由被动到主动,人们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习近平。

他主动反思,注重团结,融入群众,融入乡村。正是这个“团结观”使他逐渐扎根人民。他不诉苦、不抱怨,性格随和,待人宽厚。他把自己的鞋送给家境贫困的伙伴,他给村里的青年人理发,他主动教大家游泳,他把自己的白面馍让给别人……

他开始受到村民的好评,“干活从不撒奸儿”。他干的最多的活是打坝,二三月份,冰刚融化,他卷起裤管,光着脚,站在刺骨的冰水里干活。他一面干农活,一面坚持读书。带来的行李里,装了满满两箱书。看完后,他又到处借书读。吃饭时看,放羊时看,夜里点着煤油灯读到深夜。他读书善思考,对读过的书进行借鉴或批判。在物质匮乏的时代,只有不断的精神汲取才能给他带来源源不断的动力。

他学会了延川话,熟悉了每一条沟、每一座山,熟悉梁家河村子里每户人家。他接受艰苦生活的磨炼,过了“跳蚤关、饮食关、生活关、劳动关、思想关”。

他说:“我就是一个农民。”

他把自己的知识用于农村的改变,搞社教、打坝治理神车沟、翻“公案”、打水坠坝、办沼气,成立了铁业社、代销店、缝纫社等,一件件为民谋幸福的实事,让我感受到青年习近平以人民为本的初心和脚踏实地的坚持。

“你别小看这一村的人,也是人才济济,给他们场合,给他们环境,都是‘人物’”。习近平说,“他们有很多让我敬佩之处。”

他说自己是黄土地的儿子。他懂这片土地,爱这片土地。

七年的知青岁月,是一部成长史,也是一部励志史。教会我知恩图报、勤学思考、脚踏实地、不忘初心。让我了解了一位伟人在逆境中的成长故事和心路历程,理解了习近平主席人民为本的初心。

这本书,是我人生的导师,也将是青年一代的灯塔。在迷茫时给予我们前进的方向,坚定我们为民服务的信念。只有依靠群众、团结群众,为民办实事,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篇5:《梁家河》心得体会1000字

这些天在单位有幸读《梁家河》一书。《梁家河》以纪实文学的形式生动讲述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七年知青岁月生活,再现了总书记由一名知青成长为大队党支部书记的历程,真实记录了几十年来梁家河村发生的巨大变化。

这本书让我感受最深的就是习总书记与群众之间淳朴深厚的感情。你离群众有多近,群众对你就有多亲。这启示着我们,凡是涉及群众利益的事,都必须放在心上、抓在手中,无论多难都要干好、干在群众心坎上。习总书记在当时的艰苦条件下带领群众克服困难的干事劲头也感染着我。主要对我的启示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以“五个过硬”为干事标准,不断强化自过硬本领。用实干的精神创佳绩、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干好实绩的新型干部。二是要不断适应新时期新要求。不断提高学习本领、政治领导本领、改革创新本领、科学发展本领、依法执政本领、群众工作本领、狠抓落实本领、驾驭风险本领等。三是要深入基层与群众打成一片,把学习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要在实践中为群众谋发展、造幸福、指方向。

在这本书种让我也真切的体会到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的“不忘初心,继续前行”,党员干部要牢记“两学一做”的教育意义,明确“何为党员,党员为何”的深刻内涵,才能在“历史性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矢志不渝的践行誓词承诺,党员干部就是要当得朴实无华!

《梁家河》是探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历史起点、实践起点和情感起点的优秀读本,是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励志创业的实践教科书。我们要认真研读此书,切实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为民造福的初心、追求真理的精神、埋头苦干的作风和攻坚克难的意志。

“七年难忘的知青岁月,四十载不变的故土情怀”魂牵梦绕,心系百姓;40多年前年仅15岁的习近平同志为响应毛主席提出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号召插队到陕北延川县梁家河,开始了他七年的知青岁月;在这里他克服了“思想关、生活关、饮食关、劳动关、跳蚤关”磨砺了他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坚韧意志,塑造了他敢为人先、实干担当的优秀品质;品读梁家河故事,传承梁家河精神,做新时代基层好干部。

