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唐诗《田园乐》原文及鉴赏(精选7篇)

2024-11-10 15:51:10

小编给大家分享关于唐诗《田园乐》原文及鉴赏(精选7篇)的范文,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 素材来源网络 编辑:李欢欢。

以下文章小编为您整理的唐诗《田园乐》原文及鉴赏,本文共7篇,供大家阅读。

唐诗《田园乐》原文及鉴赏

篇1:《田园乐》王维唐诗鉴赏

《田园乐》王维唐诗鉴赏

田园乐.其一

厌见千门万户,经过北里南邻。官府鸣珂有底,崆峒散发何人。

田园乐.其二

再见封侯万户,立谈赐璧一双。讵胜耦耕南亩,何如高卧东窗。

田园乐.其三

采菱渡头风急,策杖林西日斜。杏树坛边渔父,桃花源里人家。

田园乐.其四

萋萋春草秋绿,落落长松夏寒。牛羊自归村巷,童稚不识衣冠。

田园乐.其五

山下孤烟远村,天边独树高原。一瓢颜回陋巷,五柳先生对门。

田园乐.其六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田园乐.其七

酌酒会临泉水,抱琴好倚长松。南园露葵朝折,东谷黄粱夜舂。

注释

(1)鸣珂(kē):一种美玉。崆峒:指仙山。

(2)璧:美玉。讵(jù):岂,难道。表示反问。胜:比得过,胜得过。耦(ǒu):两个人在一起耕地。

(3)菱:一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叶子略呈三角形,叶柄有气囊,夏天开花,白色。果实有硬壳,有角,可供食用。策杖:拄着棍杖。

(4)萋萋:草木茂盛的样子。落落:松高大的样子。衣冠:士大夫的穿戴。

(5)颜回(前5——前481年):春秋末鲁国人,字子渊,也称颜渊,孔子最得意弟子。简居陋巷,为学习和弘扬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说殚精竭思,倾注全部心血,过着“箪食瓢饮”的困苦生活,四十岁时便英年早逝。

五柳先生:指陶渊明。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入刘宋后改名潜。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东晋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其诗作以田园生活为主要题材。

(6)宿(xiǔ)雨:夜雨;经夜的雨水。宿,夜晚。

(7)酌:斟酒,倒酒。舂(chōng):把东西放在石臼或乳钵里捣掉皮壳或捣碎。

《田园乐》赏析:

组诗共七首,各首独立成章,联缀起来又是一个整体。组诗从不同的角度展示了辋川田园生活与自然景致,深婉委曲地表现了诗人的生活态度与精神境界。组诗写辋川山居的景致,重点不在外观景物的描写,而是着眼于体现内在精神生活的意蕴,这恰恰是王维山水诗最显著的特点。因为写山、写水,其意当不在山水,而在于借山水抒怀明志。当代著名学者陆侃如先生指出,从王维的“寂寥天地暮,心与广川闲”(《登河北城楼》)与“我心已闲,清川澹如此”(《青溪》)这几句作品中,“便好似找到了开发王维诗的钥匙了,这钥匙就是个‘静’字。……唯其他能静,故他能领略到一切的自然的美。”

表达情感

王维诗歌美学的核心就是一个“静”字,而这组诗表现的也正是这个“静”字。他的静境,并非是一味能写环境的静谧,而重点在于抒写心境的宁静。这种心境的闲静,非思想修养达到极致而不可为的。在《田园乐》组诗中,尽管大多写得寂静清幽,描写的环境是一种冷色,表现的`心境是一种空寂。但是,诗中所描绘的景色却是美的,所体现出来的感情无一不是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美。因此,王维对“静”境的向往,是与他个人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秉性分不开的。

生活因素

除了主观因素以外,王维对自然的热爱还有深刻的社会因素。王维一生仕途坎坷,十九岁步入仕途,初为太乐丞,后因受牵连而被贬。发妻又丧,从此未再娶,孤居三十年。王维曾受宰相张九龄的提拔,然而好景不长,张九龄罢相以后他便处处受到打击与排挤。“安史之乱”后他又受人诬陷,深受打击。这样复杂的社会因素,使王维深感人心险恶,仕途艰辛。于是,他只有将诸多不平与感慨藏于胸中,遁迹山林,以求得到心灵的解脱与慰藉。诗人可敬可畏啊!

篇2:王维《田园乐·其五》唐诗原文及注释

王维《田园乐七首·其五》唐诗原文及注释

【原文】

田园乐七首·其五

作者:唐·王维

山下孤烟远村,天边独树高原。

一瓢颜回陋巷,五柳先生对门。

【注释】

①五柳先生:陶渊明辞官归里,过着“躬耕自资”的生活。因其居住地门前栽种有五棵柳树,固被人称为五柳先生。

【讲解】

《田园乐七首》有具体鲜明的设色和细节描画,使读者先见画,后会意。写桃花、柳丝、莺啼,捕捉住春天富于特征的景物,这里,桃、柳、莺都是确指,比孟诗一般地提到花、鸟更具体,更容易唤起直观印象。通过“宿雨”、“朝烟”来写“夜来风雨”,也显然有同样艺术效果。在钩勒景物基础上,进而有着色,“红”、“绿”两个颜色字的运用,使景物鲜明怡目。读者眼前会展现一派柳暗花明的图画。

