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给大家分享关于采访成功人士总结(精选17篇)的范文,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 素材来源网络 编辑:李欢欢。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了采访成功人士总结,本文共17篇,欢迎参阅。
篇1:采访成功人士总结
访谈对象: 上海电气电站人力资源部部长:张之扬
上海电气电站金达项目部副总工程师:宋在乐
访谈时间: 5月14日下午2点30分到3点10分
访谈者: 王冲、张燕
访谈目的: 1.了解新国企的发展方向和工作人员的相关工作方式。
2.了解金融危机作用下对国企工作人员的影响。
3. 需求国有企业给在校大学生的建议
资料: 上海电气电站集团是国内电站装备制造业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产业集团之一,员工1余人,拥有一流的人才资源和一流的装备资源,以一流的现代管理和国际化运作快速融入世界经济。以来,火力发电设备的生产量、销售量以及订单数量保持世界第一。集团生产的汽轮机、发电机、电站锅炉、电站辅机等产品,经过引进技术、合作开发、合资经营和消化、吸收、科研攻关、自主开发,取得了突破性飞跃,电站设备设计技术、制造工艺具有了世界先进水平的自主知识产权。集团主营业务:发电设备制造和成套;电站工程总承包;发电设备和电站工程建设相关的服务项目。
Q&A: 访谈上海电气电站人力资源部部长:张之扬
Q1:您能不能给我们简单介绍一下贵公司的情况以及贵公司在招聘的时候更注重的是哪些能力素质?
A:上海电气电站是一家在香港上市,和西门子合资的企业,也是国企,主要产品是电站装备,主要客户为国家电厂,也包括电站投资方,他们主要购买电站设备,也会让我们帮他们做总承包,我们的业务主要有制造业、总承包、服务,其中制造业是国内三大制造商之一,而总承包则在国际225强排名100位。所以我们招收的人才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1)专业方面:动力、电气、材料、机械、管理等;(2)除了专业要求外,我们还需要员工懂得国外的语言,当地的法律以及国际标准等,也就是复合型人才,这也跟我们公司的业务有关,目前我公司已经从国内走向国外,从第三世界走向第二世界。(3)要有一定的经验,因为公司的项目投资额都很大,是不容许失败的。
Q2:据您所说,您公司需要复合型人才,可是作为当代的大学生,他们在学校里学的都比较专,因此如何培养自己成为符合型的人才呢?
A:其实从两个方面来说,首先是学校里必修课程是必须的所以我们要学好自己的课程,其实这本身也是一种能力的体现;其次是在学校尽可能的拓展自己的视野来弥补;另外走上工作岗位的时候公司会有一定的培训。
Q3:那像贵公司这样的企业在招工之后一定有专业的培训吧,您能跟我们介绍一下您公司的培训的内容吗?
A:我们的培训一般有三种培训内容。第一种培训,包括进公司,进车间/部门,进岗位培训,刚进入公司后有入职培训;第二种是在岗培训,会给每个人指定一个老师专门进行一对一的这样帯;第三种是定向培训,这个按部门来说我们会提供不同的培训。
Q4:您能通过您对现在交大学生的了解,给我们的交大学生提一些意见吗?尤其是对于那些大一大二的学生?
A:对于大一大二的学生,希望你们能过早作准备,早为自己的未来打算。这里呢我给大家一个建议,那就是希望大家能够遵循一个SOS原则。首先是Start early,希望大家能够早做准备,给自己的人生设计一个比较适合的规划;其次是Set object 设定目标,给自己设定一个实际的点的目标;最后一定要Stick to it! 坚持下去!好多同学都是有这一腔的抱负,但是没有坚持下去结果肯定是遗憾终生。
访谈上海电气电站金达项目部副总工程师:宋在乐
Q1. 据我们了解,您所在的上海电气是一家新国企,您能够给我们谈一下新国企、老国企、外企的区别吗?新国企又存在什么优势吗?
A:这个我简单说一下,从金融危机的影响上来看,现在更能体现出新兴国有企业的价值和优势,不管从企业的文化内涵,还是他的势力上来说,这都是那些中小型的传统的国企和某一些的外企所比拟的,因为我是在公司负责项目部的,从我个人感觉来看,虽然金融危机来得,但是我们没有觉的我们收到太大的影响,(金融危机的影响)至少还是可以应付过来的。
Q2. 那么,您认为当今经济危机对我们的大学生和像上海电气电站这样的新国企而言,各有什么样的影响?比如金融危机对贵公司招聘有没有影响?
A:影响肯定是有的,但不像某些中小型企业收到的影响那么明显,我们每年的招生的规模最近几年有了膨胀式的发展,从去年的情况来看我们的招生进入了比较平稳的时期,因为我们每年的新接的订单也是平稳有序的增长。
Q3.我们这两年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各家用人单位的招工都受到影响,那么贵公司在金融危机之后,比如说或是,有没有想过要扩大招工呢?
A:应该会的,随着经济的复苏我们的市场也在发展。像是以前我们大多数是在第三世界的国家发展,像印度、印尼,现在我们正在逐步的向第二世界的国家发展。以后经济复苏了,我们取得国家也会更多,接的项目也会更多,我们当然也需要更多的人才储备。
Q4. 您公司目前的主要业务是制造业,比如生产汽轮机、发电机、电站锅炉等,请问未来的发展方向又是怎么样呢?是继续只在制造业发展还是会涉及到其他的行业?
A:这个我给你解释一下,我们目前主要经营发电设备,比如我们有锅炉厂、发电机厂、轻轮机厂,现在我们在海外工程服务项目主要以工程产业服务为主。以前我们的制造业只是单纯的卖些设备,从前期的设计,采购,到后期的建设、调试运营,都是有我们负责,是一条龙性质的。我们卖给他们的不是单一的设备,而是一个完整的电厂。我们提供的不仅仅是设备,更是一种服务。
Q5. 我们了解到,目前,在我国发电设备市场,东电集团、上海电气集团和哈电集团三大制造商占据着主导地位,那么在这个竞争如此激烈的行业中,您公司怎样在众多的竞争者中谋求发展,怎么样在众多的国企和外企中脱颖而出?A:我是这样理解的,单纯从产品质量上来说,国内三大公司的产品质量没有相差太多,我们其实更主要的是提高我们的服务水平,我们不仅要让我们的设备让他们满意,我们也要让我们的服务让他们满意,就是说,我们提供给他们的并不是一个冷冰冰的机器,更是一种人性化的服务。
Q6.另外,贵公司在业务方面做得如此成功,我们想了解一下贵公司是如何激励员工更好的发挥自己的才能的?
A:我从进公司开始就一直在项目部工作,我觉得给我留下最深的感觉就是有一种家的感觉,让我们能能找到有一种归属感,并且能让我们体现出自己的价值。我觉得这是最重要的,也能够让我们发挥出最大的潜能。
Q7.那么像贵公司这样的企业在招收员工的时候,最看重的是哪方面的素质
A:首先要能吃苦;其次是团队协作的精神,你至少要有这样的理念;最后认真学习的态度。工作经验都是不断积累出来的,只要你选择出了自己适合的岗位并且有着一颗不断学习的心态,又善于与他人合作,这样的人肯定是我们喜欢并且是很有发展的。
Q8.学长,你现在属于技术方向的工程师,我们知道这样的职位大多都是要求研究生学历的,您
A:其实技术方面的工作一般包括两方面:一种是从专业的角度,你在这一个方面做精了, 你可以做这方面的专家。另一种是你可以发展其他的比如说管理方向,技术管理,你可以从全局上统领这个工程,如果你能走向技术管理这个领域,以后你的发展方向会比其他人多很多,你以后假如做了技术管理,你不可避免的要和商务啦、物流啊等方面打交道,这个没有广泛的涉猎是不行的。所以就造就了一些有大局观又有能力的人。
Q9.您能从您的发展道路和您对现在交大学生的了解,给我们的学生提一些意见吗?或者,我们的学生如果想进入你们这样的企业,应该怎样培养自己,来使自己变得更有竞争力?
A:我了解你的意思,我觉得现在的交大毕业生不能吃苦而且开始的时候对于待遇的要求相对较高。对于我们这样的职业而言,如果你不能吃苦,待遇虽然没有有些职业高,但是还是比较合理而且还算是比较不错的。所以要摆正自己的位置,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 编者按:张之扬部长是毕业于美国的Webster University,并曾经在GE工作多年深谙识人之道,而且他谈吐思路清晰,富有亲和力。他了解当代大学生的状况也非常关心学生们的职业生涯的发展,这次访谈虽然很短,但是他特意抽空给我们的大一大二的同学一些忠告,这样的态度和心情让我感到尊敬和荣幸。 宋在乐先生是我们交大07届机械学院热能研究所的毕业生,虽然离校两年但是仍然十分关心交大学生的职业发展,并且给我们提出了很多的有针对性的建议个忠告,其对母校学子的深情让人感动。
篇2:采访成功人士总结
集团董事长云关秋。您能谈一谈写这篇文章的想法吗?
陈靖:可以说是一种长久以来的想法吧。一直以来我都十分关注盖伦,从它的开始发展到逐步壮大再到迅速发展。作为目前国内最大的儿童培训教育机构创始人的云关秋,颇富传奇色彩。要把这样一个已经在人们心中形成思维定势的人物写得有血有肉,就需要另辟蹊径。
10月16日晚,我采访了云总。我的第一个问题就是:“盖伦的成功秘诀到底是什么?”他接连提出了几点,比如“盖伦人做事总是脚踏实地”,“盖伦人做什么事情都很努力”,“盖伦人做什么事情总是深思熟虑以后才去做”等。我承认这些都是盖伦成功的要素之一,但感觉好像还差了点什么。最后,云总把问题丢还给了我,“那你说说,盖伦成功的秘诀到底是什么?”我也有点回答不上来,但还是说了我的感觉:“依我看,盖伦做任何事情都是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这样又怎能不成功呢?”的确,盖伦就是一个整体,每一个人都甘愿做其中的一颗螺丝钉,对盖伦有一份难得的归属感,一种“家”的感觉。原因何在?“可能因为我们有自己的企业文化吧,我们自己的理念,我们自己的‘场’。”云总指了指摆放在案头的蓝皮书——《盖伦理念》。这部厚达348页的专著,四易其稿,是他呕心沥血的结晶,也使得盖伦在众多的企业中显示出一份与众不同来。
记者:您认定盖伦的成功秘诀是理念,那么您是怎样看待盖伦特有的企业文化及其对盖伦的意义的?
陈靖:翻阅过《盖伦理念》之后,我的第一感觉就是:这是一种道德的力量,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的力量和价值的力量。在采访中,云总曾这样说过:“我们做企业的在倡导财富的同时,千万不要忘记道德的力量和文化的力量。在中国目前许多制度不完善的状况下,谈论道德力量、文化力量仿佛离我们很远。但是,这两种力量在我们今后的每一天都会体现,其中涉及到决策者的人格魅力与员工的职业道德。人格的魅力,决定事业的成败。”可以说,正是这样一种理念,伴随着盖伦发展壮大,也必将伴随盖伦走向未来。
有人讲,在21世纪将流行这样的理念:民众富强靠经济,经济兴旺靠企业,企业发达靠管理,管理成功靠文化。可见,文化已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盖伦的企业文化理念体现了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是盖伦的核心和基石。优秀而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可以说是盖伦最宝贵的资产——不会被竞争者所窃取,甚至不能模仿,它将与企业同在。
记者:您觉得这次采访的收获有什么地方是其他企业可以借鉴的?什么地方又是盖伦需要再努力的?
陈靖: 在我曾采访过的老总中,云总可以说是最清醒的企业家。他经常认识自己并做自我剖析。的确,一个现代化企业绝不能陶醉在领导者的个人智慧中。一个企业的稳定发展,需要优秀团体的共同的理想。永不满足,挑战昨日之我,是盖伦生存不可更改的理念。要做百年企业,盖伦必须要准备百年的思考,百年的奋进和努力,不断地学习新的东西,敢于创新,勇于变革。
记者:在《沈阳日报》上登这样一篇文章的现实意义是什么?您和您的同行是怎样看的?
陈靖:每一期人物都是各行各业的成功人士。如东大阿尔派集团董事长刘基仁、罗布泊之花王弭力、国内民俗学领军人吴炳安、著名文物鉴赏家杨仁锴,以及深受人们喜爱的主持人水均益等等。透过文章,读者既可以了解他们的奋斗历程,也可以感受他们个人的情趣以及人格上的魅力。能够登上这个版面本身意味着已经被社会承认,已经成为所在行业的翘楚。一直以来,的选材都十分谨慎,是要上报到社里审批的。对这次采访,有的就有不同看法:“有什么秘诀,要我看,就是‘点儿脆’。”但我感觉这中间没有那么简单,否则为什么只有盖伦成功了?一定有我们不了解的东西在里面,这也激起了我要一探究竟的欲望。
做这篇文章还有另外一个目的,就是希望让更多的人了解真正的企业家,对企业家有一个实事求是的认识。企业家既不是“能人”,也不是“圣人”,更不是“能人+圣人”。他应该是经营企业的专才,而不是无所不能的全才。企业家需要社会的理解和支持,需要为他们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这才是这篇文章的真正意义所在。如果被访的成功人士认为我把他们写得平实如常,是一个个有血有肉、执着追求事业目标的普通人,那就是对我最大的肯定。
篇3:采访成功人士访谈录
1. 要有个性,个性不是喊口号,不是成功学,而是别人失败的经验!
2. 你的团队离开你的时候,你要想到一点我们需要雷锋,但不能让雷锋穿补丁的衣服上街去,让他们沟通跟你分享成功是很重要的!
3. 诚信不是一种销售,不是一种高深空洞的理念,是实实在在的言出必行,点点滴滴的细节,诚信不能拿来销售,不能拿来做概念!
4. 人要被狠狠PK过,才会出息!
