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给大家分享关于有关奥斯卡电影的个人观后感(精选12篇)的范文,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 素材来源网络 编辑:李欢欢。
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有关奥斯卡电影的个人观后感,本文共12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篇1:有关奥斯卡电影的个人观后感
《敦刻尔克》讲述了二战初期,英法盟军被敌军围困于敦刻尔克,因此英国政府动员船员们营救他们。
在我看来,这部片有四大特点,一是它的画面极简,构图以及色彩极其有特色,单看这几个方面,这部片是一场视觉上的盛宴,尤其是对于我这类爱好摄影的人来说,毋庸置疑是个超级大福利。二是从片头到片尾从未停止的BGM。三是演员们的台词少,但依旧能从画面中演员的神态感受所传递出来的氛围。四是不像一般的战争片血腥,更不像《辛德勒的名单》充满着令人无措的绝望。
画面之初就将我带入了硝烟之中,枪声在我耳边不断响起,可并未嗅到浓浓的血腥味,只有一种冷瑟萧条的氛围充斥在我周围。没有士兵说话,因为他们都在逃跑,其后便见到成群结队的士兵,他们也没有说话,我猜他们在想何时才能归家吧。可惜来接他们的船被敌军不断炸毁,无数的士兵丧生于海洋中,但最后无数的小船朝他们驶来,船上站着的是他们的“亲人”,我看到士兵们在欢呼在大笑。男儿有泪不轻弹,但我想他们的内心早已热泪盈眶,热泪也冲刷了他们的辛酸。
从天空俯瞰海平面时的画面是我尤为喜欢的。一望无际的海面,广袤的天空,也使我不禁遥想到了自由。曾想几何时,想要变成一只鸟儿,不受禁锢,享受飞翔,拥抱风,拥抱自由。英国海军军长的行为,也值得人们赞扬,在送走了自己本国的士兵之后,留下来帮助法国的士兵撤退。他清楚他的责任,更清楚盟军二字的含义,大难当头,遭受迫难的群体理应抱成一团抵抗外敌。只有这样,才会赢取胜利的果实。
当然,战争一定会有它的残酷性,这部片战争的残酷性,就体现在人性上。英国士兵们和一个法国士兵躲进了一个船舱里等待涨潮,以至于能够将他们送离海滩,然而他们没有料到,敌军将这艘船当做靶子。所以当船到了海上,船体开始不断的涌进海水。这是必须有人离开,但出船就有可能被枪击中,在有可能面对死亡的情况下,无人愿意离开。毕竟不是所有人都能直面死亡。于是一些英国士兵开始强迫法国士兵出船,当其中一个英国士兵为之求情时,他们更是放言说下一个出去的是他。我没有资格去评判这些英国士兵的行为是否正确。因为首先我是个局外人,再者,设想我身处那样的环境之下。我不能保证我不像那些英国士兵一样,失去人性的光辉。只剩下无尽的恐惧和强烈的求生欲望。人非圣人,贪婪善良等矛盾品质都有可能出现在同一个人身上。我只能说战争是残酷的,它的确是能够体现人性的光辉,但它也一样能够将人的劣根性体现的一览无余。
篇2:有关奥斯卡电影的个人观后感
《海边的曼彻斯特》其貌不扬,也没有什么噱头。这个有点拗口的片名其实就是个美国小镇的地名。事实上也确实如此,这部影片在去年的圣丹尼斯电影节上首映,口碑甚高但是传播度却很一般。即便在有颁奖季前哨站之称的多伦多电影节上,这部影片在舆论中的提及率,也远远不及更有话题性的《爱乐之城》和《月光男孩》,但它的高水准是无可否认的。
简单且生活气息浓厚的故事梗概,更容易让很多不明所以的观众望而却步。很多人说到这部影片,都会加上一句“马特·达蒙是这片子的制片人。”
一部电影可能让你笑,让你哭,可能会让你看到大开眼界的画面,或者剧情跌宕起伏让你惊讶,也可能演员的表演令你动容。这些其实都算不上是“好电影”的标准,可是一部“好电影”会包含以上的一切,更重要的是,它会成为你生命中的一部分。
这么说一点也不夸张。在这137分钟之后(是的,这个片长的确令人望而生畏),你会像是和这部电影的主人公共度了一段时光,你慢慢了解他身上的故事,改变自己对他先入为主的看法,就像是在自己的生活中,认识了一个新朋友。
这个角色和人物是如此的鲜活和丰满,足以让你相信,在地球上的某个地方,可能就是那个美国麻省的海边小城,那位李·钱德勒和他的侄子在生活着。你会好奇,他们今天过得怎么样?