艰苦恶劣的环境是我们成长的垫脚石。当年,习近平插队到梁家河,条件非常艰苦,经常吃不饱、穿不暖;梁家河的知青旧居刘金莲女士回忆说到“他来这七年是受苦来了、受罪来了”但是习近平同志他克“五关”带领村民打坝淤地、发展沼气、修筑梯田、植树造林,克服了重重困难,办成了一件件实事。正是这种恶劣的环境让一位城市青年蜕变成了一位吃苦耐劳、艰苦奋斗、实干担当的农村好干部,结合自身,基层的生活固然枯燥、单调、乏味,作为一名新时代基层带兵人要以此为平台,立足本职岗位、干好本职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业绩。

心中有信仰,人生才有方向。在《我是黄土地的儿子》中习近平说到“15岁来到梁家河时我迷茫、彷徨,22岁离开时我坚定目标、充满自信”习近平同志以党的崇高信仰和“为人民办实事”的执着追求,与梁家河村民心心相印、同甘共苦,带领梁家河村民搏击贫困、艰苦创业,读后感.时刻不忘“什么叫群众”赢得了群众的信赖与拥护。作为一名基层带兵人,学习梁家河的精神就是要永葆“立根原在兵源中”的为兵情怀,坚定理想信念,用心带兵、以情带兵,全心全意为战士服务,做战士值得信赖的基层好干部。

实事求是是真理,实干担当是品质。习近平同志讲到“陕北七年,最大的收获之一是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习近平同志从梁家河的实际出发,带领干部群众打井抗旱、打坝淤地、修建公路,以实干作风和担当精神使梁家河发生了实实在在的变化;“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作为一名基层干部要扎根于基层,奉献于基层,以扎实务实的实干作风,干好本职工作,完成好各项任务“驻一方水土,保一方安宁”石泉中队的全体官兵将齐心协力、众志成城为石泉县的繁荣发展贡献一分力量。

篇6:《梁家河》读书笔记1000字

关于梁家河、知青这些东西一直是带着一种复杂的心情去思考的。一是因为陌生,80后出生的人,成长的时间确实已经过了那个特殊时期,没有亲身的经历过。另一方面对于那个年代的东西一直是带有一种敬畏的感觉。敬畏它的激情澎湃,敬畏它的理想与无私。特殊的岁月有它的局限性,却也铸就了共产党人复杂环境中的不忘初心,永往直前,奋斗不息的舍我情怀。

知道梁家河确实是因为习总书记,因为他在那里插队,知青七年的生活。有幸于十九大期间去梁家河实地参观学习,看过了知青井,知青窑洞,感触颇多。最近一段时间利用空闲时间翻阅《梁家河》这本书,又有了新的认识。

习总书记在梁家河的七年的成长经历和感悟,从迷惘到成熟的历练,为我们青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指明了方向。他告诉我们,年轻时候应该经受点磨难,年轻时候应该经受这些考验。青年人应该有自己的个人理想,也应该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志向,既要有“扶摇直上九万里”的登高望远,也要有“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的脚踏实地,既要有脚踩黄土地的赤城,也要有仰望满天星的高远。

读罢此书,更深层次的被书中各个事迹、情节所感染,感染那种求真务实、格物致知的情怀感染,就像涓涓小溪滋润心田。最重要的是我学会了“思考”。而现今网络发展迅速,各种网络化东西层出不穷,涌入各行各业的工作和学习中,充斥着我们的生活,影响着我们的价值观。这也使得我们缺乏思考,缺乏思索,影响我们正常的工作学习。这些“快餐”文化,缺少本质,只有表面。所以我认为《梁家河》精神正是当代青年人需要的一份精神寄托。我们不能因享受现在美好物质生活而忘记曾经多少人的努力奋斗才有的今天。

我们在工作生活中,经常压力太大,琐事太多,难免遇到挫折、委屈,也有身累心累、坚持不住、心灰意冷的时候,但是读了《梁家河》这本书后,让我从中汲取了苦而弥坚、克难奋进的精神力量。今天的工作环境条件,远远好于过去梁家河的那个条件。作为一名建筑结构工程师,承担着关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工作,更应有强烈的工作使命感,坚持理想信念,在有限的时间里,做更多的的实事好事。

与其说梁家河是一个普通的村庄,不如说它是曾经的成百上千知青村庄的缩影。它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人探索发展的坎坷历程,也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发展壮大,奔向小康生活的光辉故事。我们青年人当以《梁家河》作为自己成长成才的“厚土”,在艰难困苦中,树立远大信念,在和平富裕的时代,继续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篇7:梁家河读书笔记1000字