5. “男人的长相和智商是成反比的”。
6. “创业这么多年,我遇到了太多的倒霉事,但只要有一点好事,我就会让自己非常开心,左手温暖右手”
7. “如果我马云可以创业成功,那么大部分的年轻人也能够创业成功”
8. 一流企业做文化标准;二流企业做品牌资本;三流企业做项目产品。我们企业高管班子中,必须有一名女性,才能和谐。
9. 员工第一次犯错,可以原谅,把他提拔起来,如果再犯,再提拔一次,使他心存感激。
10. 噪诸葛亮事必躬亲而后无能人,导致蜀国因诸葛亮兴也因诸葛亮亡,太平洋建设集团也不能对我个人过于依赖。
篇4:采访成功人士访谈录
1. 企业家必须经历过三千三万:吃尽千辛万苦,承受千委万屈,经历千风万险。
2. 围绕钞票运转的人是“老板”,围绕企业运转的人是“资本家”,围绕整个社会运转的人是“企业家”。
3. 太平洋经济说白了就是谈判经济。谈判出的效益占%,也就是%的效益出在谈判桌上,一二十万人辛苦劳动也就创效益的%。
4. 用人是零学历零职称零资历“三零标准”,太平洋还是零家族零血缘零地缘的“三零架构”,将来要做到零内耗零腐败零亏损的“三零企业”。
5. “一流的企业家,是精明加厚道;二流的企业家,是精明加精明,就像一些温州商人;三流的企业家,是厚道+厚道,适合政界。”
6. ———这是严介和对企业家的划分。
7. “在阳光下挣钱,在月光下挥金如土。我这个人从来都是视金钱如粪土。”
8. ———严介和对自己的金钱观做如是解读。
9. “一流的人才不看书读报,看书读报只有伤害他。只知道学习,知识再渊博也不过是三流人才,二流的人才裂变知识,一流的人才创新知识。”
10. ———严介和眼中的人才与知识。
11. 企业家站着是一座山,倒下也是一座碑
12. 敢于“吃亏”是严介和的一个重要特点。“将欲取之,必先予之”,取予之间,严介和的做法看似难以理解,但事实证明他的“吃亏”是对的
13. 现在国内的商学院里,没有一个在企业工作了年以上的高管,全都是不懂管理的人在培养管理人才。所以,我想,在年创办一个商学院。
14. 严介和认为,以旅游的心态做企业,对企业的整个过程把握得住,该放就放,该收就收,该加速就加速,该死亡就死亡,就像旅游一样,什么时候到达目的地,一切都了然与胸,信手拈来,颇具“闲庭信步”的适意与大气。
15. 做企业既要有“异想天开”的狂热,又要有“班门弄斧”的勇气,更要有“实事求是”的精神
16. “有些人,创业初期是很有激情的,但激情来得快,去的也快,所以,我希望你们的激情能保持年,保持一辈子....
17. 学习知识的是三流的;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创新知识的人,是二流的;因为生活是永恒的老师,它无中生有,创造了知识的才是一流的。所以一流的企业家讲理念,三流的讲理论。
18. 抓住机遇的人是三流的,能够寻找机遇的是二流的,创造了机遇的人才是一流的。
19. 一流的企业家只合作不竞争,二流的企业家既合作又竞争,三流的企业家只竞争不合作。
20. 一流的企业家只管人不管事,二流的企业家既管人又管事,三流的管事不管人。
21. 一流的成功人士只做人不做事,二流的成功人士先做人再做事,三流的成功人士先做事后做人。
22. 他对企业的具体经营管理从不事无巨细一把抓。他让成员企业老总“作百分之九十九的主”,而自己“只作百分之一的主”。同时加大监事会和审计部的工作力度,确保公司“常态”运行。
23. 在用人上,严介和也很特别。他主张“用人要疑,疑人要用;用中疑,疑中用”。对有明显潜能的人才,因非品质的犯错误,可以不处分,而且提拔使用,迫使他不犯重复性的错误,并且加倍努力,立大功,补小过。
24. 他认为,一个建筑物质量的好坏,往往取决于内在含钢量的多少;一个企业寿命的长短,则取决于企业文化的优劣。
25. “员工文化”为:勿忘在莒,守正出奇,方圆做人,万众归一,不断创新。
26. 其“老总文化”更具特色:塑造亦儒亦商的文化品格,追求卓越的心理素质,崇尚有中国特色的伦理观念,三百六十度全方位交朋友,绝妙生存时代的自我完善,决策一言九鼎,管理当管则管,敢立潮头弄大潮。
27. 书读的不多没有关系,就怕不在社会上读书。
28. 男人的胸怀是委屈撑大的。
29. 创业要找最合适的人,不一定要找最成功的人
30. 这个世界上最靠不住的就是关系!
31. 一个创业者一定要有一批朋友,这批朋友是你这么多年来诚信积累起来的,越积越大,越积越大。像我帐号的财富,如果碰上很多资金上的问题,这就是每天积累下来的诚信。
32. 一个好的东西往往是说不清楚的,说得清楚的往往不是好东西!
篇5:采访成功人士励志故事
陈天桥和夫人雒芊芊的创业故事
陈天桥结婚5年,而他们的孩子———盛大网络也5岁了。
“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陈天桥深有同感。他始终觉得太太的支持是盛大能够发展到今天的最大动力。
每年年底公司员工大会时,陈天桥的第一杯酒都是敬给妻子的,感谢她对公司的贡献。直到今天,陈天桥也没有想过要淡化家族色彩。“我不认为家族企业有什么不好,当初软银4000万美金投资盛大时,还觉得盛大这种家族企业团结,效率高。”谈到妻子,他坦言自己最大的遗憾是结婚时妻子没披婚纱、没摆酒席,然后就匆匆开始创业。
3年时间资产过亿的陈天桥,是复旦大学经济系提前一年毕业的优秀生。雒芊芊也是经济管理专业,毕业于北京对外经贸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上海一家证券公司,从事证券交易。两个人婚后的第一桶金来自炒股票。
,集资了50万人民币后,两人毅然下海。
雒芊芊从来不接受媒体采访,在公司中甘为幕后英雄,熟悉她的人都知道,这个漂亮、贤淑的河北女孩,是陈天桥事业中最得力的伙伴。雒芊芊随和,不爱张扬,这对说起话就滔滔不绝、很有激-情的陈天桥来说性格上正好互补。
在盛大的诸多新闻发布会中,记者唯一一次见到她是在盛大从软银成功融资那次。作为参与整个融资过程的重要一员,芊芊那天除了陪软银这些新投资人,几乎没有发表任何看法。后经公司内部人士透露,此次融资获得成功很大部分也得益于雒芊芊扎实的金融知识和缜密的思维。
了解他们夫妻的人都觉得他们是一个绝好的“黄金组合”,不光男才女貌,彼此对事业的执着创造出了巨大财富。平常陈天桥忙于外交,要参加各种谈判。而芊芊负责打理公司内部管理,员工年纪都比较轻,很多人将她当做自己的朋友。公司内部都习惯叫她芊芊。员工的生日,员工准备生小孩或者有出国念头,陈天桥也都会亲自打电话询问,董事长如此细心,据说是和芊芊的提醒有关。
公司一天收入最高时达上百万元。陈天桥说,他会偶尔在子夜醒来时暗问自己“我真的有那么多钱吗?”
陈天桥从小的梦想,就是要成为主流人物,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但是直到今天,坐在财富榜上的陈天桥仍然与这个目标有着距离,并且距离有越来越远的趋势。
从小要当主流人物
1973年,陈天桥出生于浙江新昌县澄潭镇一个叫东坑坪的小山村,出生的时候,爷爷奶奶觉得这个大胖小子有出息,加之陈天桥的父母在当时已经离开了山村,在城里工作,于是给他取名天桥,意为陈家登天的桥梁。
陈天桥的父母都是知识分子,父亲是上海导航仪器厂的工程师,母亲是新昌城关中学的英语教师。在东坑坪生活了不久,母亲就把陈天桥接到城关镇上幼儿园,陈离开东坑坪小村,在新昌大佛寺脚下度过了童年。
至今,陈天桥对东坑坪有着某种特别的感情,这里毕竟有他的根。陈的婶婶告诉记者,去年清明节,百忙中的陈天桥从上海赶回小山村,看望爷爷奶奶。
在新昌城关时,陈天桥经常回老家澄潭。有一次回去,陈天桥看见有两只大公鸡在争斗,便蹲在路边津津有味地看了半个多小时,直到公鸡们精疲力竭不想再斗了,演员和观众才郁郁而散。
回到城关,陈天桥迅速写了一篇观后感,并给了老师。城关南明小学的蒋惠球老师是陈天桥小学四、五年级时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看了文章后觉得很精彩,就把文章寄到《小学生优秀作文》杂志并发表了。
但在新昌中学的档案室里,现在还可以看到当年王力红老师给陈天桥的操行评语中,有一条说道:“作为班委,对集体活动却不热心。”
“我后来看出来,陈天桥当时是很想当班长的。他小学时候就是少先队大队长,上了初中却只当了个班级生活委员,他总觉得自己被大材小用了,小孩子难免闹情绪,所以故意对班级活动不那么热心。”王校长解释说。
好学生和网络游戏
1990年,18岁的陈天桥考入上海复旦大学经济系。性格外向、活泼开朗的陈天桥不仅是学习尖子,也是社会活动的热心分子,他的组织能力、活动能力得到了校内外的公认。陈成了“复旦大学1990届经济系的传奇人物”。
大学一年级,陈天桥埋头读书,全系成绩排第一名;大二,陈天桥被上海市教委和团市委评为“上海市优秀学生干部标兵”;大三,21岁的陈天桥就修满了学分,以上海市惟一的“优秀学生干部标兵”称号从复旦大学经济系提前一年毕业,这在复旦历史上也是罕见的。踏入社会的陈天桥进入了上海陆家嘴集团。
从子公司的副总经理开始,直到晋升为集团董事长兼总裁王安德的秘书,在四年时间,陈天桥自称学会了三件事:一件是好事,一件是坏事,还有一件“不好也不坏”。
好事是年轻的陈天桥学会传统行业的企业家独立、务实的管理风格。陈天桥没有留洋或者海外求学的经历,曾经有人问他是不是“海归派”,他回答“不是”,又问他是不是“土鳖派”,他回答“也不是”——陈天桥觉得自己比海归派更熟悉中国国情和地区市场,而与本土成长的经理人相比,自己的个性更加独立,更加讲求冒险和创新。
不好不坏的事是陈天桥比一般人更早接触到互联网。十年以前,在陆家嘴集团里,在大多数中国人还不知互联网和电子邮件为何物时,总裁办公室里就已能24小时上网。老总不在的时候,陈天桥就喜欢在互联网上混。
人在网上飘,学会玩游戏是早晚的事情。“玩网络游戏”一开始是件坏事。陈天桥太喜欢游戏了。仅靠办公室偷玩一下实在不过瘾,他干脆买台电脑回家。每到周末,他必玩得个天昏地暗。
这还不够,每逢节假日,他必定呼朋唤友,来家里一起“操练”,通宵达旦、挑灯夜战是家常便饭。据说,他曾一连打了七天七夜的游戏没合眼。
,组织上要安排王安德去浦东新区做分管经济的副区长。王安德对陈天桥许诺,如果他选择投身仕途,他有可能成为全上海最年轻有为的区长秘书,前途不可限量。但陈天桥婉言谢绝了:“谢谢您,但那不是我的理想。”
离开陆家嘴,陈天桥来到一家证券公司,担任总裁办公室主任。呆在证券公司的这一年多的时间,对于陈天桥来讲是相当重要的一年。跳出国营单位的陈天桥明白了自己的事业要靠自己去打拼。在证券公司工作,面对滚滚财富,他暗暗下定了自己创业的决心。
在证券公司期间,陈天桥碰到了一位聪明能干的女性,这就是他后来的妻子,现在是盛大公司副总裁——雒芊芊。认识雒芊芊并暗恋了4个月后,陈天桥开始大胆进攻,“197月跟芊芊开始恋爱的,9月我们就结了婚”,“在证券公司,最大的收益就是‘骗’到手一个老婆。”开心的时候,陈天桥会这样说。
第一次创业很平庸在证券公司娶了老婆,又在股票市场上挣了一些钱,这时候陈天桥有两种选择,一是与太太雒芊芊一起出国;另外就是在国内找个稳定的工作,过小日子。但陈天桥做了第三种选择,自己创业。
年是资本疯狂涌向互联网的一个年份。当时的互联网模式就是建立一家网站,然后去赢取风险投资。陈天桥的弟弟陈大年当时在一家网络公司工作。陈氏兄弟一个熟悉互联网,一个熟悉资本市场,就想到了创建网站。
“直觉告诉我互联网是非常有前途的。”陈天桥回忆说。“但以往的工作经验让我觉得,一个公司要赢利需要的是资金流和物流,而物流是比资金流更难解决的问题,也就是说电话线不能代替物流与配送,只有数码娱乐产品比如卡-通、游戏才可以通过电话线来传输。”陈天桥找到了创业的方向。
1999年11月,陈天桥听说中华网在寻找可投资的小网站,认为机会来了。经过物色,陈选中了当时由复旦的几个学生为主建立的一个社区,这个社区当时已经有不少人气。陈天桥将自己的想法讲给他们,让他们将这个社区改得更加吸引人。而他则去联系中华网。
谈妥之后,陈天桥迅速注册了一个资本为50万元的盛大网络发展有限公司,招了20几个人,开始运作stame.com.公司成立的初衷并不是要成为大型的门户网站,而是想另辟蹊径,成为中国最大的图形化虚拟社区。
这个社区建设在当时很有特色,不但有白天、黑夜之分,而且每一个社区中的用户都不能不劳而获,饿了就需要种地,然后再把收获的东西做成食品卖钱,而只有拥有钱才能在社区内生存。这实际上就是一种类似于网络游戏的互动社区。这种思路是那时的许多网站所共有的,大家就是在比,看谁先能最快找到投资。
靠着在证券公司和政府机构工作时建立起来的人际关系,在陈天桥的运作下,很快,这个stame.com和中华网的谈判进入了实质性阶段。1999年12月,中华网CEO叶克勇与陈天桥见面,“stame.com我要定了,你带上签好的合同来见我。”这样,陈天桥在1月拿到了中华网300万美元的投资,中华网得到的是相当于它总浏览量30%的
投资拿到了,但中华网认为,仅凭虚拟社区还不足以带来更高的浏览量,因此他们要求盛大改变经营方向。“面对投资方的意愿,我们很迷茫,最后提出了一鱼四吃的做法。”陈天桥曾经向记者讲述过这样一个例子,“一条鱼可以分为头、身子、尾巴和鳍,然后有不同的做法,比如娱乐产业中围绕着一个品牌——樱桃小丸子,可以运作有关她的动画、书籍、游戏,甚至服装等诸多周边产业。因此我们决定不做游戏社区,而做动画网站,这样既可以带来投资方所需要的浏览量,又不会离网络游戏社区很遥远。”
利用这笔资金,盛大购买了黑猫警长的版权,还办起了多期的卡-通杂志,并陆续拿到为奥迪、飘柔等大牌厂商做网上动画广告的单子,此时的盛大一个月能有十几万的收入。
20下半年,互联网的泡沫开始破灭,形势急转直下。还没有等到网站盈亏平衡,网络业便开始走上下坡路,这在商业气息浓厚的上海表现得尤为明显。
面对危机,陈天桥开始反思盛大网络卡-通的发展模式。“围绕一个品牌做动画卡-通,是一个投入期长、回报期也长的过程。成功了就可以赚七八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钱,失败了就一无所有。”
5月,中华网投资盛大的300万美元中还有100万美元没有到账,这时候中华网对盛大提出质疑。陈天桥的大卡-通战略即游戏+杂志+Flash广告被-迫删改,公司的员工从50人裁减到20人,所有非游戏部门的队伍被全部清除。
为了继续事业,陈天桥决定放弃网络动画,但是下一步的着眼点在哪里,他自己其实也很迷茫。正好此时韩国游戏开发商WemadeEntertainment到上海来寻找合作伙伴,准备推广自己开发的网络游戏“传奇”。Wemade最先找到上海市动画协会,动画协会也不知道网络游戏是干吗的,于是把韩国厂商推荐给了陈天桥。
陈天桥拿到游戏,自己先动手玩玩。按照默认设置,他连接到韩国服务器上,可他看不懂韩文。他又连接到《传奇》意大利服务器,玩起了英文版。尽管网速很慢,并且陈天桥还是认为“传奇”包装很差劲,但还是觉得其内核相当不错。玩到后来,陈天桥欲罢不能了。
陈天桥向中华网请示运营“传奇”,《传奇》先期要交30万美元的安装费。陈天桥希望中华网将剩余的100万美金拿来用。中华网不同意,陈天桥却坚持要做网络游戏,双方“拗断”。最终陈天桥拿回了公司所有的股份,并且仍然保留了至少30万美元拿到了《传奇》的代理。
盛大神话中华网撤出了,《传奇》的代理也谈下来了,陈天桥的公司里已经没有什么钱了。“传奇”上线两个月的测试期是公司生死存亡的关口,当时所有人都做好了破釜沉舟的准备,如果在测试期内不能吸引足够的玩家,就不能收费运营,那么盛大就不会有新的收入,公司就面临着倒闭。
运行网络游戏,需要很多的服务器,而此时的陈天桥根本没有钱来添置服务器。陈天桥拿着与韩国Wemade、Actoz公司签订的合约,彬彬有礼地找到浪潮、戴尔等服务器厂商,告诉他们,我们要运作韩国人的游戏,申请试用机器两个月。服务器厂商一看的确是国际正规合同,小伙子年纪轻轻来头不小,恐怕是潜在大客户,于是就同意了。
然后陈天桥又拿着服务器的单子,以同样的方式与中国电信谈:“浪潮、戴尔都给我提供服务器,我们需要很大的带宽运营游戏。”电信马上会意,给了测试期免费的带宽试用。陈天桥压上了全部的信誉,从209月,盛大开始了两个月的游戏测试期。
年11月,传奇游戏开始收费,仅仅一个月,《传奇》的投资就已完全收回。盛大活了,陈天桥的财富传奇就这样开始。
从陈天桥发迹的故事来看,其成功具有很大的偶然性,是一种投机行为,只是这种投机行为具有了更多知识的成分。在投机成功过后,陈天桥爬上了财富榜,倍受瞩目。但是,有着成为主流人物冲动的陈天桥显然不会对此满足,他想要成为这个网络游戏世界的决策者,成为社会所承认的主流人物。
但是,30岁的陈天桥能成为主流人物吗?