和那些伟大的以塑造角色而著称的杰作一样(比如《肖申克的救赎》、比如《阿甘正传》),《海边的.曼彻斯特》有着经典好莱坞电影的结构和特征,与此同时,本片在剧作上的高明和深厚功力,是这部影片出类拔萃的原因。
篇3:有关奥斯卡电影的个人观后感
一部20世纪90年代初风靡全球、赚尽影迷眼泪、令无数铁汉也为之动容的经典爱情片《人鬼情未了》(Ghost),该片集浪漫爱情与冒险冲突于一体,在一段生离死别的爱情故事中探寻阴阳相隔的神秘世界,再现了生死不渝的真情境界。在1991年上映的前四个月就突破了两亿美元的票房,至今仍被人们认为是爱情片经典之作。
很久以前就听说了这部电影,今天终于看到了,感动,但更惊叹。人生能拥有那么浪漫的爱情就已足够,有一个那么爱自己的人真的很不容易,更何况超越了生死依旧相爱,今生和来生,如果可以他们还会选择在一起,伴着他们那份至死不渝的真爱。
相比这下,我们的爱情显得那么幼稚那么脆弱那么无奈,甚至连今生今世也无法把握。我想爱,想死了都要爱,可是这段路多么漫长,我们会厌倦,我们会疲劳,我们甚至会无能为力,现实总让人陷入窒息,连活着都没勇气和信心,何以到达未来的美好。眼泪流多少都是徒劳,谁又会去在意呢?到后来还不是自己擦干继续上路,生活还是要慢慢过的啊。痛苦的是我们已经被紧紧缠住,不能脱身,品尝着这中间夹杂着的点点痛楚的幸福,我们满足了,虽然也有怨言,可是不想再去改变,谁又不是一样呢。
好想好想,心中的怨恨在积聚,不能爆发,无处爆发,能做的是把它们压在心中,慢慢地让时间把它们消磨,一点点地减少,即使难过又怎样,没有更好的办法啊。想做一件疯狂地事情,激发自己久已沉睡的那份动力和无限的潜力,相信自己会过得好。
不想再说什么,反正没谁因我而改变,如果有,我想说也说了,该做的都该在做了,无奈啊。怎么感觉还是自己一个人。
篇4:有关奥斯卡电影的个人观后感
托马斯爵士作为英伦历史上最有德行的人,他不仅是人格和道德上的典范,也是一个著名的哲学家.
亨利8世想换老婆,但苦于世俗道德的约束,希望借助大法官托马斯爵士的影响力减轻名誉上的压力,但托马斯拒绝了,他知道得罪国王不会有好结果,便辞去大法官的职位,尽管这样也没能幸免于难,这个有着坚定信仰的人,选择自己的信仰,首先是上帝的子民,然后才是国王的子民.最后托马斯被残酷杀害.
这是一部根据真实历史改编的一部舞台剧,于1967年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等六个奖项.跟一样,歌颂了英式偏执,男主角斯科菲尔德的表演光彩照人,其他演员也相当精彩.1988年的重拍版阵容更为强大,由查尔顿.海斯顿主演.对英国历史或英国国民性感兴趣者,本片很有价值.
我想说说自己对这段历史的一点疑问,当时王后生不出孩子,以国家的前途来讲,这是天大的事情,会引起社会大动荡,严重的话会导致亡国,亨利8世想换老婆也在情理之中,托马斯为啥一点也不支持呢?作为臣子在这件事上应该为国王排忧解难才对,但固执的托马斯却搭上了自己的性命.
亨利8世飞扬跋扈,性情暴躁,贪图美色,历史上有他很多的传说,但我对英国历史不甚了解,对于这样一个国王可能不仅仅是在离婚这件事上和托马斯有间隙吧,这只是一根导火索引爆了他们之间的矛盾,所以托马斯才会落得如此悲惨的下场,这只是我一点小小的推测而已.
托纳斯作为一介忠臣他正直,清廉,博学,是一位大写的人,高尚的人,同时也是一位非常偏执的人.
有关奥斯卡电影的个人观后感范文
篇5:观后感奥斯卡电影宵禁
好久都没有认真的写点什么了,觉得自己现在文采烂到爆已经不能正常表达自己的想法了。今天看了一个微电影,想写写影评,因为是专业学习导演,包括写故事,所以想用学习过的知识来认真的看一部电影,顺便就当巩固和练习自己专业了。这 篇影评只表达我自己的想法和观念,不喜勿喷,但是我保证以后一定多读书好好打字好好说话。。。(注:在看影评之前,请一定要先看一遍影片,不然你无法知道我啰啰嗦嗦的在说啥。)
看完第一遍,我心里想的是“卧槽这就拿了奥斯卡?”(原谅我不仅智商硬伤而且没有什么生活阅历导致我真的没看懂),后来我在网上找了一下别人的影评看了看,然后又结合电影,终于明白了电影到底表达了个什么。
一个正在自杀的人被电话铃声所打扰。打电话的是自己的妹妹。妹妹希望自己的哥哥能来照顾一下自己的女儿,但是听语气可以知道兄妹关系并不好,妹妹万不得已才找哥哥帮忙。这时哥哥停止自杀,给自己的手臂包扎好去见自己的外甥女。
注意这一张,男子手臂有针孔,镜头在这里有一个特写。(原谅我自己第一遍看时看到了这个镜头但是不明白这是啥意思,因为我从来没有见过吸毒的针眼,也没有见过吸毒的。。我真是图样图森破)这个时候导演已经暗示了,男子长期吸毒。整个故事发生的一切都是男主的幻觉。