近期,从所党办领取了《梁家河》一书,工作之余竟一口气通读下来。“我人生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梁家河》封面上的这句话,道出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梁家河的真挚感情,也表达了一种积极的人生观。

我是去过梁家河参观学习的党员,我是亲身感受过梁家河风土人情的党员,我还是和延安有些“渊源”的党员,再结合着书中不曾知道的“过往”,百感千绪涌上心头。梁家河村由一个深度贫困村逐步发展成为当今的小康村、旅游村,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是为什么?其中的根源是什么?书中有一章“一声声喊我小名”道出了原委。

根植百姓,水乳交融。习近平当年是梁家河村最年轻的知青,在最贫瘠的地方经历了艰难困苦的考验,入团、入党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从挣工分最少的“后生”,到村民人人夸赞的“好后生”,总书记是靠自己一步步走出来,一点点干出来的。在这个过程中,他从不适应农村艰苦环境到深入群众中为群众办实事,最后赢得了村民的拥护与爱戴,也有更多的优秀人才涌出来和他一起建设梁家河村,这都是以身作则,授人以渔的结果。习近平在担任大队党支部书记时,通过让“随娃”(石春阳小名)帮着办学习班锻炼他,用挨家挨户看实际情况分救济粮的行动告诉了“随娃”要“一碗水端平”,人心才会齐,大家的劲儿才能使在一处,生活才能有奔头。“铁锁”(武晖小名)就是从习近平身上感受到了好读书、低调和务实,才树立了新的人生坐标,工作以后少说多做,整顿乡村学校风气和面貌为全县的教育事业贡献了自己的力量,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当年从那个窑洞里读到的“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回首往事,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的“小故事”在这一章还有很多,在梁家河村还有很多,这些都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树立实实在在的榜样才是真正的授人以渔,才能培养千千万万的“能人”,才能真正改变旧面貌,走上新时代。

我们都是长在红旗下,沐浴着阳光的一代,面对理想和现实的差距时,却很容易怨天尤人,满腹牢骚,更有甚者遇到一点点挫折就一蹶不振,看破红尘。殊不知这并不是现实的残酷,而是我们自己不堪一击,没有足够的勇气和韧性去拼搏,去改变。在人的一生中,一时的迷茫无可厚非,一世的彷徨却让人不可原谅。只有我们都像青年时代的习近平一样,选择坚定意志,不断提升自己的人生格局才能积聚力量,也只有当我们自己成为活生生的榜样的时候,才能授人以渔,才会有千千万万和我们一样努力的人站在我们周围,形成更大的力量,才能在机会到来的时候有用武之地,才能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奋斗!

篇8:《梁家河》读书感受1000字左右

“我人生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这便是我在学习《梁家河》的时候,第一眼看到的东西。《梁家河》这本书讲述了2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重返梁家河村的情况以及习近平七年知青岁月里经受的艰难与磨砺,奋斗与坚守。

在《树高千尺忘不了根》中,总书记说“陕北高原给了我一个信念,也可以说是注定了我人生过后的轨迹。经过了陕北这一人生课堂,就注定了我今后要做什么,它教了我做什么。”七年的时间,让习近平的心和梁家河连在了一起,在离开梁家河以后,他还是惦记着这里的一切,村里人有困难,只要他知道就一定会给帮助。这次回来之后,他亲切的问乡亲们最近的生活过得怎么样,问得很详细,也很具体。得知乡亲们过得不错之后,他感觉很欣慰。而且在七年的知青生活中,他努力修身、学习。在梁家河人的眼中,这个来自北京的知青总是在忙里偷闲的看书,晚上也经常点着煤油灯看书,脸都被熏黑了。他看的书,包括古、今、中、外,文学、哲学、自然科学等等,非常的全面,为自身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知青的生活,主要是各种劳动。在《窑洞里长满了故事》这一章,总书记讲到“现在所形成的很多基本的观念,形成的很多基本的特点,也是在延安形成的。”从东部到西部,从繁华到贫穷,习近平努力改正自己的观念,从被动到主动,完成了脱胎换骨的转变,从一个北京娃变成一个村里娃。在梁家河,习近平干活从不“撒奸儿”,高强度的劳动,艰苦的生活磨练了他的意志。为了让大家伙都能吃饱饭,他带领大家打坝造田,给梁家河留下了一块最好、最平整的土地。为了谋发展,习近平带领村民修沼气池、建铁业社。在艰苦的环境中,习近平带领大家克服困难,干了许多惠民的实事。也正是因为这段经历,使得习近平在以后的岁月中能够直面任何事情,处变不惊、克难而进。