瓶颈盛大成功之后,陈天桥总是在不由自主地表露出一种姿态:要成为这个游戏世界的决策者、规则的制造者。甚至,他还要把游戏范围扩大成娱乐,并梦想着把盛大建成梦幻的大迪斯尼。为此,陈天桥还重金从微软请来了唐骏。
从去年年底网吧老板质问,到今年年初社会学家陶宏开教授代表和带领孩子家长们的炮轰,让陈天桥又一次陷入了纷争。在此之前,关于陈天桥是好人还是烂人,就在另外一件事情上有过很大的争议。
Actoz闹,再闹就把它收购了。那么玩家、网吧呢?虽然这里面的确是一个各方利益相争的问题,我们相信如果有足够的利益分配在玩家和网吧的身上,网吧老板、家长和孩子对陈天桥不会有这么大的意见(那么游戏玩得好就是一种有出息的象征)。但是,陈天桥能把全中国网吧收购掉吗?能把全中国玩家招安吗?陈天桥再有钱,这个问题也不现实。
这些只是一些个表象的事情,但从陈天桥不断尴尬地面对这些问题来看,陈正在遭遇着一场危机,从这场危机表现出来的不仅仅是网游的社会性问题,更重要的是陈天桥的个人问题。
现在,我们给陈天桥的定位是:陈还只是一个成功的创富者,而还不是一个成功的企业家。陈天桥正在试图进行这个过度,但是表现还很稚嫩。一个32岁的年轻人,没有太多的阅历,无论是宏观政策,还是一些人事之间微妙的关系,难以把握的东西还很多,所表现出来的举动也还远远不够格。经过投机创富忽然站了出来以后,怀着成为主流的冲动,他遇到了一个坎。
陈天桥也想过并正在实践走提升盛大高度的路线,他想把盛大建设成一个不仅仅是网络游戏的公司,而是一个梦幻的大迪斯尼,并用“娱乐”取代“游戏”,但是结果如何,而效果又如何,还无从知道。罗马城不是一天建成的,陈天桥还得慢慢煎熬着等待。
现在,盛大还只是一个区区几年历史的企业,网络泡沫的故事已经很多,如果陈天桥稍有不慎,盛大倒下是完全有可能的。如果盛大倒下,那么陈天桥的故事不用再说,主流梦不用再做,陈和盛大将会成为“大败局”里最经典的案例。
如果盛大不倒,依旧向前发展,而陈天桥又不能够正确处理各方关系,不能够把握权衡各方关系,不能够提升自己,陈天桥也将遭遇一个中国企业家前所未有的危机,这个危机将是众人口诛笔伐,这场战斗对于梦想着成为主流的陈天桥,无疑是将会是一场惨败。
从现在来看,陈天桥作为企业家、作为富人的表现是相当糟糕的,面对网吧老板的质问无法从容面对和回答,面对孩子家长、教育专家的讨伐没有合理的办法应对,甚至常常因此而表现失态。有人说陈天桥表现得与同年龄的人非一般地成熟,但是从这些表现来看,陈天桥并无什么过人之处。
那么陈天桥现在究竟该做些什么,才能成为主流?陈天桥该学一学的不仅是一个外国企业家的管理,更要学一学国外的富人们如何做富人。当然,这句话不仅仅送给陈天桥,一样送给中国的所有富人。要做一个主流的知识富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篇6:采访成功人士马云
马云简介:
马云,男,1964年10月15日生于浙江省杭州市,祖籍浙江省嵊州市(原嵊县)谷来镇, 阿里巴巴集团主要创始人,现担任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日本软银董事、TNC(大自然保护协会)中国理事会主席兼全球董事会成员、华谊兄弟董事、生命科学突破奖基金会董事。
1988年毕业于杭州师范学院外语系,同年担任杭州电子工学院英文及国际贸易教师,1995年创办中国第一家互联网商业信息发布网站“中国黄页”,19出任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国富通信息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1999年创办阿里巴巴,并担任阿里集团CEO、董事局主席,5月10日,辞任阿里巴巴集团CEO,继续担任阿里集团董事局主席。6月30日,马云当选全球互联网治理联盟理事会联合主席。
月15日,胡润研究院发布《胡润百富榜》,61岁的王健林及其家族以2200亿财富超过马云及其家族1450亿元,成为中国首富。
年10月19日,卡梅伦已任命中国著名商人、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加入其商业顾问小组。
马云采访记录:
205月10日,用一场杭州城里万人空巷且极具仪式感的晚会,他载歌载舞,然后,他告诉大家,他不再担任阿里巴巴的CEO了。
他48岁,仍然年富力强,但是,“没有健康,良好的年轻人接班制度”,公司不会走的长久,他要将阿里巴巴交给年轻人。
舆论一片惊呼,马云“退休”了。
5月28日,官方消息称,马云将出任“菜鸟”网络的董事长。
舆论又是一片惊呼,马云“复出”了。
“菜鸟”,马云怎么会当“菜鸟”。这个“菜鸟”可是由阿里巴巴牵头组建的所谓“中国智能物流骨干网(CSN)”项目,这一项目集结了千亿投资,阿里巴巴、银泰、复星、富春等浙商巨贾领衔,还有中国目前非常活跃的快递物流公司,联合组建的一家新物流公司。
“菜鸟”,当然是个玩笑,当真你就输了。
马云是谁?这是一个只要出现在公众视野里,就永远像“上了发条一样”,精力无穷,活力充沛的家伙,他怎么会轻易言退言休,用他自己的话说,“开什么玩笑”?
5月30日,在杭州,他“租用”的办公室里,他接受了香港《南华早报》的独家专访,手里握着的是他不离不弃的“打狗棒”,来自金庸小说里的道具。
谈电子商务和创新:我做的是生态系统
从年迄今,电子商务在中国从一个陌生的概念走入寻常百姓生活,马云是促成这件事的最关键而且辨识度最高的入物。他旗下的阿里巴巴,淘宝和支付宝,分别完成了美国的Ariba,eBay和PayPal这三家公司所做的事,在中国贫瘠的互联网沙漠上,种出一片草原,进而长成生态。他坚持不是建立一个帝国,而是促成一个生态系统,让生命自已找到出路。
记者:您真是太忙了,5月10日刚辞了阿里巴巴的CEO,媒体说你是“退休”,5月28日就开始搞这个“菜鸟”,看了一下,全部是浙商,是搞浙商联盟吗?
马云:不是浙商联盟。这些人比较熟悉,一起玩,一起交流了很长时间,大家做事的风格也差不多。这个其实也是好多年的构思,现在在做这个公司的董事长,是时间的问题,公司主要是沈国军在抓。这个事情应该在5月10号之前宣布就好了,就不会有那么多误解。其实我也不是退休,我还是做我的董事长,CEO不做了。有人说你又“复出”了,哪会出去又回来,开玩笑,不可能的。
记者:那也没什么,本来你也是不按牌理的。那现在运作物流跟你之前的商业逻辑是一脉相承的吗?
马云:在电子商务领域里实际上就三个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一是数据流,就是电子商务,淘宝、阿里巴巴这个数据,网络上的,二是资金流,就是阿里巴巴小微服务、支付宝这条线,第三就是物流体系。就这三方面来说,当年做电子商务我们开了一个先河,做到今天为止,它已经形成了国家电子商务的一个主要的产品,尤其是基础设施,就是电子商务上的支付这套体系,我们也通过我们的努力,把各个银行之间打通运用起来。物流呢,我自己觉得,在中国做电子商务,是很难做到自己送货的,如何让整个中国的物流快递行业能够迅速发展起来,同时这些发展起来的企业能够专注到服务上,而不是专注到硬件的投资,仓储的建设,因为物流快递要发展,基础设施,特别是技术的基础设施还是需要大量的工作的。所以我觉得我们是一家社会化大合作的公司,我们今天做淘宝做阿里巴巴,我并不认为我们想独家做起来,支付宝是我们独家做起来的,是因为当时没有,没有就只好自己做起来。今天物流也一样,是国家已经投了几十万亿的钱,在整个的铁路,交通的各个设施都投的不错,但是效率总体来说还是很差。那如何能有一个很好的机制,来帮助国家的这个基础设施更有效率的发挥,同时也能够支持电子商务的发展,这是我的选择。这实际上是物流、数据流、资金流三个合为一体的电子商务的生态体系。
记者:你涉足金融,物流,刚才也说到,国家已经大量投入做了基础的东西,你是不是也需要政策的支持,或者说你先要拿到国家的政策支持?
马云:我觉得任何东西,一开始你想要得到政策支持,都挺艰难的。今天这个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你只要做的事情用心是对社会有益的,你又是按照开放的,透明的,公开的方式方法,及时跟政策部门沟通,我觉得也是可以的。就像我们做金融,物流,不是因为我们看好它赚钱进去的,当然一定要赚钱,不赚钱就乱了套了。但不只是因为要赚钱做这个事情。所以,这样走下来,政府部门对我们的理解越来越大,民众对我们理解其实也挺大。
记者:所以你觉得有没有政策的支持对你来说也不是那么必要?
马云:当然我们很期待政策的支持,但问题在于现有的很多政策未必能够支持,对变革来讲,创新一定是在超越了现有制度的发展,如果在现有制度下面的这种创新那其实不叫创新,那是一种完善和改良。今天我们在创新并影响这个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同时对各级政府的政策制度也是巨大的挑战。
记者:舆论会觉得阿里巴巴现在是一个庞大的商业帝国了,你觉得接下来它的“爆发点”会在哪里?
马云:我并没有觉得它是一个“帝国”。我很多年来,一直坚信:我们不能做“帝国”,我们要做的是“生态系统”。任何一个“帝国”都有倒台的时候,但“生态系统”基本上是可以生生不息的,如果我们不破坏这个“生态系统”的话。一个“生态系统”有春夏秋冬,就像非洲草原有旱季和雨季,只要是个生命,就有生长、成长、发展、繁育和重新恢复的过程。说到我们这个生态系统的“爆发点”,我觉得不如这样理解:重要的不是我们能从这个“生态系统”里赚多少钱,而是在这个“生态系统”里面的企业能在这里挣多少钱,因为只有他们挣的越多,我们才有机会挣钱。
记者:你的意思是你们做的是一个系统工程,至于走进来的企业要怎么生存,那是他们的事情,你只是尽量的去创造一个好的条件?
马云:是。我们只是要把这个生态系统建设的更加健康,更加的透明,更加的开放,更加的有责任感。这个生态系统里附着了开放,分享,透明和责任这些价值体系,进入到这个生态系统的企业只要认可和坚持这些价值体系,他们就一定会更好。
记者:就像您刚才说的,阿里做的是一个“生态系统”,但是,进入金融领域是自然而然的到了这一步吗,你是基于怎么样的考虑?