我觉得这里应该是男主与女主(自己的外甥女)第一次见面,应为后面男主自我介绍“我是你舅舅”。但是小女孩下楼第一次找他就这么顺利的找到了妈妈说的那个回来照顾自己的人,他就不怕认错?这一点有点太顺理成章了吧。(也可能是因为我想太多)。女孩拿出了纸条,只有上面写的地方自己才可以去。纸条上写的是保龄球馆,这是男主经常吸毒消遣的地方,(再一次提示观众,这是一切都是男主的幻觉,不然妹妹怎么会让自己的女儿去那种地方,只是男主潜意识想去)
男主和小女孩聊天的时候,聊到小女孩的名字,小女孩叫SOPHIA。而男主在童年画过手翻书,画中有一个小女孩也叫SOPHIA,那个卡通角色SOPHIA怎么都不会死。男主说“估计你妈妈是看了我的手翻书才给你起这个名字吧,你妈妈觉得我画的非常好玩。“
这时男主看到了一个男大叔,手里好像拿了毒品,男主告诉那个小女孩,自己要去拿个东西马上就回来。小女孩很生气,以为男主要去吸毒,气呼呼的跑走了,男主从房间出来拿了他的手翻书,原来那个吸毒的地方是男主以前住的地方,那里放着自己曾近的漫画。
男主向小女孩展示自己当初做的手翻书。
整个片子就是个救赎片,男主手足无措的向小女孩解释自己刚才没有去吸毒,只是想给你看这个手翻书,也像是表明了自己的心意,老子从良了老子不吸了。这时就展示了男主内心最善良没有被污染的地方。
女孩有问道,“为什么妈妈不让我见你”
男主后来有告诉小女孩,都是自己的错,在你还是个婴儿的时候,我不小心把你给摔地上了。你妈妈很生气,我自己都给我自己吓坏了。
但是小女孩却笑了“哈哈哈哈哈哈你真傻”。注意!这一!切!都是男主的幻觉男主在心灵自我救赎!小女孩在他婴儿时确实被男主失手摔了,但是却摔死了,男主这一切的幻觉都是自我救赎,自己心里最后悔最惭愧的事情,被小女孩轻松谅解,在男主的幻想世界里,被摔死的侄女已经变成了一个可爱鬼马的少女,并且原谅了他。
然后就是最可爱的地方,小女孩听到了自己喜欢的歌,然后开始跳舞,在保龄球道上跳。。
超级可爱有没有!
注意海报上面的字!GRILS ALIVE ,PARADDK ALIVE.
最屌的是全场的人都跟着跳了起来!连男主都觉得不可思议。。
有的时候电影会加入歌剧的成分,比如印度电影,迪斯尼的动画电影,人物演着演着就跳了起来或者唱了起来。但是这不是个歌剧,这一切,都是男主的幻觉。
这时,小女孩邀请男主一起跳舞,还扯了他的手臂,男主因为自杀未遂手上还有伤疤,当男主感觉到疼痛的时候,环顾四周,所有人也都是该干嘛干嘛的样子,没有刚刚跳舞的迹象。(刚刚的都是幻觉,伤口痛把男主拉回了现实)。
最后男主按时在十点半把女主送回家,并且向自己的妹妹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道歉,请求理解(灵魂救赎ing)。
妹妹现在应该被自己的丈夫家暴,你看看脸上的伤。因为男主的过失,让妹妹的家庭生活过得悲催,这是男主内心一直想要被救赎的地方。
最后男主回家了,他又开始自杀了。。
这时,她接到了妹妹的电话,“能不能在有空的时候照顾一下外甥女?”男主回答ok,灵魂自我救赎成功,他拥有了活在世界上的意义,自己是一个被需要的人,他需要原谅,也需要温暖。短片结束了。
这个短片从一开始接到妹妹电话来照顾外甥女, 到后来的再被请求有空照顾,这一切都是男主的幻觉,但是幻觉和现实导演并没有区分的太明显,在另一部电影《sliding doors》中,“现实”和“假设”被区分的很开。而这部片子,主要是强调在救赎和导演想表达的世界观。“我们是因为被需要所以活着”。(也可能导演不这么想,这其实是我觉得导演是这么想的。。)
我知道很多人觉得活着是为了自己,但是我却感觉到影片想表达的是“我活着是因为被需要,也是为了被温暖”。影片中小女孩也对男主说了“你有女朋友吗”“吸烟危害健康”“我觉得你身体不健康”这样的话,其实也就是被关心和关爱。现在的这个社会,越来越强调“本心”,我活着就是为了我自己之类的,我也有这样的想法,但是我也发现,就算我一个可以活着,但是我需要被温暖和被需要,才能活着。如果我一生都是为自己,但是却无依无靠,无真爱,无所顾,无所想,无所念,就算我是独立的活着,但是这样很痛苦。就像男主,他可以独自的活,但是他选择了自杀,直到接通了那个他被需要的电话。
所以我想成为一个能被别人需要的人。
我也知道现在一个人在外面读书上学,自己包括身边的人都很独立,不想成为别人的累赘,也怕成为别人的负担,怕被嫌弃,所以在与人交往和交际中保持那个度。 不敢成为太温暖的人,也不怎么得到别人的温暖。还记得我高中的时候在班里跟大家说“虽然我不是最漂亮的人,但是我觉得我可以成为世界上最温暖的人”但是现在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不敢去爱了。
我感觉我扯好远啊,,女生嘛总是会想很多,我会保持本心好好做人的~影评先就这么写了啊。。。上面只是我的看法啊欢迎交流!