一个人的优秀不仅仅表现在自身的进步,他还会影响周围的人,带领着他们一起进步。在《一声声喊我小名》中,石春阳、武晖、刘永耀、王宪平都在习近平的影响下成为了优秀的人。石春阳在担任干部的时候,从习近平身上学到的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一碗水端平”,他在任职的时候,不仅努力将碗里的水端平,还想着法的让碗里的水变多。如今,60%的村民都可以在家门口就业,人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好。武晖在与知青们接触后,开始看书识字,在知识的海洋里畅游,最终考上大学。而在工作中,他少说多做,成为一名行动上的巨人。刘永耀、王宪平也都在习近平的影响下,为乡亲们做好事、做实事,成为有用的人。

最后,在《我们走在阳光路上》中写了如今的梁家河的变化。整洁的农家小院、新修的石窑、灰瓦盖顶的平房、柏油铺成的村道……梁家河,从一个陕北普普通通的偏远贫困村发展成为人均年收入过万元的致富村。梁家河的变化,是我国发展进步的缩影,《梁家河》中所体现的不怕吃苦、努力向前的精神也永远值得我们去学习。作为陕汽新生代的力量,我们也应该做到不怕苦、不喊累,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工作,努力学习,不断完善自己,用自己的汗水和激情为实现“2035”战略规划和千亿陕汽的梦想贡献一份力量。

篇9:《梁家河》读书心得精选

在一口气读完《梁家河》这本书时,我深深感受到领袖的不平凡是从青年时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对比自己在那个年龄的表现,真的是自惭形秽,相差甚远。

书中“难忘梁家河”这一篇目中讲到,2004年8月14日,时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接受延安广播电视台《我是延安人》栏目记者专访,回忆起在延安的插队岁月,他说:“陕北高原给了我一个信念,也可以说是注定了我人生以后的轨迹。经过了陕北这一人生课堂,就注定了我今后要做什么,它教了我做什么。”

正如梁家河村党支部原书记石春阳所说,“能跟老百姓打成一片,群众需要什么,他就干什么。”当年的北京知青,从群众最需要、最迫切的一桩桩实事做起,为当地百姓谋幸福、谋发展,身体力行地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这也成为他后来一以贯之的人民立场。

书中提到高产的淤地坝、陕西第一口沼气池、磨坊和裁缝铺、知青居住的窑洞……一处处旧址、一件件实物、一个个故事,无不诉说着七年知青生活的艰辛,把我的思绪带回到那激情燃烧的岁月。青年习近平在陕北农村当村支书时,带领群众建铁业社、缝衣社、代销社、磨坊,修沼气池,打淤地坝,就是这样一步一个脚印做出来的。若干年后,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提出了“志存高远,脚踏实地”的谆谆教诲。这是在用实践告诉我们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立志成才,踏踏实实的去干好每一件小事,久久为功,最终会顺利到达目的地。

在陕北那艰苦的七年岁月里,青年习近平从一个十五六岁的不谙世事的少年,逐步成长为一名沉稳自信、奋发有为的共产党员和大队支部书记,梁家河的知青岁月是习近平总书记成长的力量源泉。基层是大舞台、大课堂,群众是好老师。习总书记用自己青年时代在基层的成长经历告诉我们,在基层锤炼,就要做到心随党旗在基层,情系群众共生长,为民服务敢干事,在基层磨炼中不断升华精神、检验作风、提高能力。对于干广大青年干部而言,基层的广阔天地是我们奋发有为、增长本领、干事成才的好地方,我们要勇于扎根基层这片沃土,在基层中汲取养分,努力干事创业,打好坚实基础,才能成长为遮风避雨的“大树”。

《梁家河》这本纪实文学,我们广大青年不仅要阅读它,更要用心去感受、用实际行动去践行,真正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脚踏实地的走好每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在为民干实事中努力成才、在青春奋斗中砥砺前行!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