马云:我们不是因为要进入金融才进入,而是我们在发展电子商务的交易过程当中,一定要用到“金融”。原先的金融体系没办法支持我们,现有的金融体系很难支持创新行业的发展,所以,我们就自己创新一套金融。
记者:你会认为像支付宝这样的支付工具算是你们的创新吗?
马云:这个是全世界最独特的创新,起码是之一吧。阿里巴巴的模式,我们没有否认过,但是我们也不好说我们就是中国的eBay,中国的Amazon,大家都在做电子商务,我们跟eBay和Amazon不一样。有人说,支付宝就是PayPal,支付宝跟PayPal相差太远了,说实话,我们完全是独特的模式。很多人对我们的领域不是很了解,电子商务的发展一定要有金融支撑的,但是今天中国的金融很难支撑我们的发展,所以,我们自己建了这么一套东西,但是这套东西它越来越大了,我们发现它不仅可以支持我们,我们也可以用来支持别人,特别是支持小企业的发展,所以才会变成今天这个样子。中国不缺一家银行,中国有的是银行,中国也不缺任何一家金融机构,中国的银行和金融机构的绝对数在世界上不算少的,但中国需要一个好的创新的金融机制,去适应未来的金融的发展。中国现有的金融体系,是服务了20%的客户,赚了80%的钱,但是毕竟有80%的客户没有被服务到,如何去为他们提供服务,这是金融应该去思考的问题。那我们既然已经在这个领域里面,也许我们本身的经历可以帮助很多企业。
记者:就是杠杆自己在这个行业里的位置。
马云:是的。
记者:支付宝的创新是基于中国特色产生的,但互联网是无国界的,当你要面临更大的市场的时候,它是一个可以复制的经验吗?
马云:这个“中国特色”是由于中国原来的基础太差。但是我们的产品、技术、规范和透明和全世界是一样的标准。解决中小企业的问题,解决金融服务的问题,不是中国的问题,是全世界各个国家都碰到的问题。其实我们真正的问题是,第一,我们有没有准备好去面对全球化;第二,我们在现有基础上还有很多事情要去做,中国的金融创新还有很多路要去走。我觉得外面的市场一定有巨大的潜力,但是,是不是这个时候,我们有没有准备好,市场有没有准备好,来面对这个挑战。这才是我们的问题。
记者:从你1999年做阿里到现在十多年了,你觉得你在关键的地方没有犯错,你说的关键地方指的是什么?
马云:关键地方是我们坚持了从第一天开始就清楚的使命,就是帮助小企业成长发展,还有,关键地方是我们这家公司从第一天到现在,我们没有抛弃自己的理想主义。
记者:你的“理想主义”是什么?
马云:那就是我们对未来的中国的变革,对整个社会的发展的关注远远超过了我们要挣多少钱,从第一天到今天,我们没变过。直到今天为止,我们对自己挣多少钱的兴趣,远远不如因为社会的发展变化的兴趣来的大。这些理想主义的色彩我们没变过。我们的使命没变过。当然,我们也认为,一个企业的发展,不仅仅要有理想,还要有现实的管理、运营,企业的管理,人才的培养,这些方面,我们没有犯过重大的错误。既要有理想,同时也要做到脚踏实地的企业应该要有的管理基本规律,我们没有犯过大的错误。至于产品,服务,硬体,今天这个情况,明天那个失败,都太多了。
记者:你觉得你在管理上没有大的失误,是这样吗?
马云:应该这样讲,我们在管理上没有出现重大的失误。而且总体来讲,在同级的互联网公司中,我们的管理应该算是全中国最好的,所以才会有今天。有的可能是产品比我们好一点,或者其他地方比我们好一点,但是从整个制度体系包括文化管理上面,我们可以讲我们是今天中国最好的一家之一。
记者:最好或者之一,都是通过比较的,你觉得你愿意跟它比一比的互联网公司是哪些?
马云:中国没有。这个我不客气。这个也不用客气。我们是家管理见长的公司,也可能外间不知道我们是管理见长。假如说是在硅谷,可以看得到这样的公司,Google啊,我们还是非常钦佩的。当然,国内的互联网公司都有自己的特色,但在这个规模上,像我们这样,因为你不是在这个企业运营管理里面,你如果运营管理,你就知道二万四五千人的管理,保持有效,保持十四年的成长,它中间没有文化管理,人家是制度管理,我们是文化管理,这样的公司是很难做到的,光自己乱也乱掉了。而且你管的还是个生态系统,你管的是跨领域,我们是B2B,到B2C,到C2C,到金融,到物流,到云数据,没有一套自己的管理思想在体系里面,是很难做到的。
记者:那你认为你对这套管理思想的贡献是什么?
马云:我觉得可能是同事们在花时间做创新做服务,我是花时间把中国的“儒释道”的管理思想,加上西方的企业管理的法和理,把它们合起来,融合进去。所以,我们1999年就提出,东方的智慧,西方的运作,全世界的大市场。当然,我们的管理还是有问题,但总体来讲,管理不可能没有问题,包括做“生态系统”不是做“帝国”,这也是一种管理思想。做“生态系统”的管理思想和做“帝国”的管理思想是完全不一样的,“帝国”是控制型的,“生态系统”是发展型的。举个例子,中国有几家公司可以吃得消,每年换组织架构,从一家公司变成三家公司,变成七家公司,再变成二十五个分支机构,就凭这一条,我不知道中国有哪家公司可以在两三年内这样不断的转换,我们今天要拆个部门换个部门,可以在四十八小时内,从宣布到完成整个转换,这可不是一般公司吃得消的。
记者:那你觉得你的想法走到执行层面,比如说一个策略的改变,然后落实到执行完成的这个过程,你觉得你满意吗?
马云:我觉得挺满意的。我和我这些一起共事的同事心灵相通,当然我们也不能随便为变而变。比方说,我们从几家公司变成二十五个实际上是三十一个事业部,加上支付宝体系,我们从决定、宣布到完成整个变革也就十天时间不到,但是前面的准备工作花了三个月到半年的时间,这前面部分大家的思考和沟通过程是很关键的。我觉得挺满意的,毕竟是人组成的一家公司,是文化组成的一家公司,任何的变革都是很痛的,具体到到我们公司,变成每一个员工要真正拥抱变化着的这个价值体系是很不容易的。
记者:那作出这些策略的转变的时候,你扮演什么角色?
马云:我?我觉得通常我是一个积极的参与者。
记者:不是拍板的吗?
马云:拍板,意味着责任的承担。如果出事儿了,我就要对过程担责任,但是如果已经出事了,责任你也承担不了。你知道,拍板,作为CEO,这是你必须要做的事情,那你就要做下去。你坐在这个位置,你就必须承担这样的职责。
记者:卫哲的离去也是承担了CEO的职责吗?
马云:一家公司的CEO,无论是阿里巴巴事件也好,无论是支付宝的拆分也好,你在这个当口上,必须要做这些残酷的决定。这不是一个完美的决定,但这是一个最正确的决定,在当时是最正确的决定。任何时候,一个领导者是必须要做这样的决定。混日子,那谁都可以不做决定的,那这就不叫管理了。
记者:那你面临这种不得不做的决定的时候,你有过难做的时候吗?
马云:当然,好做的决定就不叫决定了。当CEO,往往最好的决定一定是艰难的。艰难的决定未必是好的决定,但是,好的决定一定是艰难的,因为,它一定是痛的呀。一定会损失一些利益,一定会得罪一些人,否则,等于没有做决定。
记者:你遭遇这样的时候多吗?
马云:多,多了去了。
记者:多到不会痛了吗?
马云:痛,那习惯了嘛。没有一项决定是轻松的。因为事实上你考虑到的不是一个决定,你考虑到的是无数人的工作,生活,他们的家庭和未来。
记者:你需要有这么大的责任感吗?
马云:我是需要思考这个问题。但你要背着这个责任感就做不了这个决定了。像有时候,很多小年轻,他做一个决定就要影响几十万上百万的卖家,你知道这个决定会影响多少,但你不能带着这个责任去做这个决定,那你做不好的。你今天想,这个决定出去的话,那可能会发生什么变化,那这个变化会影响到很多人,但是,你不能说,我要为这帮人的生活去做这个决定,那你这个决定就做错了。
记者:这个时候还是要有理智和情感的区分?
马云:那当然。
在商业江湖上,马云推崇金庸风格,最欣赏《笑傲江湖》里的风清扬,那种混杂着绝世武功又独立于世,兼有道家“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的味道。过招都像以武会友,没有你死我活的敌人。从“游击队”打成“正规军”, 却经常回到“游击队”状态,马家军能攻能守股票湔螅善鄙鲜邢率芯涂凑铰裕K嬉馐梗ㄒ徊槐涞木褪潜洹
记者:我们不得不要说到你和雅虎之间的事情了。你知道,雅虎对整个互联网业的意义不只是一家公司,它有它象征的意义,重要的是,雅虎对阿里巴巴的意义更加非同寻常,当你最后决定用76亿美元从雅虎“赎身”的时候,你曾经有过什么样的思考?
马云:人们把很多问题看的太个人化了,太纠结了。我和雅虎又没有什么大关系,对我来说,雅虎是互联网时代的标志性公司,我们都很喜欢这家公司。阿里巴巴和雅虎,在一个很偶然的也很有意思的时期,我们碰上了,合作了,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我们又发现我们必须分开才能更好,所以就又分开了。这是个很正常的事情,不带有个人的情绪。
记者:所以你觉得这只是一个很正常的交易?
马云:对呀,这是生意过程中很重要的一个合作的过程。只是人们把它传奇了。确实也有传奇的地方,比方说我们在合作过程中,换了六七个CEO,包括整个谈判的过程是充满传奇的。但不能因为充满传奇,而把这些正常的交易传奇化。这件事情其实很简单,双方合作,到了一定时候,发现合作需要提升,需要upgrade,对他们来讲,upgrade对他们更好,对我们来讲也很好,那我们就合起来发展。演义的东西太复杂了,哪有那么复杂,那还做不做人啦。
但是,我觉得这是个好的deal。雅虎这件案子如果今天让我重新思考一次,我还是会一样。你想想看,十亿美金在当时,是中国互联网最大的一笔交易,由于这十亿美金也让后来的阿里巴巴更健康,不是阿里巴巴缺这笔钱,而是这十亿美金让我们把很多小VC给cash out(套现)了,小VC给cash out了之后,使得阿里巴巴在后面的发展过程中,没有给逼着一定要上市,也就没有人反对阿里巴巴跟eBay竞争发展“淘宝”。阿里巴巴在雅虎本身的沉浮发展过程中也学到了很多经验。别人来看一家公司的并购好处是因为有了它,你的收入增加了多少,因为有了它,你获得了什么样独特的技术,但是,我觉得阿里在整个跟雅虎的合作过程中,其实以历史的眼光去学习的话,会觉得我们以不同的方式消化了雅虎。所以这个案子再做,我还会这么选,不会选错,还是会这么走,但方式方法我们会更加进步一点。
记者:刚才你也谈到,阿里可能是中国最好的互联网公司,现在舆论上通常会认为,在中国,真正进入到国际化的互联网市场竞争的互联网公司有三家,阿里,腾讯和百度,你怎么看舆论的这种判断?
马云:既然舆论说三家,那就三家。我并没有说我们最好,是指的在管理方面,我们是领先的。腾讯是在产品和工程上比较强一点,百度是在搜索技术上比较领先一点。说到管理,我们是三家最好的。我当着他们两个人也讲过这个问题,我们再增加两万名员工,我们可以照样很好,他们可能就扛不住了。在搜索的技术上,我们今天要往前推进的话,我们跟百度是有距离的;在产品的丰富性,在对通讯产品的把握和客服的体验上,我们和腾讯是有距离的,每家都有各自的特色而已。腾讯强在产品管理,百度强在搜索技术,但互联网绝不仅是搜索技术,在其他技术上,他就比较累一点。我们强在综合处理,综合的技术,产品和工程。我们也许没有一样东西比别人牛逼在哪里,但在文化和管理上,我们相对来讲好很多,所以才会导致每样东西都是普通的,但是整体的竞争力并不差。
当然毫无疑问,中国这三家是今天总体综合实力来讲最好的。但是,传统行业是“六十年河东,六十年河西”,到了工业时代,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现在,“三年河东,三年河西”,所以,都很难说。
记者:舆论也会认为说,腾讯、百度,还有你们阿里,有今天这样的强大,也是基于中国经济的快速成长,中国的网民现在已经是4.6亿了,可是,终究你们还是要走出去,面对更大的市场,你觉得在这一点上,比较而言,阿里的竞争力会不会更强一点?
马云:我觉得,这十多年,大家看这个问题时,还是不够成熟。政府官员也讲,要全球化,好像不在国外没有个工厂,没有个办事处,很丢脸似的,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家大公司。全球化的企业,绝不是看你有多少海外的分支机构,有多少的海外客户,全球化主要是全球化的眼光、思考、战略和组织文化,有全球业务的企业未必是全球化的,全球化的企业未必有全球的业务。我相信,腾讯也好,百度也好,我们也好,我们都有很多海外的客户。中国有13亿人口,巨大无比的市场,你干嘛家门口的事情都还没做好,跑到外面去做,你跑到外面去,可能五个国家的人口加起来,也没有中国大,你也还是服务消费者,何况服务消费者,没有服务所谓“颜色不一样”的消费者,在我看来,中国市场已经是个国际化的市场,十年后,群雄逐鹿的市场是在中国。我家门口这块地已经够肥了,干嘛跑人家地上跟人打,除非我的中国市场没了,我才会到外面去打。
我们没有把全球化作为我们的战略目标,作为一个结果,但阿里无论是技术,管理,思想,运营,人才的体制,我们都走的是国际化。我们没有发现我们跟Amazon,跟eBay,跟Google,跟Facebook,有什么差异,我们也没发现他们有什么想法跟我们有什么距离,或者我们有什么想法跟他们有多少距离,我们基本上是在同一代上面的思考,竞争也一样。
记者:你说的也包括企业文化的建设吗?