篇6:观后感奥斯卡电影宵禁
我们知道很多伟大导演的电影之路都是从短片开始的,我想是因为短片不像长片那样需要有大量的剧情和足够的细节去支撑至少90分钟的时间,以使其看起来不会无聊或者骨感。短片的简单之处就在于,你只需要讲好一个故事。但是越简单越困难,最重要的是讲故事也得有天分,当然还有其他困难,如没有足够空间塑造人物性格,对片段设计要尽短却得更加吸引人。因此有时候拍一部短片,并不容易。
本片获得了奥斯卡的认可,也可称得上一部短片佳作,特以此为例谈点浅见。
命题:一个好电影短片=三四个不应有交集的人物+发生了不应发生的故事+一两个待解之谜+一个精彩的片段+紧凑的对白+感动。
1. 三四个不应有交集的人物:短片限于成本和篇幅,不太可能设计太多的角色,因此两三个人之间的故事是最合适不过的。本片的主要角色说起来就是三个,索菲亚,索菲亚她妈和索菲亚她舅。她舅和她妈因为一场事故彻底断绝了关系,她舅长期生活不顺利,正在意欲草结残生,正常来说三个人可能不会再发生交集了,这就为故事搭起一个有趣的人物基础。
2. 发生了不应发生的故事:这本应该再无往来的人发生的一般都是不应发生的事情了。她妈实在找不到人照看索菲亚,只好求助她舅,这是不应之一;她舅本是决心赴死之人了,不应再理会这些烂事了,但是还是没有拒绝他妹的请求,这是不应之二。种种不应之事的发生,为故事提供一个精彩的故事架构。
3. 一两个待解之谜:大家时间都很忙,就是一个几分钟的故事也未必会有时间去耐心的看,这样的话有一点引导就很重要了。好奇心这个毁灭一切的好东西会成为看下去的一个绝佳的理由。但是千万不能卖弄什么大架构的谜团,这里没有那么多的时间渲染铺垫,一两个简单不愿示人的隐私可能更为合适,比如,她舅当年到底犯了什么错误。
OK,到这里基本可以拍出一部不错的短片了,但仅仅是不错而已。要想更进一步,就要增加更多的元素了。
4. 一个精彩的片段:我们没有时间展示多个精彩的瞬间,但我们有时间展示一个无可替代的片段。比如索菲亚在保龄球厅舞蹈的那个超级美丽的片段。只要有一个这样的瞬间,让观众震撼,失措,疯狂,难忘,就够了。
5. 紧凑的对白:还是那句,这不是长片,你只能反复删减台词。避免不必要的对话,用画面去表达更多的信息。好的剧本最好能有如索菲亚第一次见她舅的那种简练而智慧的对话,同时还得有在女士洗手间门口那类大量重复却力道十足的性格展示型表达。这种本子对于一个往往没钱请人再专门修炼剧本的导演来说是多么的难得。
做到以上这些,基本就是一个很好的片子了。但仅仅是很好而已。下面的才是涉及灵魂内容的问题。
6. 感动:导演是那个通过电影表现个人心声的艺术工作者。像其他的艺术形式如书法,绘画,摄影,音乐等等都是通过感动对象表达心声的。只不过导演的使用的是更具象化的方式。亲情,友情,爱情,基情。。都是很不错的载体,甚至悲伤,仇恨,嫉妒,同情等不太阳光的情绪也能有效的打动观众。但是有一点是最重要的,导演自己首先要有所触动。要时刻牢记观众体会到的应该是导演所理解并传递的感情,而不是随意滥觞的矫情。
这就是一段关于如何拍好短片的指南,如果你按照这个拍摄出了好的短片,那么恭喜你理解了我的想法;如果你按照这个指南拍出了烂片,我只能说,趁来得及赶紧改行吧。哈哈
篇7:观后感奥斯卡电影宵禁
电影《宵禁》是由导演肖恩·克里斯汀森上映的奥斯卡最佳短片。故事讲述了在浴室割腕自杀的里奇突然接到关系疏远的姐姐玛姬的电话,恳求他去照顾九岁的侄女索菲娅几个小时。在里奇生命的最低谷,本来想放弃生命的他还是勉为其难的答应了。洗掉身上的血渍,包扎好伤口,里奇开始了照看索菲娅的任务。几天的相处,索菲娅慢慢接纳了叔叔里奇并依赖上了他。当里奇再次准备割腕自杀的时候,电话又一次响起……