【作者介绍】

王维(7-761年),字摩诘(mójié),人称诗佛,名字合之为维摩诘,维摩诘乃是佛教中一个在家的大乘佛教的居士,是著名的在家菩萨,意译以洁净、没有染污而著称的人。可见王维的名字中已与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

王维在诗歌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无论边塞、山水诗、律诗还是绝句等都有流传人口的佳篇。他的诗句被苏轼称为“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他确实在描写自然景物方面,有其独到的'造诣。无论是名山大川的壮丽宏伟,或者是边疆关塞的壮阔荒寒,小桥流水的恬静,都能准确、精炼地塑造出完美无比的鲜活形象,着墨无多,意境高远,诗情与画意完全融合成为一个整体。

山水田园诗派是盛唐时期的两大诗派之一,其主要作家是孟浩然、王维、常健、祖咏、裴迪等人,其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是王维和孟浩然,也称为“王孟”。

篇3:唐诗原文鉴赏

唐诗原文20首鉴赏

1、《赠苏绾书记》

杜审言

知君书记本翩翩,为许从戎赴朔边。

红粉楼中应计日,燕支山下莫经年。

2、《邙山》

沈佺期

北邙山上列坟茔,万古千秋对洛城。

城中日夕歌钟起,山上唯闻松柏声。

3、《和尹从事懋泛洞庭》

苏摩遮

平湖一望上连天,林景千寻下洞泉。

忽惊水上光华满,疑是乘舟到日边!

4、《回乡偶书》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5、《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6、《边词》

张敬忠

五原春色旧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

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

7、《凉州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8、《从军行》(七首选三)

王昌龄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9、《出塞》(二首选一)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0、《长信秋词》(五首选一)

王昌龄

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暂徘徊。

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11、《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2、《闺怨》

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13、《采莲曲》

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14、《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5、《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6、《少年行》(四首选二)

王维

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

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

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17、《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18、《望天门山》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19、《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0、《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篇4:田园乐原文及赏析

田园乐原文及赏析

“山下孤烟远村,天边独树高原”出自王维的诗《田园乐·其五》

田园乐·其五  王维

山下孤烟远村,天边独树高原。

一瓢颜回陋巷,五柳先生对门。

赏析:

它描绘的是前景。“山下”,不是指近处山下,而是指远处山下,由于山下有“远村”作伴。可见,“远村”暗示出远山。且此山与“天边”作邻,就更可见其远了。从烘托的空气来看,毫无城市喧嚣富贵的表象,只要稀稀落落的村庄。诗人虽没有正面体现人物的活动,但从“孤烟”一词的点化中,却烘托出人。由此可见人迹十分稀疏。尤其是“独树”与“孤烟”相对,“高原”与“远村”相连,就更感凄凉孤寂了。在这里,诗人所绘的乃是北方的远山,有显着的地方特色。在画面上,颜色淡漠。至多,能够领悟到那远处的孤烟尚带一缕淡灰,那天边高原似有一层淡黄。在此喧嚣的天地中,有颜回、陶潜那样的雅兴,多么安适清闲、无拘无束。假使没有淡到极至的涵养,则不能臻此妙境。如果说前两句是重在描绘减弱的表象的话,那么后两句是重在抒情减弱的`情感。而减弱的景情,又是互相融合、彼此浸透的。

减弱含有闲、静、淡、远等特色。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就是如此。“山下孤烟远村”就呈现了远字,全诗闲、静、淡、远,为减弱之绝唱。其他如:“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鸟鸣涧》),“涧户寂无人,纷繁开且落”(《辛夷坞》),别离展示了闲、落、静、空、寂、无、落等减弱的表象。这些,都显示出王维诗的减弱的意境。

“山下孤烟远村”,洗去人世的纷争,没有外界的搅扰,只要大天然的安静。诗人纵情地消受着、赏识着、沉醉着,投入到大天然的怀有之中,与大天然融为一体。诗人笔下的山下、孤烟、远村、天边、独树、高原,无不跳动着诗人的脉息,回旋着诗人的声响,震荡着诗人的魂灵。因而,大天然被品格化了。王维笔下的大天然,反映了王维减弱的心境。诗人将个人融化在大天然中。这种融化,意味着减弱。诗人不是超然物外,而是融于物中。诗人所寻求的,正是这种忘我、无我、有我的空灵境地。这种赋予大天然以诗人的品格的表象,这种变粗朴的天然为人化的天然的做法,就是王维酷爱人生的体现。可见,王维的减弱,不是象某些人所说的没有人世烟火味。仅仅这种人世烟火味,而是断断续续,若隐若现,只可意会,难以言传。在颜色上,它不必浓墨,不务华艳,而寻求萧疏清淡。在运笔上,既非精摹细琢,又非粗线勾勒,而是点点染染,意到笔随。在情味上,不作惊人语,不崇尚夸饰,不豪情满怀,也不执着于实际,不留心日子的纷争,不关心人事的纠葛,不激动,不沉痛,而是明哲保身,孤身静处,独善其身,寄情山水,吟咏风月,一直保持着心里的平和与恬淡。“山下孤烟远村”这首诗,就是诗人减弱心境的描写。