马云:我没有看出来我们有什么大的区别。事实上,他们也知道没有什么大的区别。你像腾讯今天也跻入到前五,前六名了,我相信不远的将来,全世界的五大互联网公司,中国至少有两席。这个不能说你们中国市场大,你们才会有今天,这是全世界互联网的高速成长,才会变成今天这样,是全世界范围内的竞争。是我们不防Amazon,还是Amazon不防着我们,是我们不研究Google的未来,还是Google不研究我们的未来,在这个层面上,全世界处在一个竞争平面上的公司,大家都是互相研究的。
记者:但是,中国政府设的防火墙难道没有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Google,Facebook在中国的发展吗?
马云:也许他们帮了百度,没有帮我们,跟我们没有什么关系。是Amazon我们没打过,还是eBay我们没打过,请问,中国政府帮我们打过Amazon,还是帮我们打过eBay?所有我们该打的仗我们都打过了。
记者:但是有这个情况的存在。
马云:有这个情况应该问百度,百度不承认这一点。我们倒是很乐意Google在这里,可以互相较量挺好。但有时候不一定要跨过去,这个就像苏联和美国没有打过,但是大家都知道对方的实力,道理是一样的。
记者:那在你当时跟雅虎的“换购**”中,中国政府没有帮过你?
马云:政府帮了我什么呢?
记者:我不晓得。
马云:有一点,媒体上不能这么讲,否则,我在这儿,是中国人嘛,惹麻烦。但可以这么讲,美国政府是坚决站在自己企业背后的,我们中国未必。
记者:这个我同意。
马云:Google跟美国政府的关系,铁到哪儿去了。 Google背后就站的是美国政府。当时,eBay跟我们打的时候,就是美国领事馆,美国商务部来惹我们麻烦,多了去了。谁替我们讲过话?找我麻烦的人还多了去了。我不好说政府没帮忙。没有当地政府,没有中国这样的环境,因为对电子商务对互联网不是太熟悉,但是他们也充满好奇,当然,我们也在沟通,相对而言,我们在中国是很幸运的。其实很多人对政府,特别老外,Loser always complain,失败者总是抱怨这样,抱怨那样,失败者总是觉得别人的成功是有政府支持的,事实上不是那么回事情。我觉得中国政府已经很了不起了,鬼子很多人讲,中国政府控制互联网,互联网管制,管制能管制出六亿互联网用户的话,这种国家管制很有水平啦。管制能管制出,全世界十大互联网公司有三四家是中国的,很牛啦。欧洲这么自由开发的国家,怎么一家也没搞出来。如果百度的运气是政府帮了它,但它成功了,为什么其他人没有帮成功呢。 Google也应该自己反省一下,跑到任何地方,都认为自己牛逼大了,这不行的。换句话说,老外公司在中国遇到狙击,但我还是挺钦佩他们的,中国还没有一家敢出去呢,连机会都没有。我觉得我们今天还没有这个能力。慢慢来嘛,我们才做了十四年。能够从“五级台阶”跳下来,很不错啦。
记者:什么叫“五级台阶”?
马云:小男孩不都喜欢跳台阶吗,从五级台阶跳下去了,以为很牛,以为从三层楼也可以跳下去,摔死了,这是professional训练,很多工作是需要训练的。全球化的运作,跨地区的系统作战,管理是靠时间的,文化更需要时间。一家公司要成为一家国家化的管理公司,就一定要有国际化的文化思考。十四年以来,阿里巴巴的问题很多,因为我们发展的太快,但是,发展的快,到了今天这个规模,这个影响力,绝不等于we deserve,我们还有很多内部的东西没有弄好。管理我们做的,我自己觉得蛮自信的,在互联网公司里面不错的,但绝不等于我们没有问题,问题多了去了。但是,想想看,在兵荒马乱的互联网发展的十四年中,能够杀成这个样子,是各种各样的尝试努力,有的时候受伤,内伤外伤多了去了,也可以了。
篇7:对成功人士的采访
不能否认我们这个地方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远的不说了,单就我以前住的老街上就随着时代的发展涌现出了若干潮流人物,他们涉及运输、房地产、餐饮等等行业。他们无一不是腰缠万贯,出入有香车美女作伴,头顶还有各种耀眼的光环。以当今通行的成功标准来衡量,他们都是成功人士。一样都是人,一样在街上混,他们怎么就成功了?他们的成功秘诀是什么?带着这样的疑问,我走访了其中最成功的一位——康乐房地产公司老总郑国庆同志。
郑国庆的父母现仍然住在老街上,我们算是老邻居了。记得小时候郑国庆的外号叫“扁头”,他上大学走之前还对“扁头哥”的叫法有回应,现在估计他自己都把它忘了。
电话打通之后,郑哥很爽快地答应见面谈谈,他让我第二天上午10点到他公司去找他。我如约而至。郑哥的公司果然气派非凡。在滨河的黄金地段,一座刷得纯白的有着罗马风格的小楼十分耀眼,门边的墙上镶着一块铜牌:康乐房产。走进星级宾馆似的大厅,立刻有一位漂亮的小姐过来搭话:“请问先生想买房吗?想要什么户型,几层?按揭还是现款……”“我和你们郑总约好的……”“噢!作家是吧,二楼左拐第二间,郑总正等着呢,您请!”
见了面,十足老板派头的郑哥很热情地拍拍我的肩膀:“行啊!兄弟!几年没见,都成作家了!”“哪儿的话,也就闲了码码字儿,跟你比差远了!”“还客气上了!坐!”郑哥拉我在长沙发上一起坐下,又亲自泡了两杯茶:“想了解点儿啥,尽管提,咱自己人,有一说一。”以下的对话就在我俩之间进行,为了叙述的方便和使读者一目了然,我把它改为问答的形式。
问:“郑哥!你现在是大老板了,在很多人眼里是标准的成功人士。总的来说,走到这一步,有啥感想?”
郑(面带微笑叹了口气):“不容易啊!你看看这些奖牌(老板椅后面墙上挂着‘重合同守信用企业’‘优质工程’‘样板工程’‘优秀民营企业家’等多块奖牌),哪一块不是拼来的?商场如战场,有时候真的很累人。”
问:“你当初从机关下海时是怎么想的?”
郑:“那是10多年前的事了。公司是90年成立的,在此之前规规矩矩上了2年的班。机关里的人最没劲,整天闲着没事就搞内耗,争来斗去也没见多发一文钱。年龄大的好说,混两年就退休回家了,可我还通年轻着呢,怎么办?混吃等死吗?那也太对不起那张大学文凭了!后来,心一横,就下海单干了,干也就干出来了。”
问:“刚创业那阵儿挺不容易的吧?”
郑:“是啊,‘创业艰难百战多’。尤其是房地产行业,在虎狼成群的地方杀出一片天地来,没一股拼劲是不行的。你也知道,17世纪英国的圈地运动成就了英国的资产阶级,而20世纪末期中国的圈地运动则造就了一批地产英雄。现在全国各地做房地产赚得多的,大多是那个时候起步,圈得大量土地而一夜暴富。‘一亩地放三年,价格早就翻两翻’。这还是90年代翻两翻,如今21世纪了,1年内翻两翻也不希罕。”
问:“圈地不好圈吧,听说审批很复杂?”
郑:“是不好圈,也很复杂,但‘有志者事竟成’,只要想圈还是能圈来。这就需要眼光、胆量和智慧了。”
问:“这就该是你的成功秘诀了,能说来听听吗?”
郑(一脸的得意):“别人我还真不给他说!你是自家兄弟,权当听个新鲜吧!(郑哥喝了一杯茶,开始娓娓道来)
当今的社会患了浮躁病,各行各业犄角旮旯甚至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病相。在老实被称作无能,投机被誉为精明的时代背景下还按规矩出牌,那将永无赢日!现在成功需要的是什么?需要思想再解放一点,胆子再大一点,步子迈得再开一点;需要超常规跳跃式发展;需要抢抓机遇借力生辉。干房地产这一行,没地皮怎么行?画饼充饥也得有个地方画不是?而政府部门掌握资源,又有审批权,所以得跟政府部门建立密切的联系。说白了就是抓住地方领导干部的心理,掌握第一手信息。每一个领导干部都希望在自己的任期内做出点儿成绩,‘政绩突出’才好提拔重用嘛!领导的任期就三五年,一些‘短平快’项目自然成了领导的首选。你也看到了,每年总会有‘招商引资’、‘旧城改造’、‘开发区建设’等项目动工。只要这些项目的相关政策一出台,土地里就有机可乘。因为地方政府搞开发,一个重要手段就是卖地生财,有些地方卖地都卖滥了,像什么‘县县都有开发区,乡里还带高科技’,还有什么‘经营城市’的说法,其实就是一回事:卖地、卖地、卖地。
掌握了信息以后,就应以适当的灵活的手段把项目签下来。这就需要派出得力‘攻官’人员,证明我们是一个‘有实力’又‘有魅力’,‘有背景’又‘有前途’的企业。往往‘攻官’过后,就能用很少的钱甚至不花钱得到协议用地。要么换个方式,包下一条旧街道改造或者一个‘亮化工程’,投资不大,但可以换得一块或可开发,或可融资,或可出让的土地,甚至还有一批商铺。这样,政府也为老百姓办了实事,开发商也拿到了应得的利益,一举两得,合作共赢。例如本市老城区1号路扩建工程和飞虹桥亮化工程,就是本公司早年的得意之作。至于拆迁过程中‘钉子户’和‘拆迁办’闹纠纷打官司,那就不是我们的事了。
(郑哥又喝了一杯茶,继续侃侃而谈)
当然了,这其中关键的关键就是‘攻官’的成败了。整个‘攻官’活动是一场集智慧、胆量、勇气于一体的惊心动魄的搏斗,战术要点是投其所好:要钱给钱,要房给房,要车给车,要人给人。本公司全体公关人员早就树立了必胜的信念和大无畏的牺牲精神,男的不怕身体残废,女的敢当人体炸弹。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我公司历年的劳模名单中,王××同志的胃切除了三分之二,方××同志的肝功能严重衰竭,李××同志不到三十岁就患有器质性阳痿。这是些多么好的同志啊!还有,为什么我公司招聘公关经理时优先考虑20-30岁左右的离异女性?因为这类女人对男人苦大仇深恨之入骨,关键时刻就是一把锋利的匕首,狠狠插入敌人的胸膛将其死死搞定!现任赵××女士就是这样的一个巾国英雄,没有她罩不住的男人!要不要把她叫来,让她给你整点儿素材?”
“噢,谢谢!有你就行了,材料多了怕乱!”我忙喝了一杯茶,继续提问:“拿到地以后该盖房子了吧?”
郑:“是的!拿到了地,你就成了投资商,就可以利用优惠政策开始融资、合作、卖楼花。尽管房地产法规对土地使用权的取得和房地产预售有严格的制度规定,但是,制度是人制定出来的,只要在关键的地方肯下力气,就能顺利打通各种关节。因为人无完人,制度总有漏洞。这是一个在当今中国很普遍的社会现象。我真心希望公开公平公正的法制社会早日实现,那样干任何事都会简单、方便、快捷的多,也用不着走旁门左道。可报纸上说了,法制社会的建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漫长的过程中我们该怎么办?随波逐流,随行就市,随遇而安!
你不用担心我没钱开工!有建筑商,有银行抢着帮忙。时下股市低迷,其它行业利润不佳,不动产投资就成了热门,何况国家又有鼓励按揭购房的政策。大量的资金涌入房地产行业,于是地价不断上扬,房价飙升。抢房就是抢钱啊!谁见了不动心?别看房地产企业多,建筑企业更多,他们巴不得接下一单稳赚的买卖。由建筑商垫资开发是业内不成文的规矩。他们不但要先帮着把楼盖到封顶,还要交给开发商保证金——保证一切按合同办。至于建筑商欠不欠民工工资,同样不是我们的事情。
银行就更好办了。先找一家手段高明的土地评估所,开出令各方满意的评估证明。眼下房市景气,投资回收很快,各商业银行争着抢这碗饭,评估所的评估证明对他们来说只是一个例行手续。从银行得到的项目开发贷款总是大大超出买地的钱,这笔钱可以用来应付一部分债务、发工资、做设计、搞宣传等等,算是‘拆东墙补西墙’吧。只要开始合作,大家就是一条船上的人,唯齐心协力,多赢共荣是瞻。”
“干事创业就是轰轰烈烈!我听着就很激动,生活真是太精彩了!”我由衷地感叹。
郑:“精彩的在后面呢!盖房需要设计不是?现在设计单位竞争也很激烈,只用付少量的费用,你就可以拿到想要的‘欧式’、‘美式’、‘港式’的设计方案。按规定拿到预售许可证后才能卖楼,但是在气派的开工仪式后,将富丽堂皇的效果图和模型摆好,就可以避实就虚地开展‘内部认购’‘内部认订’工作。实事上,这时候要拿到预售许可证并不困难。最后,该轮到写手、广告精英、地产经纪粉墨登场了。这些人脸皮的厚度须以地球为单位,选词用语则以银河系以外语言为佳。只要炒作得力,引起‘轰动’,制造‘紧缺’,带动人气,钱就会像水一样哗哗地流进我们的腰包。在饭店消费是先吃饭再买单,咱这卖楼花则是先收钱,再慢慢给他上菜!”
“经典!”我感叹,接着又问:“哪类人群是你们的经济增长点?或者说是主要客户群?”
郑:“当然是手里有俩闲钱的人。欧美满街跑的汽车有几辆是公车?中国满街跑的汽车有几辆是私车?这就是我们的国情。当前房地产界的国情是‘买房的人在不断买房,买不起房的人怎么也买不起房。’所以我们瞄准那些买房投资的人,尽量多地把他们的钱变成我们的钱。”
问:“这里头也有戏吗?”
郑:“有!卖楼当然也不容易。首先要制造热度。针对消费者‘买涨不买跌’的心理,变着法儿造势,制造楼市火爆的景象。没有人买,可以雇人来买。为防‘穿邦’,雇的人也要常换常新。当然少不了新闻媒体的有偿报道:项目一‘开盘’,就会演绎成‘某某花园开盘狂销数百套’或者‘某某广场售楼风暴,前期一百个单位当天被抢购一空。’这些城市童话往往配以感人的图片和图像证明。买房的人动心以后就成了我们钩上的鱼。到菜市场买菜的人,谁能分辨出蔬菜上农药是否超标,肉里是否注射了干净的水?买房子的人当然不懂如何精确计算和测量,更不会去详细核查看不懂的工程图纸。建房成本是多少,是否用了高档原装进口材料只有天知道。我们的售楼人员是按业绩提成的,为什么有的售楼高手能日进万金?玩的就是买主的心理。例如一个均价每平方米3000元的楼盘,可能‘起价’只有元,成交价2800元左右房主就乐得拣了大便宜似的,他还不知道,有各种各样的附加费用在后面等着呢。
其次,还要显示出房屋销售背后的‘坚实保障’。全球经济已进入品牌时代,房地产业也不例外。要把各类奖杯、证书摆放在显眼位置,让买主买的放心。奖项的名头要一个比一个响,什么质量奖、生态奖、环境奖、设计奖等等。这些优质工程背后都有一大批‘国际力量’在‘支撑’,什么法国设计方案、地中海风情、美国贝尔格林环境设计理念,什么ISO国际认证、欧洲汤森管理模式、超五星级服务,什么VIP高级名流会所、国际连锁机构……。总之,要让买主眼花缭乱不知所云,要让他感觉到自己的无知和落伍,要让他从心底认为买这样的房子时砍价将是一种万分羞耻的行为!