电影先以画外音的电话铃声暖色调表不安开场,红色的地板和电话,背景是大片的黑色,红色这里意指血 生命 暴力,黑色意指神秘 死亡 悲观 音乐是朦胧压抑女歌唱的合奏。
特写有烟被扭皱的镜头,意指他男权在生活中没有得到尊重,后是俯拍体现人物渺小无力,切换电话后面的人 一个剪影效果,去给予这个女性角色神秘感,他拖动电话线说明他重视这个电话后面的人是他的妹妹,当ok说出来音乐变成弦乐轻快女歌声,他在等小女孩的楼梯时是一个框架,但是是半封闭区域 意指他尝试继续接受社会,人物构图多以黄金比例放置人体头部,使用动感音乐和紧凑的保龄球画面剪切 意指到达新地点,小女孩的手机为蓝色 表冷漠 理智 悲苦 。
他们谈话时有条线将他们隔开 意指感情上有隔阂。
篇8:观后感奥斯卡电影宵禁
这是一个互相救赎的故事。可能源于亲情,也可能源于生命。
当里奇躺在浴缸里的时候,红色的地板,红色的刀片,红色的浴缸水,还有布满红色血丝的眼球,不断地冲击着观众的视线,让你把一切目光都聚集到这个可怜的人身上。他那呆滞的目光似乎是对生活已经失去了热爱,可是,一个电话响起,却让故事的转折就这样开始。
一个小女孩就这样出现在了这个似乎绝望的男人的世界里,可是小女孩的出场却并不是如一般这个年纪的孩子那么阳光活泼。当索菲娅从扭曲可怖的石梯上走下来的时候,里奇眼中的却仿佛是另一个自己。呆滞,面无表情,半张脸向一旁耷拉着。那是只有对平常的日子失去了兴趣并充满了不屑的人才有的神态。小女孩见到里奇的样子之后,立即与他约法三章,“否则你就有麻烦了”“我是你舅舅”“我不在乎”。
虽然里奇人生失意,但是小女孩的出现却让他暂时找回了存在的价值,于是他照着女孩交给她的清单带她去了保龄球馆。在保龄球馆里,里奇开始和索菲娅聊起了他的过去。他以前喜欢画翻页漫画,他的妹妹,也就是索菲娅的妈妈,也非常喜欢看他画的漫画,他记得有一个角色的名字就叫作索菲娅,说不定她妈妈就是用这个给她起的名字。里奇还不断地询问小女孩,问她的妈妈是否提到过自己。“被动难缠”,在不断地追问下,里奇只得到了这个答案。无奈的里奇环顾四周,突然停滞在了一个地方。我不知道里奇当时在思考些什么,导演似乎并没有想要把编剧未说的话说出来的意思。但是,一些悄然的变化就从里奇这短暂的凝视开始了。索菲娅被里奇的过去所代表的一些事物所惊吓,但是在听了里奇的解释之后又恢复了,这个时候,小女孩该有的天真的笑容终于出现在了索菲娅的脸上。这个场景想必已是酝酿了很久了的。
之后,索菲娅的活泼也慢慢唤起了里奇那腐朽的内心,他甚至都出现了幻觉。世界在他眼前舞动了起来。他不敢相信眼前所发生的事情。直到索菲娅发现了他要自杀的秘密,一下子就把他拉回到了残酷的现实当中。
当镜头跟着美国大城市的银色铁皮车厢来到了索菲娅的家中的时候。关于这个故事的一切答案正在被慢慢揭开:玛姬和索菲娅说我不会再离开你了;里奇述说着小时候玛姬帮他打架的旧事;玛姬问起里奇,索菲娅是否形容她是一个保守、严格、无趣的人;里奇在桌上看到了法院的禁止侵略性骚扰的制止令;玛姬脸上的淤青;他们聊天时候落地窗透视出去的城市夜景和警笛声。我突然明白过来了为什么电影的名字叫做《宵禁》。这不只是因为小女孩告诉她的怪舅舅一定要在十点半以前送她回家,而是小女孩一直受到她妈妈的拒绝和一切男人接触的近乎变态的教育!因为她妈妈受到了家庭暴力,所以她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也遭受那样的痛苦,于是便采用了这样的方法来“保护”自己的孩子!