最后,要把概念炒到极致。谁叫炒作是当今流行的时尚呢?谁叫现在的人好这一口呢?水景花园、香樟别墅、智能数码、生态人居、绿色环保、人性化设计等等,要什么有什么。不怕卫星放上天,不怕吹破地球的脸,只要能打动买主的心。品牌时代的消费者都是跟着广告走,我们充满诱惑力的炒作必定能勾起人们的购买欲望,正确引导消费!等楼盘卖的差不多了,原有的‘湖景’、‘园林’、‘绿地’很快就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我们最初规划版本上的商品房。可能地方太挤了一点儿,谁叫中国人口多呢?没办法!”
“绝了!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没想到干成一件事业的过程是如此的曲折!‘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这句老话用在这里再合适不过了。”我倾佩,我折服,我知道了怎样才能走上成功的道路。至少,今天我进行了一次成功的采访。
成功人士郑国庆同志微笑着喝完一杯茶,说道:“怎么样,作家同志?帮我写个经验总结,当做本公司内部的培训教材。我要打造学习型的团队,让本公司的全体员工通过学习焕发出新的活力,在新世纪里大展宏图再创辉煌——发展致富奔小康!”
篇8:采访成功人士的感想
我对成功的定义很简单,有收获就是有成功了。在创业的过程中,我认识到了更多的朋友,见到到更多的世面,学会了更多的做人处事的方法。
6、你对大学生创业,有什么样的建议呢? 我十分鼓励大学生去创业,但是不要盲目去做,如果你不具备某些能力的话,我还是建议你们先打工吧。
7、你能说一下,你所指的能力是什么吗?
我觉得,在决定创业之前要先是否真的想清楚自己的目的是什么,不要人云亦云,盲从。还有就是一定要认识自我,了解自己,想清楚自己是否有耐心、毅力、冷静的头脑和大局观、良好的心态还有一张能让人信服的嘴。
8、怎样确立创业目标?
赚钱是重要的目标,但不是唯一的目标,因为创业本身应该有理念,理念会带动很多新的产品创意和实践冲动。
9、怎样确定创业原则?
刚开始的时候你不能一直想着什么时候能收到成果,今天还没有赚钱明天会不会赚钱?面对非常艰苦的工作,你会不会感到不愉快。开始时创业,创业者赚钱的期望会比较高,之后就不会这样了,时间久了我们创业要用热情支撑。
10、怎样规划创业步骤?
这是一个循环的过程,首先要看创意从哪里来?怎么会有这个创意?资金怎么找?怎么组织一个团队?产品的市场营销怎么做?这个产品做完了你是不是还想做?如此周而复始
11、怎样创造创业条件?
创业是不一定要有一个重大的发明,重要的是你所做的东西在市场上会不会成功?然后考虑市场上需求什么?自己的能力是什么?把自己的优势结合起来。
12、怎样确定创业期限?
一个很大公司至少要花三五年才能做出来点样子,时间太长,风险也大。因为市场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因此创业最好一两年为准,想办法在两年内把产品做到最好。
13、怎样处理与投资人关系?
很多创业者觉得,自己占这个公司的股份应该是百分之九十九,而投资人应该占百分之一,这种想法对风险投资是不对的。通常创业者和投资者最好各占一半的股权。创业者去找投资,一半的股权交给投资人,以后如果如要投资的话,创业者在公司持有的股份会越来越少,但这并不表示拥有的钱会越来越少,因为公司的价值会越来越高。
14、怎样产生好的创意?
一个很好的主意在市场不一定有价值。在我的经验里,任何好的创意都已经有人想过了,重要的是在好的创意里面是否包含着市场需求。
15、怎样组织好的团队?
在组织团队是很对认为要把最好的人才网罗起来。事实上,简单一点,朴素一点,每个
人都不一定要很强,只要能凝聚起来就是一个很好的团队。
我大概也就提出来这些问题,他都很耐心的给了我解答,我写的可比较简单了点,其实他还给我讲了很多他在创业过程中的例子,以及他在书上看到过和在这几年里别的公司经历的事。
此次访谈让我了解了创业的困难和一些经验,弥补了我在这方面的一块知识空白,同时我进行了一番自我审视,我感觉个人选择和社会需求要相辅相成,真正认识自我,了解自我,不要随波逐流,也不要盲干蛮干,重视自我发展和职业前途,努力与创新并重。
篇9:采访成功人士的感想
采访小队:五星小队
队长:钱若昀
小组成员:章雅璐、邵逸菲、马平洋、黄维、胡刚
采访对象:魏巧云
性别:女
出生年月:1944年9月4日
职业:退休教师
兴趣、爱好:旅游、钻研小学数学、养花
这次,我们采访的是共产党员魏巧云老师,魏巧云老师现在已经退休了,以前,她是建新小学的党委书记,兼数学老师!在很多学生眼里,她就像是一位慈母,教导他们,辅导他们,尽自己的全力,去帮助他们.
下面是我们对魏巧云老师的采访的一些感想:
“我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工人家庭里,生在在旧社会,长在新中国,求学读书时学费是免费的.是共产党把我培养成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我要为党为民更好的工作,要在党内接受更多的教育,因此我参加工作后很快提出了入党申请写了入党报告.但因为当时是“”时期,直到八十年代,我才入了党.
因为我工作任劳任怨,以优异的工作成绩成为一名合格的优秀党员.因为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
各种民族的利益忠实代表,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根本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要求入党,希望在党组织的培养教育下,使自己不段进步,更好的做好本职工作,为培养共产主义事业接班人,尽自己的一份力量.我入党以后,工作上任劳任怨,敢挑重担.我工作三十六年,小学五六年级便教了二十多年,特别是毕业班连续教了好多年.平时以党员的要求要求自己,努力做到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学校重大事情做在前,如暑假台风来了,主动到学校值班,在办公室里,每次捐款都比其他老师多捐一点.”
主要事迹:
魏老师是我们建新小学的退休教师.在职期间,一直担任我校的党委书记的职务,并且担任数学教学任务.
她严格要求学生的同时,更是真心爱着学生,坚持做到从思想上、生活上、学习上全面关心和爱护学生.魏老师在认真备课、精心批改作业的同时,还给每个学生建立学习档案,记下每个学生的情况,侧重学生的薄弱环节,尤其是中下等学生的弱点.使因材施教落得实,抓得准.并实施“分层教学”,在班里,把学生分成甲、乙、丙三等,对三种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讲课时以中等学生为主,适当兼顾两头.习题布置也分三类,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做完全适合自己胃口的习题.因材施教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班上学生之间的差距很快就缩短了,有效地解决了“差生吃不了,优等生吃不饱”的难题,极大地调动了各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尖子生学有特色,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中等生平衡发展,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差等生充满信心,扎实基础,稳步提高.
魏老师在教育岗位上奋斗了三十多年,获得了大大小小不少奖项,她可是我们老师的好榜样,更是我们心目中的好老师!
这次采访报告十分成功,在此,我们对已经退休的魏老师给予由衷的祝福,希望魏老师的生活更加幸福!
篇10:采访成功人士的感想
时间:12月3日下午 星期六
地点:宁波大学
人物:上届宁波大学商学院十佳创业青年 郭路若 25岁
电话:55226699(这是他在宁波索腾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的电话)
因为选修课KAB俞金波老师让我们采访一位创业的成功人士,回来后整理出来写一些感受,作为作业上交,所以我通过我大四的一位学姐找到了他,并让我学姐把他找了过来,我们就在双桥一边吃着烧烤一边聊着(有点惭愧,我有求于他,结果还是他请的我),我向他了解了一些他在创业方面的经历,让我获益良多,以前没有想过的事情还有以前想了解的的东西,都被他一一解答了,我真的很感谢他,能抽出时间来宁波大学来为我解答这些困惑。
下面是我提出的一些问题以及他的回答,由于这是我回来后总结的,可能和他说的原话有些出入,还望见谅,不过大体意思还是对的。
1、据我所知,你现在还是一名大学生的时候,已经一些朋友在讨论创业的事情,请问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还有你的时间能分配好么?
须知我还是一名在读大学生的时候,但是因为大四没有课了,而且以前所参加的社团、组织都已经退出了,再加上大三下学期的课程也不是很紧张,所以我现在能很好的控制我的时间。至于为什么会有创业的想法,也是因为时间比较充裕,而且想在毕业之前实现一下自己的一些想法,顺便锻炼一下自己,为毕业以后出去社会提起积累一些经验吧!
2、在你创业期间,你遇到了什么样的困难呢?
在刚开始的时候,最困难的事就是找货源了,因为刚开始做,什么都不会,要自己摸索。还有就是要尽快适应市场
3、那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谁给你帮助和支持呢
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帮助和支持我最多的都是我的朋友。不是有话说,在家靠亲人,在外靠朋友嘛!当我去找货源的时候,我的朋友帮我寻找和联系货主;当我销售出现问题的手,我的朋友和我一起商量,找出问题所在,一起去了解整个市场是怎么运作的;还有朋友们教会我做生意要有做生意的心态,不能鼠目寸光,也不能好高骛远;所以我很高兴也很庆幸有一帮这么好的朋友陪着我。
4、请问你现在有什么创业经验何以分享给我们吗?
经验嘛,就是要会从小事总结, 要尽快适应市场,才能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还有就是要经得住时间的考验。
5、你觉得,在你眼中什么样才算成功呢?
>>>下一页更多采访成功人士的感想
篇11:采访成功人士后的感想
采访小队:五星小队
队长:钱若昀
小组成员:章雅璐、邵逸菲、马平洋、黄维、胡刚
采访对象:魏巧云
性别:女
出生年月:1944年9月4日
职业:退休教师
兴趣、爱好:旅游、钻研小学数学、养花
这次,我们采访的是共产党员魏巧云老师,魏巧云老师现在已经退休了,以前,她是建新小学的党委书记,兼数学老师!在很多学生眼里,她就像是一位慈母,教导他们,辅导他们,尽自己的全力,去帮助他们。
下面是我们对魏巧云老师的采访报告:
“我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工人家庭里,生在在旧社会,长在新中国,求学读书时学费是免费的。是共产党把我培养成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我要为党为民更好的工作,要在党内接受更多的教育,因此我参加工作后很快提出了入党申请写了入党报告。但因为当时是“”时期,直到八十年代,我才入了党。
因为我工作任劳任怨,以优异的工作成绩成为一名合格的优秀党员。因为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
各种民族的利益忠实代表,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根本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要求入党,希望在党组织的培养教育下,使自己不段进步,更好的做好本职工作,为培养共产主义事业接班人,尽自己的一份力量。我入党以后,工作上任劳任怨,敢挑重担。我工作三十六年,小学五六年级便教了二十多年,特别是毕业班连续教了好多年。平时以党员的要求要求自己,努力做到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学校重大事情做在前,如暑假台风来了,主动到学校值班,在办公室里,每次捐款都比其他老师多捐一点。”
主要事迹:
魏老师是我们建新小学的退休教师。在职期间,一直担任我校的党委书记的职务,并且担任数学教学任务。
她严格要求学生的同时,更是真心爱着学生,坚持做到从思想上、生活上、学习上全面关心和爱护学生。魏老师在认真备课、精心批改作业的同时,还给每个学生建立学习档案,记下每个学生的情况,侧重学生的薄弱环节,尤其是中下等学生的弱点。使因材施教落得实,抓得准。并实施“分层教学”,在班里,把学生分成甲、乙、丙三等,对三种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讲课时以中等学生为主,适当兼顾两头。习题布置也分三类,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做完全适合自己胃口的习题。因材施教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班上学生之间的差距很快就缩短了,有效地解决了“差生吃不了,优等生吃不饱”的难题,极大地调动了各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尖子生学有特色,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中等生平衡发展,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差等生充满信心,扎实基础,稳步提高。
魏老师在教育岗位上奋斗了三十多年,获得了大大小小不少奖项,她可是我们老师的好榜样,更是我们心目中的好老师!
这次采访报告十分成功,在此,我们对已经退休的魏老师给予由衷的祝福,希望魏老师的生活更加幸福!
篇12:采访成功人士后的感想
我采访的人是一位和蔼可亲的妈妈,我的妈妈从76年就开始参家社回工作.她没有工作经验,对什么都不熟悉,就开始做简单的工作,逐渐积累经验,虚心的向别人请教,慢慢地熟悉起来,也锻炼自己胆量,一步一步的做向成功,现在有了自己的公司.
通过采访我知道的秘诀;第一,不挠的自信,不屈的意志,记得有一次,她和客人谈一桩生意,结果失败了。她也没给自己放弃,还是坚持不懈的在重新再准备一次,再去找资料,找出失败的原因,改进不足。最后,她有去找回那位客人,争取获得成功,结果,那位客人深深的被她感动了,再给她一次机会,这是妈妈信十足赢得与客人合作的机会。
第二,就是付诸行动,努力比别人多,当初,她开始工作,就勤奋学习,不怕吃苦,也不怕累,怎么样也比别人学的多,经验积累也比人丰富。当她有空闲时间她不去休息、不去玩,而是用来学习她不懂的地方,这样她在做下一项工作就比别人轻松多了。她常常也会有些新想法,并不断尝试,实现她的想法,所以她在工作上有出色的表现,也是别人学习的榜样。
第三她对人友善、乐于助人。每当她的朋友有困难时、遇到挫折,她都主动给他们提供建议,让朋友渡过难过。这样他的客户都认为她是一个值得合作的伙伴,渐渐地她就有很多的客户,后来她自组公司,现在也做的非常成功。
通过这次采访我懂得了:做人要善良、朴素、要尊敬别人,不要以为自己成功,就骄傲起来,要不断学习勇往直前、坚持不懈的去达到每一个目标。
篇13:采访成功人士的感想
成功的人拥有良好的心态,永不气馁。他们不指望天上掉馅饼,也不指望一开始就成功,成功从来都不是一步而成,而是经过不断的努力奋斗才能取得成效。
是的,一个成功的人士,不是与生俱来的,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所以他们是经过很长时间的磨练,才会成为人上人的,因此他们具备了常人不能乐观向上的心态。
他们拼命努力工作,总是起早贪黑。为了市民有一个好环境的家园他们愿意付出任何代价。所以他们总是能完成一些其他人认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我们明白了:一个人只要坚持自己正确的想法,并以持之以恒的精神去完成那么,他一定能够取得成功!不一定要多么棒的职业,只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能脚踏实地做好每一件事,就像黄叔叔那样,虽然只是一个环卫工人,但能养家糊口,他就是一位最成功的人!