于是,我明白了,这是一场关乎生命的,以亲情来互相拯救的三个人之间的故事。自杀的哥哥,绝望的妹妹,无辜的女孩。但是,你仍旧是这个世界上最棒的妹妹,索菲娅是那么的聪明,而这一切都因为她有一个好妈妈,有些事情永远也不会改变。
故事的最后几分钟,里奇还是走向了那个染了血的浴缸,可是他最终还是不能拒绝那个不断响起的电话铃声。满怀期待的我也终于等来了那最后的一个结局——救赎。
篇9:观后感奥斯卡电影宵禁
亲情如同海风,吹着人生那摇摆的,曲折的小舟,平稳地度过了时间的海。不经意间,它便为我们建造了一座逃避人生中几乎所有不幸的避难所。《宵禁》时分,绝望的夜晚燃起新生的希望。电影讲述了一个关于亲情与救赎的故事。它的剧情很简单,讲述的故事发生在一天之内,而短暂的时光却在镜头里被无限拉长。在导演把控自如的叙事节奏中,主题,即亲情的力量,在这部短小精悍的电影中得以极好的诠释,令人动容。所谓亲情,即人间烟火升腾时自然流露出的人情味,是岁月里的美好温存,在《宵禁》的夜晚,亲情带来的温暖,布满了整片夜空。
出色的画面造型往往能形成丰富的表意性,不但能给人视觉上的美感,而且自身也成为抒情表意的视觉载体。而《宵禁》的画面,正是如此。在整部电影中,导演对画面的设计都颇为独具匠心,体现出导演的独特个性。例如,影片伊始,暗红的色调中,电话、刀片、烟卷以及浴缸里的鲜血的特写逐一出现于观众视野。电影运用俯视的视角拍摄男人自杀的情景,狰狞可怖的氛围如暗夜袭来。而在女孩与舅舅相处的情景中,电影使用了亮调。画面均衡,明亮。因此,纵使在电影开始时两人的关系生疏,亲情的暖意却在画面中暗涌,孕育。属于女孩的保龄球馆,热闹而鲜活,体现出女孩的纯真与生气。属于舅舅的旧居小室,清冷且阴暗,暗示出舅舅生活不顺,人生失意的自杀倾向。看似对立的两人,却成完美组合,刚柔并济,交相辉映,两人关系随着充满戏剧性的剧情展开而推进,在电影里用力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两人共处的细碎场景中,亲情轻似风,淡如水,荡漾起温暖人心的点点波纹。而在主人公三人的生活情景中,亲情却浓如油,烈如酒,激扬着扣人心弦的生活激情。亲情的力量,正是岁月深处,生活中最有力的一部分。而这一主题,通过电影画面得以清晰体现。
电影中的声音能通过耳朵直接渗透到心灵的深处,引起灵魂的同情与共鸣。而声音之美正是《宵禁》的一大特点。影片中背景音乐的使用,为电影增色不少。如影片最初男人自杀的场景中,背景音乐为凄婉的美声女高音,辅之以电铃的机械音响,奠定全片情感基调,压抑感悄然流露。而在电影最后的一个场景,依然是这个逼仄的浴室。女声依旧,凄凉却被温情替代,男人被亲情救赎。小小一室,故事中关于亲情的主题在温情暗流中得以升华。此外,在电影中,当女孩最爱的音乐响起,当女孩在保龄球馆起舞时,细碎轻扬的舞步,向观众展现出女孩特有的迷人可爱,女孩的舞蹈不仅感染了场内所有人,使众人随之起舞,灯光昏黄里,纷攘不绝。这更给观众带来了巨大的视听冲击。电影里和谐的声画关系,使电影极富吸引力与感染力,使之活泼泼地来牵每一位观众,走到《宵禁》当中去。
细节是电影的血肉,在电影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宵禁》不乏不动声色而耐人寻味的细节设计。女孩孩童式富有激情活力与真挚情感的舞蹈,正是整部电影剧情的关键转折点之一,她最终还是走近了舅舅的内心世界,这为电影最终关于亲情的主题升华做了铺垫,在全片起到剧情缓冲的作用,使电影节奏缓中有变,电影情节摇曳生姿,此外,也使女孩的形象丰满可爱,生动起来。从最初柔和的顺光下的两张面无表情的“冷淡脸”,到女孩主动问起舅舅出生往事,到最终临别时两人相拥,正是这一处处女孩情感转变的细节,串联起整个故事线索,使电影剧情推进自然流畅,直接引导着电影主题的表达:亲情,与救赎。亲情主题的升温看似一气呵成,细细看来,皆在一处处有机结合的细节当中,令人不禁为之惊艳。
在电影中,女孩不仅是线索人物,更是舅舅与妈妈的情感纽带。在电影的尾声,从女人脸上的伤和桌上的法案可以看出女人曾遭受家暴并对男人极其不信任。而女孩对舅舅的态度转变直接促使了兄妹俩的沟通、和解。在影片最后,兄妹俩的对白“你还是这个世界上最酷的妹妹”是舅舅让妈妈获得解脱。“我需要帮忙,你明白吗?”是妈妈让舅舅重生希望。“索菲亚”,不仅是两人小时喜爱的卡通人物,更成了两人的情感羁绊。三者关系的逐渐融合,联系着电影叙事的发展,从而升华了亲情与救赎的主题。
《宵禁》这类以情动人的亲情电影,其实并不罕见。可它以淡淡的叙事,体现出细碎平静的日常生活深处潜伏的暗流与潮涌,凝练而善于留白的对白,充满深意的镜头中,是至纯的醍醐味,因而电影充满令人惊异的光景。
夜色深处见亲情,更见得不期而遇的幸福,与生生不息的希望。
篇10:奥斯卡电影绿皮书观后感
3月2日,冒着大雨去看了奥斯卡最佳影片《绿皮书》,电影果然名不虚传,2个小时看得很过瘾。虽然我并不擅长写影评,但是对于好电影(就像去年的《三块广告牌》),看了还是想要记录点东西。
这部电影信息量非常大,130分钟里没有一分钟是浪费的,很多信息都是隐藏在细节里,简直让我意犹未尽,想去二刷。为了表达我的感动和理解,我列出一些关键词来说这部电影。
「尊严」——钢琴家雪莉博士就是一个用尊严捍卫自己人权的人,长年以来,虽然自己才华横溢,博学且教养好,有钱也有地位,但是因为自己的黑人种族备受白人社会的各种侮辱和欺凌。他没有用暴力去反抗这一切的不公平,而是用自己的品质、勇气,用行动捍卫了自己的尊严,也受到了包括托尼在内的白人尊重。
「孤独」——雪莉博士是非常孤独的,这种孤独不仅仅因为他受到各种白人社会对黑人的不公平和歧视;还有他本身没有家庭,没有朋友,只有不断的去音乐巡演。他不是典型的黑人,他和那些底层的黑人也没有交集和共同语言(影片中有一段他和底层劳作的黑人对视的那段特别让人动容)。不是有人说天才都是孤独的,雪莉博士是音乐天才,但音乐之后就是酒和孤独,有一个不联系的兄弟,失败的婚姻,性取向比较特殊……每当夜晚一个人的时候,他自己也在苦恼自己到底是谁?就像他在雨中咆哮的一段精彩台词——「我既不够白也不够黑,甚至还不够男人,那你告诉我我是谁?」。这一段是剧情的高潮,看着特别动容。
「勇气」——勇气可以说是全片的主题关键词,也是激励大众共鸣的主题词。雪莉博士明知道当时的美国南部对黑人的种族歧视很严重,越往南越严重,可是他还是选择要去南部巡演,去经历去突破自己的舒适区,用自己的行动去感化去捍卫大众的认知。勇气在雪莉博士身上是贯穿得很透彻,包括一路上他也开始用手吃炸鸡,后来他去黑人酒吧和大众黑人一起狂欢,拒绝不让自己在那里吃饭就取消演出、最后还到托尼家过圣诞的结尾……托尼其实也是很有勇气的,开始他也对黑人抱有社会的偏见,但是后来他慢慢也很尊重雪莉博士的音乐才华和人品,并且慢慢变成朋友的那种,他观念的改变也是需要勇气的。电影还通过博士的演奏同盟点出了电影关于「勇气」主题的中心台词——「因为光有天才还不够,改变大众的想法需要勇气」。
「浪漫」——电影托尼给妻子不断写信的片段可以说是剧中最温情最浪漫的桥段了。托尼的教育程度,刚开始连句子都写不清楚,只能记流水账,还到处错别字,连dear还写成deer;可是他虽然很粗俗也没有文化,但是他对妻子的情感和爱是真心的。在雪莉博士帮他写的那些句子里,我想不仅仅是托尼的妻子感动,任何一个人就算是观众听了也会起鸡皮疙瘩的。那些非常有文采的句子只有莎士比亚才能写得出吧,你说是有浪漫呢?
「温情」——这部电影的温情不断,从一开始描述托尼家的情况开始——托尼虽然生活艰难,但是一家人包括妻子和孩子还是很温情的,为了赢取奖金还去参加大胃王比赛;即将合钢琴家去南方远行的时候,把预付的薪水信封交给妻子,让她存起来的时候也很温情;雪莉博士演出时候的光彩夺目,托尼温柔而又欣赏的鼓掌也很温情;博士教托尼写情书的片段也很温情;最终雪莉博士和托尼一家人过圣诞的HAPPY ENDDING也很温情。
anyway,这部电影真的很精彩,饱含的信息实在是太丰富了,有值得太多可以寻味的东西。
篇11:奥斯卡电影《小鞋子》观后感优秀800字
“光闪炮响震耳隆、华夏大地遍霓虹、贺岁祝福随声到、春节快乐喜气浓”。新年气息的逐渐淡去,我收回了放松的心情,觉得该做点事了,于是我想起了放假时留的作业,影片《小鞋子》的观后感。具体体会是:这双小鞋子丢失了,免除父母的惩罚,他央求妹妹与他达成协议:每天妹妹上学时穿他的鞋子,然后放学后再换给他去上学。于是兄妹仅这双鞋子每天就在两个人的脚上换来换去,能够找回丢失的鞋子或者再拥有一双新鞋子的渴望在两个稚嫩的心中与日俱增,既要逃避父母上学迟到带来的惩罚,又要承受换鞋带来的种.种不便,还要躲避对他人鞋子的羡慕所带来的折磨。阿里试图和父亲去城里打工挣钱,父亲却意外受伤,花去了本来想给妹妹买鞋的钱。后来,阿里看到全市长跑比赛的通知,于是他哀求老师批准他参加比赛,(比赛奖品中有一双鞋子)。在比赛中,阿里奔跑着,他的眼前晃动着妹妹放学奔回来与他换鞋他换好鞋奔向学情景。他要取胜,他需要这双鞋子。当人们向取胜者表示祝贺时,阿里抬起的却是一双充满失望的泪眼。回到家中脱下鞋子,脚已磨出了泡,妹妹难过地走开了。此时,他的父亲正在回家的途中,在他的自行车上,放着买给哈里和妹妹的新鞋子……
一处刻意生活的艰难,而却处处体现出人性的美。一双鞋子,如此艰辛的努力着,不放弃每一次机会,一丝的懈怠。无奈、委屈、辛苦,可是心中的梦想都一一忍下。的梦想,如此坚定的信念。这分是那么强烈、那么无畏、那么不可抗拒!在纯真无畏的孩子面前,贫穷又何妨呢!