>>>下一页更多采访成功人士的感想
篇14:采访成功人士的作文
杨 吉:浙大城市学院法学01级毕业生。浙江大学法学博士、律师、专栏作者和文化产业投资顾问。创业体会:成为文化产业的民间力量。
杨吉把自己的创业项目钉在了文化产业这根柱子上。
“我做的就是文化产业的观察和评论,同时做投资咨询项目。文化产业很宽泛,我们先 做小,像财经图书出版策划、艺术设计、给浙江中小型民营企业做文化产业投资咨询顾问等,是我们的主要经营范围。”杨吉谈起文化产业,很有看法,“我另外创 立网站,不是为了盈利,是通过对国内外文化产业新闻资讯的评点,从商业的角度、产业的高度给读者一个启发,让读者知道生意是这么做的。”
由此,杨吉的工作室就定位在打造顾问和专家的角色,“就是要区别于一般的团队,让自己成为中国文化产业的有生的民间力量,成为文化产业的专业投资咨询机构,成为文化产业的Morgan Stanley。”杨吉说得异常坚定。
人物
许欣儿:浙江大学城市学院传媒分院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01级毕业生,现为杭州澜景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市场总监。创业体会:找准空子钻。
互联网最能创造暴富神话,“我们就是看准了互联网的门槛较低,投入资金不大等特色,”许欣儿说,不过,单纯的网站,再怎么创新,第二天难免会被强大的对手复制,消灭。所以,要“找准空子钻。”
与合作八年的伙伴共同建立杭州澜景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旗下UniCache已经成为中国CDN(分布式网络)服务领域三大名牌之一。现公司已受到国内外著名风险投资者青睐。
他说:“除了传统业务,我们最主要是建立网络信息高速公路,为国内大型网游、播客、门户网站提供内容加速服务,使信息更快地到达用户手中,这才是空子。”
“找到个好的方向,进入一个好的领域。”这是许欣儿的建议,这也是他现在能够为全国甚至世界各地运营商服务的原因。
人物
余家汉:浙江大学城市学院传媒分院广电专业02级毕业生。创业体会:做最前沿的项目。
“希望要创业的同学不要学我。”余家汉说,但是他坚持自己不愿意放弃喜欢的造型。
由于原本当过主持人,所以,他坚持要在娱乐业上搞创业。大四时候与同学一起创办了电视购物公司,在公交移动电视上首创购物栏目。之后创办了GUESS CLUB益智推理游戏有限公司。
今天两个公司都已经卖了,有人认为他潦倒了,只有他自己知道这是一个新的开始。
“记得大三的时候,看到报纸上经常有团购的活动,读者参与度很高,似乎很受欢迎,于是就联合同学,投入一定的资金与公交电视公司合作推出电视购物,”余家汉回忆,“之后,又发现全国各地都非常流行一款电脑游戏,于是就成立了一家益智推理游戏公司。”
做最前沿的项目,这是余家汉的创业思路。“我是希望做娱乐方面的推广工作,通过建立网络平台,推广益智游戏,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带动文化发展。”余家汉沉思了一会儿,“当然,这有些难,因为中国人都很传统,接受新事物还需要过程。”
人物
杨 杰: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广告专业03级毕业生。创业体会:给房交会增加技术含量。
近些年,房地产在中国逐渐升温,楼价上升异常迅猛,这让杨杰受了些启发,“当初就看重中国这火爆的楼市了。”
“当初想,杭州每年有两次实地房交会,非常火爆,但成本很高,时间又短,成效不一 定显著,消费者想买房也非常辛苦。那能不能把实地的房交会搬到网上来呢?我就这样开始我的创业路,”杨杰有些得意,“之后我们就通过摸索与技术创新,建立 了网上的房地产交易平台,这样消费者就可以在电脑前看房买房,这样就可以使房交会永不落幕了。”
他在1月创办杭州中地网博广告有限公司,与众不同的是——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使举办网上房地产博览会成为可能。目前,已开设四个省市分站,与百余家企业达成服务协议,并与建设部中国房地产与住宅研究会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
希望对你有点帮助.
篇15:关于采访成功人士实践报告
寒假社会实践报告
题目:坚持不懈 努力拼搏 在平凡中成就伟大
学生姓名:学 号:
系 部: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
二○一三年一月
坚持不懈 努力拼搏 在平凡中成就伟大
摘 要
和平年代,英雄也许不再经历血与火的洗礼,但依然闪耀动人的 光芒。在我的身边,每个人在自己的岗位上奋斗着,平凡却不平庸。此次寒假,我利用十天的时间采访了身边从事不同工作的人,有教师、工人、个体户、上班族、大学生,走进他们的生活,探寻他们的成功之路,体验他们如何在平凡的生活中成就伟大。经过数天的接触,虽然他们的成功各不相同,却阐释者一个共同的道理:平凡的人在平凡的岗位上,只要坚持不懈,努力拼搏,仍然能够取得的成功。
关键词:坚持 努力平凡 付出 成功人士
前言:
在这次采访中,每一个采访对象都让我感触颇多,在与他们的接触中,我每时每刻都在跟着他们的一言一行思考,他们的成功之路让我深刻领会到坚持、努力对于在人生道路上奋斗的平凡人来说是多么地重要。
一个人在一生中总会遇到各种挑战和机遇,我们需要坚持不懈的精神和努力奋斗的勇气去面对生活,只要肯坚持,只要肯努力,总有守得云开见月明的一天,一定会取得成功。宝剑风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如果没有恒心、耐心、毅力,没有坚持不懈、坚韧不拔、坚定不移的精神,成功还会属于你吗?
第一次亲身参与社会实践,感受到很多东西要比书本中的理论知识深刻的多,从实践中汲取营养,用自己的坚持和努力,走向成功的彼岸。
实践的过程:
此次以体验成功人士的成功之路为主题,我通过面对面谈话,实地参观等方式,对十个不同行业的人士进行采访,倾听他们背后的故事,感受他们成功的经验。
采访感受:
通过十天的采访,我从这些人身上学到了很多,他们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做着平凡的工作,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可磨灭的闪光点。我深刻体会到,成功对于一个平凡的人来说并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每个平凡的人只要坚持既定目标,并为之努力奋斗,最终都会成功,
平凡往往孕育着伟大,彰显着成功。
调查资料:
1、无私奉献,默默付出――高秀礼
他把自己最美好的年华和激情都挥洒在乡村的课堂上,他用自己半生的心血浇灌着一个个渴望知识的灵魂,他就是――高秀礼。一位平凡的乡村教师,从教二十多年来,他全身心地投入自己所热爱的教育工作,付出了比一般教师更多的劳动汗水,他用一颗金子般的纯真爱心温暖了、滋润了孩子们的心田。他已经记不清曾经有多少孩子得到过自己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帮助,也记不清曾经给多少孩子义务补课,他的奉献精神令人佩服,他的爱心事迹令家长称赞。她不仅在平凡讲台上留下了自己那特殊的足迹,更在众多孩子们的心中留下了最美丽的微笑。
如今,他一天退到幕后,干起了后勤工作,为老师和学生的工作和学习保驾护航。他说:“能用自己的微薄之力能帮助别人,再苦也是值得的,我这一生坚持在教育战线上,可说是桃李满天下,看到自己的学生在各行各业上成绩突出,我觉得自己是成功的。”憨厚朴实的话语让我感动,平凡又怎样?普通又怎样?只要自己坚持不懈,用自己的努力有益于别人,有益于社会,就是成功的,祝福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2、医者仁心――张国锋
初次见到张大夫是在一个病患家中,他正在为患者做针灸,为避免打扰到他,我没有上前打招呼,只是默默地在一旁看着。只见他一
边扎针一边轻声询问患者的感受,患者是一位老人,张大夫扎完针后还贴心地为老人盖好被子,就注意事项向老人千叮咛万嘱咐。我看在眼里,颇有触动,医生就应该是这样的。
对待出诊的病人是这样,对门诊病人更是无微不至,有患者来输液,张大夫便吩咐爱人做饭给病人吃,熬小米粥给感冒的孩子、老人。来看过病的人们都说,张大夫不仅看好了他们的病还暖了他们的心。对此,憨实的他只是谦虚的笑笑。他说,作为医生不管他是贵贱贫富,老幼美丑,一律同样看待,都存有对待最亲近的人一样的想法,也不能瞻前顾后,考虑自身的利弊得失。看到病人的烦恼,就像自己的烦恼一样,内心悲痛,不避忌艰险、昼夜、寒暑、饥渴、疲劳,全心全意地去救护病人,不能产生推托和摆架子的想法。他说:“这一生我只做一件事――珍爱生命”。
这样掷地有声的话语让我为之振奋,是啊还能有什么比生命更重要的呢?张大夫他是成功的,对于医生来说,相对于精湛的技术而言,医德更为重要。
3、为了事业和家庭,再累也不算什么――赵艳霞
用她自己的话说女人要上的厅堂下得厨房,她就是这样的一个女人。这个曾经无忧无虑的女孩现在已为人妻为人母,在外忙碌工作,回家忙碌爱人孩子,生活的井井有条。她说,为了事业和家庭,再累也没什么。
她是一个很健谈的人,在采访中,她总是滔滔不绝,我默默倾听着,感受着一个女强人生活的细枝末节。
篇16:关于采访成功人士实践报告
寒假社会实践报告
题目: 你可以使自己更出众
姓 名: 焦鹏鹏
Name:
班 级: 计算机091班
Class :
城 市:山东省邹城市
City :
邮 编: 273513
Zip Code:
陕西科技大学镐京学院寒假社会实践报告
目 录
Abstract .......................................................................................................................................... II 摘要................................................................................................................................................. III 前言................................................................................................................................................. IV
1.经历............................................................................................................................................... 1
2.收获 ............................................................................................................................................. 2
2.1成功的含义 ........................................................................................................................ 2
2.2如何才能成功 .................................................................................................................... 3
3.调查分析 ..................................................................................................................................... 6
4.实践总结 ..................................................................................................................................... 7
5.致谢............................................................................................................................................... 8
陕西科技大学镐京学院寒假社会实践报告
Abstract
This is the Universitys first winter,in the winter time that I interviewed with the 10 days a lot of people around,in their own path in life there are a lot of glittering.Solution to a person if you want to have success in all aspects must work and pay for things that.
After 10 days of visit,I have heard a lot of the story.Storys are different, but they all have a characteristic,That is they had been poorful before, but now it is able to break free of the embarrassment in the past.Among them are workers, farmers and businessmen,But no matter what kind of personThey are their own efforts to come.
We have seen great success is a result,They are all respected and admirable by others,But we when we go to get to the bottom of its reasonsWe found that there are many reasons,But they all will not leave one of the factors.That is their own efforts,So they are more worthy of us to learn.