人心灵洗礼的过程。种困境中还依然着自尊、自强、纯朴、善良的品格。兄妹本想要回的鞋子,可看到女孩的家境更差,更需要这双鞋子。穷人间的关爱体谅、阿里得了奖品送给妹妹,浓浓的兄妹情、父亲对教会的糖果毫不动心、了他纯洁的信仰等等……。表达了人穷志不穷的优秀品德。电影很简单、很干净、很温暖,明亮的阳光、柔缓的音乐。孩子的脸上对贫穷的抱怨和自卑,也浮躁无助;慌惶逃避,更穷苦人间互相敌视。而是互相帮助,互相同情。给人感觉这里是纯净温暖的世界!电影极其完美!反映着浓烈的人文关怀气息!
有信念、有梦想、真诚的对待生活,心里就会对生活充满阳光!就会有希望和未来!好久我以为遗忘了的感觉,所谓的精神、所谓浮夸而感动。仅仅是那份纯真的;目的;心中的希望,不管怎么样就算累趴下也要的向它靠近。这份,难道在那种环境下才那么强烈、那么无畏、那么不可抗拒
生活在现代社会下的却在幸福生活中迷失了最应该的东西!心痛的自已!现实生活中恰恰缺少了信念,才使生活幸福社会里,却失去了人生的理想,不知道该做,每天生活的碌碌无为,对待生活、对待工作的。而美好、善良的心灵却在哪个物欲、丑恶的社会上,如同晶莹的水晶透明美丽,接近的人不难感受到那水晶折射的光芒,温暖着被冰冷的社会所麻木的心灵。
幸运的,生活给了他贫穷,也给了他为人生打拼的激励。贫穷或者一堂课,教会他如何真诚的面对生活!而生活才是实实在在的——这部电影告诉做事情都不要说放弃,心中要有的梦想,且有时时为梦想而奋斗的信念!社会如何物欲横流、灯红酒绿,人生如何坎坷多舛、风雨如晦,都要紧紧守护心中的那一片纯净!
篇12:奥斯卡电影《小鞋子》观后感优秀800字
前几天,我看了伊朗电影《小鞋子》。这是一部很感人、很温馨的电影。
整部影片以“小鞋子”为主线。阿里不慎把妹妹莎拉的一双鞋弄丢了,对于孩子和这个贫困的家庭来说,可是一件很严重的事。为了避免父母发现和责备,兄妹俩达成了一项协议:每天早晨莎拉先穿着阿里的球鞋去上课,放学后跑回来与阿里换鞋,再让哥哥赶去上学。于是在接力赛般的一跑再跑中便衍生出许多故事,虽然细小,却清晰的折射出人生百态和生命中酸、甜、苦、辣的滋味。
虽然它是一部儿童题材的影片,却适合各个年龄层人士观看。主要原因还是整部作品情节饱满、画面层次清楚充满生气动感的奔跑画面剪辑流畅、小演员演技自然朴素,让人不知不觉被其牢牢吸引,与剧中人物同悲共喜。
影片中,当阿里和妹妹每天为了上学而交换鞋子,为了不迟到而拼命奔跑的画面一次又一次出现在银幕上,最初带给我的感觉可能是可笑的,后来渐渐觉得心里有种无名的酸楚。阿里和妹妹是多么天真可爱的孩子,他们无法选择生活的地方,在贫穷的家境中,兄妹穿着一双球鞋去上学,却不曾抱怨过什么。也许是上帝的安排吧!当阿里得知全市长跑比赛的消息,尤其是看到第三名的奖品有一双球鞋的时候,是多么的开心。他苦苦哀求老师给他参赛的机会。赛场上,他依旧穿着那双每天在自己和妹妹脚上轮换的球鞋。当他拼尽全力跑完全程,“意外”的获得了冠军的时候,站在记者的镜头前却没有一丝兴奋的表情。众人都不理解他为什么不开心,因为他们不知道他参赛的原因,仅仅是为了第三名奖品中的那双球鞋。
影片至始至终,都在向人们描绘一个天真无邪的孩子的纯洁的内心世界。简单的衣着,朴实的言语,情节既不平淡,也不大起大落,平静的氛围里,把我带回到最真实、最原生态的场景之中。影片真诚地描述伊朗人的真实生活,展现窘迫艰难的平民生活中隐含的人性之美。“真正的艺术源自于生活”,《小鞋子》在某种程度上对这句话做出了完美的诠释。
从一开始就被小男孩莫名其妙丢失的鞋子,到最后他也没能亲手找回,他面对镜头含着晶莹泪花的大眼睛,让人久久不能忘怀。中间有好几次希望来临,又总是擦肩而过。最终,两个孩子会笑的,因为他们爸爸的自行车后架上已经放上了两双新鞋,但是,还是想在镜头前看到他们的笑脸,他们的笑脸太少了,只在吹肥皂泡时开心地绽放过。可怜、可爱、可敬的孩子!现在衣食无忧、索求极多的孩子会喜欢看这样的电影吗?他们还会感动吗?我觉得这部电影更应该让我们的学生看一看,学习一下艰苦条件下的孩子是如何生活和学习的。真希望现在的孩子能够体会艰辛、感知幸福。一直在拼命奔跑着的孩子,希望你们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