Keywords: Pay Efforts successful peoples
陕西科技大学镐京学院寒假社会实践报告
摘要
这是大学的第一个寒假,在寒假中我用十天的时间采访了身边的很多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有闪光点的人,了解到了一个人如果想要有成就,要在各个方面所必须努力和付出的事情。
经过10天的走访,听到了不少的故事,故事个不相同,但是他们都是有一个特点,就是曾经不如意过,但是现在却是能够摆脱过去的困窘,他们中有商人有工人也有农民,但是不管是什么样的人无非都是自己努力得来的。
我们看到得成功都是一个结果,他们都受人的尊敬,被人佩服,但是我们当我们去深究其原因时发现原因有很多,但是无非都不会离开一个因素,那就是自身所付出的努力,所以他们更值得我们去学习。
关键词:付出 努力 成功人士
篇17:关于采访成功人士实践报告
采访成功人士寒假社会实践报告
学院:西安思源学院
班级; 人文学院2013汉本03班
这是大学的第一个寒假,在寒假中我用十天的时间采访了身边的很多人,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了解到了一个人如果想要有成就,要在各个方面所必须努力和付出的事情。 经过10天的走访,听到了不少的故事,故事个不相同,但是他们都是有一个特点,就是曾经不如意过,但是现在却是能够摆脱过去的困窘,他们中有商人有工人也有农民,但是不管是什么样的人无非都是自己努力得来的。 我们看到得成功都是一个结果,他们都受人的尊敬被人佩服,但是我们当我们去深究其原因时发现原因有很多,但是无非都不会离开一个因素,那就是自身所付出的努力,所以他们更值得我们去学习。
过去中学的寒假不是在补课中度过就是在家里带着,因为学习的压力没有多少时间去。但假期是一个增长见识提高自身素质的机会,现在学校提供了这么一个机会,也是给了我们自身进步的一个平台,假期期间我利用了10天的时间走访了身边的人,从他们的身上得到 了许多的启示。
我第一个采访的人士是一位护士,因为她的身上有一种精神是我所欣赏的,拥有一颗博爱的心和善良的心,为人名服务,和她的谈话使我得到了许多启示。接下来我去采访了一位商店的老板,因为我经常去他的商店买东西,他的和善的为人给我留下了不错的印象,所以我想去了解一下他的故事。第三天我去采访了我的高中同学,他上的是一所大专,但是他在学校的生活确实很令人难忘的而且吸引人。接下来我采访的是一个在难忘的高考后选择复读的以为同学,它能够在一次重新回到高中学习确实很难的,而且他现在能够很努力的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人们都说高三使人蜕变,而我却更加相信,高三比大学更能磨练人的意志,引文那是一个充满梦想的年级,没有大学里那么的寡淡人机会关系,更多地是一份真诚和彼此共同在夜灯下互相勉励的精神。接下来我跟着同学去采访了一位上了美容学校的人士,据我所知当初他在选择这个学校的时候家人也不是很支持,选择这个专业的组里本身也是很强大的,但是他却克服了。
采访的过程中虽然跑了不少地方,也很辛苦,因为是第一次采访,有时候也有一些尴尬,但是我更看到了被采访人在成功的道路上所遇到的艰辛和迷茫,当思考他们走过的道路时我发现我现在的这些辛苦都是可以忽略的,从他们的故事中我学到了很多很多。通过这次的时 间我更加了解了成功的不易,也更了解了社会,使我更加能够吃苦,更会与人打交道了。当 然也更知道了自己与成功人士的距离,今后我会用实践中的所学来为我的人生增添光彩。 成功的秘诀在于坚持。 姓名:范雯雯
坚持是一种美好的品质。在面对欲望时,坚持淡泊和宁静;在惨遇不幸时,坚持生命的乐观和坚强;在面对危机时,坚持属于个人的自信和活力;在受到打击时,坚持心胸豁达和豪迈。坚持承受生命中的不能承受之事,是一种境界,一种胸怀。
胜利贵在坚持,要取得胜利就要坚持不懈地努力。饱尝了许多次的失败后才能成功。正所谓的失败乃成功之母。成功就是胜利的标志,也可以说坚持就是胜利。
无论德模生、爱迪生还是拜伦,他们成功的在于坚持不懈,锲而不舍地进取奋斗。此外他们还能正确对待暂时的挫折和失败,即不把失败看成纯粹的失败,而看成对成功的一次尝试,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不致丧失继续寻找通向成功路径的勇气和自信。
所有成功的人,还靠的是恒心两个字,不论多么难做的事情,多么浩大的工程,只要不间断地去做,总会成功的。所有失败的人,都是浅尝辄止,半途而废,纵有天大的才气,不能长久坚持,缺乏恒心,也会一事而成。
因而恒心是度量一个人是否成功的试金石,不要听他的高谈阔论,也不要为暂时的光芒所迷惑,只看他是否矢志不移地去做一件事,就足够了。
同时,在我们做任何一件事时都不会一帆风顺。一定会遇到风雨,但是我们必须相信自己行,相信自己行是一种信念,也是一种力量,一句“我能行”背后是相信自己必定成功的态度。古今中外无数事实说明,失败乃成功之母,而自信是成功的基石,正如(ru)爱迪生所说;“没有失败,只有离成功更近一步。”
因此,我们要自信地迎接挑战,坚信“我能行”,就一定行,成功的秘诀在于坚持。
有的人认为有了金钱、地位、房屋、尊重这是成功。有的人则认为成功是你做了一你想做的事并且做好它。
还有人干脆否认成功地存在,他认为这世界上没有成功,只有无止境的追求。 字典中成功有两种解释:1成就功业、政绩或事业。2、获得预期的结果,达到目的。
我们从人的角度来分析一下成功这个词。首先成功必定要和事件有联系,没有事件便没有成功。 那么事件是怎么开始的呢?这就不得不考虑到成功的主体是谁?换句话说就是谁成功了?我们现在假定成功的主体是你。主体是你,自然对成功的感受也是以你为主的了。接下来我们就会想到与你有关的事件的开始、发展以及结束了。事件是怎么开始的呢?这事件是你做的,当然是因你而起的!那么你为什么要做这件事呢?是无意中做的还是你有计划早就想做的或者干脆是你不想做的?无意中做的事会使你有成功的感觉吗?我是没有,即使这件事做成功了,至少也不是那种可以延续很长时间的好感觉。用中国人的一句俗语来形容这种无意中做成的事,那就是走了狗屎运的感觉,有惊喜但没有长久的满足感,不好意思摆上台面炫耀。
如果你不想去做某一件事,由于某种原因使你不得不做,这事做好之后,你会欣喜吗?你会有满足感吗?你会觉得你是成功的吗?我是不会,我想你也不会。好了,就当作这件事是你想做的。撇开做这件事的过程不谈,做一件事必定有做好和没有做好两种结果。那么没
做好自然就不算是成功了。但是做好了一件事就算是成功吗如果这件事是一件你认为微不足道的小事,你想做也只是因为你可能需要他,但是它一点也不值得称道,你会有成功的感觉吗?你会兴奋得大声喊道我成功了吗?我想你不会。因此这件事,必定是你非常想做的事。 你有强烈的欲望想要做成它。当它做成后,你会有强烈的满足感和兴奋感。好了,结合上的论述我们来看看成功到底是什么?首先是成功的主体也就是你,接着是你非常想做的事,后这件事你做成了,接着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你获得了强烈的满足感。我们可以看到,成功实际上是一种感觉。是谁的感觉?是成功的主体你的感觉。你感觉怎样?你既高兴又兴奋,而且还特有满足感,你愿意将你做的事向别人述说,让他人也能感受到你的喜悦之情。
因此我要为成功作一个新的定义:成功是指人们做好了一件非常渴望做的事所获得的满足感与兴奋感。因此我们做事情,不管大事小事,只要是你想做的事,并且通过你的努力做成了,你高兴了,那你就成功了。不要把成功看得太遥远,也不要把成功看得太容易,成功需要你的努力。那些认为成功不存在的人,实际上是不断界定新的目标的人,他们也会从 他们所做的事中获得快乐,他们也成功过。
如何才能成功,很多人都说成功必须要去努力,但是努力只是一个很宽泛的名词,我们却不能对一个人说你去努力吧,他就能真正的成功。其实成功可以属于每一个人,但是成功却对于很多人来说只能是看着他在别人的身上生根发牙,而自己永远都是一个旁观者。 但是成功其实很简单,首先成功需要自信,自信是一种积极地心态,失意时不要抱怨不要灰心,成功需要自信的支持;然后是永远别怕失败,敢作敢为,失败是成功之母,永不放弃的人总会成功;然后成功的机会需要自己去把握,抓住今天,不要让机遇悄悄的溜走;善待自己就是善待他人,在成功德道路上你的朋友永远都是你的帮助你的人。成功需要了解这些。 成功的的一个前提是要充满自信,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的价值,但是很多人却不了解这一点,如果你是一个宝石,
就不要在蔬菜市场上寻找你的价值。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因此我们有必要找到自己的价值,有必要相信自己的能力具有强烈自信心的人往往是生活中的幸运者。让我来将一个故事吧:中国姑娘彭丹,考上了英国牛津大学博士,但是她却在参加面试时同导师阿加尔教授激烈地辩论起来,教授很生气,整个走廊都能听到他们的争吵:
“就凭你那个实验方案,我马上可以指出不下10 个错误。”
“这只表明这个方案不够成熟,要是您能接受我成为您的学生,我相信自己可以把这个方案改得完美。”
“你想要我指导一个反对我的理论的研究生吗?”
“我是这样想的。”彭丹心想津大学不会录取我了。但是,没想到,秘书在宣布录取名单时读到“中国的彭丹小姐”。阿加尔教授站了起来,当着众人的面对她说:“我的孩子,你骂了我两个小时,但我还是决定录取你。因为,我要你尽情地在我的支持下反对我的理论,如果事实证明你是错的,我将十分高兴。如果事类证明你是对的,我将更加高兴。我希望我死后, 你能成为比我更优秀的心理学家。”彭丹深受感动,她终于可以如愿以偿地成为牛津大学的学生了。
自信,并不意味着没有风险,不会失败,恰恰相反,自信是一种不怕冒险、不怕失败的
积极心态、是一种心理习惯,这种心理习惯是人们充分的相信自己,能够接受来自各方面的 考验、挫折和失败,并且敢于去争夺最后的胜利。它常常是一个人获得战胜困难的力量的源 泉,有了这种习惯将使我们一生受用。
成功需要跌倒了就要站起来的勇气。永远不会放弃的人总会成功,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让我们再讲一个故事吧:当今世界文明民族都非常仰慕费尔德,他不仅构思了海底电缆4 的计划,而且他还把自己所有财产都投资在这个项目上,经受了世人无数次的嘲讽、嗤笑,但他没有轻言放弃,直至成功。海底电缆计划经受了在国会讨论中的第一次失败,但是最终得到了参议院的大多数通过的一项特权。铺设电缆的第一次努力失败,因为电缆在海里不能5公里一接。第二次、第三次尝试又惨痛地失败了。最后,在1858年,电缆铺好了,很遗憾的是电缆只运营了几个星期就因故停了。有人就奉劝费尔德别折腾了,到时人财两空不合算,但费尔德只是笑笑,在大西洋上来回50次筹集资金为的是最后成功的一搏,大东公司加入进来了,但是在铺到2400英里的地方电缆又断了,一切又白费。这次损失600 万美元。这次巨大的损失让朋友、家人、投资商都对这个计划产生了怀疑,甚至是失望,费尔德自己也心酸了,但他深信自己的计划,还是挺了下来,1866年7月27日,经过12年不9停的努力之后,电缆终于铺设成功,从纽芬兰向纽约传来了如下信息:
“我们今天早上9点心满意足,我们都好,谢谢上帝,电缆铺好了,运行正常。费尔德。 ” 当新闻媒体采访费尔德是什么支撑着他走到成功的今天时,费尔德想都没想就告诉记者,“只要你把失败当朋友,只要你坚持住,没有什么成功不了的。”
成功者之所以能成功,就在于他把失败当作朋友。失败可以告诉你,这样做是错误的,下一次需要换一种思路。而且失败能够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是对你很有帮助的向导,而不是要你退缩的警示。失败实际只不过是暂时的挫折,而暂时性的挫折是一种幸福,因为它会使我们振作起来,调整我们的努力方向,使我们向更美好的方向前进。成功者充分认识到,成功之路有如文火炖骨头汤,只能慢慢成熟,而且要以多次错误为背景,踏着错误的肩膀向上爬。不管做什么事,只要放弃了,就不会有成功的会,只要你不放弃,就会一直拥有成功的希望。成功学大师拿破仑・希尔说“在放弃所控制的地方,是不可能取得任何有价值的成就的。”
如果你有99%想成功的欲望,却有1%想要放弃的念头,这样只能与成功无缘。就像百米赛跑比赛,如果你全力冲刺了在最后1米放弃了,金牌自然与你失之交臂,这是一个人人皆知的道理。 失败了,再做一些努力;失败了,坚持下去,对自己宽厚一些,失败了,继续干,直至成功。这个世界没有什么是否一成不变的,生活就像自然界,有阳春,也有金秋,有酷夏,也有寒冬。走运和霉运都不可能持续很久,所以当你失败的时候要永远艰辛一点:一切都会改变。无论身受多大的创伤,心情多么的沉重,一贫如洗也好。没人理也好,都要坚持住。太阳落叶还会在升起来,不幸的日子总会有尽头,过去是这样将来也是这样。有许多人在频频遭受失败的时候,那些有这必胜信念的人成功了,他们应该成功。永远不放弃的人纵火成功,对于他们来说成功就上明天早上的太阳一定会升起来一样肯定。
但是有勇气面对失败固然重要,但是更要有用去开拓未来,有时候迈出行动的第一步往往能轻易地得到他所想要的东西,如果每天只是翻来覆去没有目标的过日子那么他离成功就越来越远了。
倘若一个人的想要成功,那么他的生活就不应该是如此的反复单调,今天应该比昨天进
步,明天比今天进步,这就是成功所需要的每一天的成长。有句俗话说“十年如一日” ,这就是说要有恒力,他强调的是勤劳、努力与毅力这种精神,并不是说在这过程中没有任何进步。这种十年如一日的努力一定会产生非常新颖的创意合进步。 很多人不能成功就是因为他会常常住不住机遇,而在事业上停滞不前以致一事无成。这个原因主要有两点:仪式许多人对把握机遇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二是缺乏对机遇的敏感性,不善于认识机遇。三是机遇摆在面前却无力去把握。一个人抓住机遇:首先要认识到机遇对于自己成功的重要性,要研究机遇的特点和出现方式,积极地追求机遇,争取机遇,绝不应在机遇出现的时候行动迟缓,疏于决断,造成一时甚至一世的缺憾。还有一句俗话“机遇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如果机遇出现在了你面前你却还没有准备好那也只能让他悄悄的溜走,牛顿说: “非凡的投入才会有非凡的成就,这是一条永恒的真理。”如果你对成功用心到了
“痴迷”的程度,那么什么机遇都不会逃脱你的双手。在成功的道路上真正朋友是你永远的后盾,所以要善于成人之美,多理解别人,多帮助别人,对待朋友要真诚,尽量的宽容谅解别人。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稍加留心就能做到这一点,当你做到了这中间的任何一点别人就会感激你,就像受了你的恩情一样,也会真诚的去对待你,回报你的恩情。有很多有经验的领导就是用这样的方法来凝聚人心、管理员工的。当你设发为他人着想,乐于帮助他人的人总能得到他人的帮助和配合。所以成就别人也等于成就自己,推荐别人也等于推荐自己,称赞别人也等于称赞自己。
成功并不是遥不可及的事,只要你迈出第一部就有可能去超越,《获取成功的精神因素》 一书的作者克莱门特・斯通指出:“目标再伟大,如果不去落实,永远只能是空想。成功在 于意念更在于行动。”但行动之后更需要你的艰辛的劳动,本田宗一郎说:“成功和失败都不 是一夜造成的,而是一步步累积得结果。
”
通过这次的实践,我更加深刻认识到了成功所需要的努力,也解答了我的一些疑惑, 从被采访者的成功事例中获得很多的教训和经验,为我以后的生活指明了一个方向。 通过这次实践,我感觉对我的学习也有一定的帮助,采访中很多被采访者提到了他们的 学习生涯,成功有一条就是耐得住寂寞,学习是一门艺术,更需要耐得住寂寞。 这次实践还让我认识到了社会交往的重要性,社会实践的采访需要交往,在工作中更需要良好的人际关系,和表达能力,所以后我需要锻炼自己这方面的能力。我面前的路还是很漫长的, 需要不断的努力和奋斗才能真正地走好。社会实践是同学们利用校外的资源和环境进行自我教育的重要手段,也是同学们参与积极性最高的活动形式之一,开创了主题教育的新局面。 社会实践使同学们了解社会、接触实际,从而增强群众观点、劳动观点和社会主义的事业心、责任感,巩固所学理论,获得所学专业初步的实践知识,以利培养实际工作能力和专业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