篇5:《田园乐·其三》唐诗赏析

《田园乐七首·其三》唐诗赏析

《田园乐七首·其三》作品介绍

《田园乐七首·其三》的作者是王维,被选入《全唐诗》的第128卷第67首。

《田园乐七首·其三》作原文

田园乐七首·其三

作者:唐·王维

采菱渡头风急,策杖林西日斜。

杏树坛边渔父,桃花源里人家。

《田园乐七首·其三》作注释

①急:全诗校:“一作起。”

②“杏树”句:《庄子·渔父》载:孔子休坐于杏坛之上,弟子读书,孔子弦歌,鼓琴奏曲未半,有渔父下船而来,左手据膝,右手持颐以听。

《田园乐七首·其三》作讲解

《田园乐七首》有具体鲜明的设色和细节描画,使读者先见画,后会意。写桃花、柳丝、莺啼,捕捉住春天富于特征的`景物,这里,桃、柳、莺都是确指,比孟诗一般地提到花、鸟更具体,更容易唤起直观印象。通过“宿雨”、“朝烟”来写“夜来风雨”,也显然有同样艺术效果。在钩勒景物基础上,进而有着色,“红”、“绿”两个颜色字的运用,使景物鲜明怡目。读者眼前会展现一派柳暗花明的图画。

《田园乐七首·其三》作作者介绍

王维(7-761年),字摩诘(mó jié) ,人称诗佛 ,名字合之为维摩诘,维摩诘乃是佛教中一个在家的大乘佛教的居士,是著名的在家菩萨,意译以洁净、没有染污而著称的人。可见王维的名字中已与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

王维在诗歌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无论边塞、山水诗、律诗还是绝句等都有流传人口的佳篇。他的诗句被苏轼称为“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他确实在描写自然景物方面,有其独到的造诣。无论是名山大川的壮丽宏伟,或者是边疆关塞的壮阔荒寒,小桥流水的恬静,都能准确、精炼地塑造出完美无比的鲜活形象,着墨无多,意境高远,诗情与画意完全融合成为一个整体。

山水田园诗派是盛唐时期的两大诗派之一,其主要作家是孟浩然、王维、常健、祖咏、裴迪等人,其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是王维和孟浩然,也称为“王孟”。

篇6:王维《田园乐》古诗鉴赏

田园乐

王维

山下孤烟远村,

天边独树高原。

一瓢颜回陋巷,

五柳先生对门。

篇7:王维《田园乐》古诗鉴赏

在王维笔下,这首诗简直象一幅萧疏清淡的水墨画。它描绘的是远景。“山下”,不是指近处山下,而是指远处山下,因为山下有“远村”作伴。可见,“远村”暗示出远山。且此山与“天边”作邻,就更可见其远了。从渲染的氛围来看,毫无城市喧嚣繁华的景象,只有稀稀落落的村庄。诗人虽没有正面表现人物的活动,但从“孤烟”一词的点化中,却衬托出人。

由此可见人烟非常稀少。尤其是“独树”与“孤烟”

相对,“高原”与“远村”相连,就更感苍凉孤寂了。

在这里,诗人所绘的乃是北方的远山,有明显的地方特色。在画面上,色彩淡薄。至多,可以领悟到那远处的孤烟尚带一缕淡灰,那天边高原似有一层淡黄。

在此清静的天地中,有颜回、陶潜那样的雅兴,多么恬适安闲、自由自在!倘若没有淡到极至的修养,岂能臻此妙境?如果说前两句是重在描绘冲淡的景物的话,那么后两句是重在抒发冲淡的情感。而冲淡的景情,又是彼此交融、相互渗透的。

冲淡含有闲、静、淡、远等特点。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就是如此。“山下孤烟远村”就出现了远字,全诗闲、静、淡、远,为冲淡之绝唱。其他如:“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鸟鸣涧》),“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辛夷坞》),分别展现了闲、落、静、空、寂、无、落等冲淡的景象。这些,都显示出王维诗的冲淡的意境。

“山下孤烟远村”,洗去人间的纷争,没有外界的干扰,只有大自然的宁静。诗人尽情地消受着、欣赏着、陶醉着,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之中,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诗人笔下的'山下、孤烟、远村、天边、独树、高原,无不跳动着诗人的脉搏,回旋着诗人的声音,震荡着诗人的灵魂。因此,大自然被人格化了。

王维笔下的大自然,反映了王维冲淡的心情。诗人将自己消融在大自然中。这种消融,意味着冲淡。诗人不是超然物外,而是融于物中。诗人所追求的,正是这种忘我、无我、有我的空灵境界。这种赋予大自然以诗人的人格的现象,这种变粗朴的自然为人化的自然的做法,不是王维热爱人生的表现么?可见,王维的冲淡,不是象某些人所说的没有人间烟火味。只是这种人间烟火味,而是时断时续,若有若无,只可意会,难以言传。在色彩上,它不用浓墨,不务华艳,而追求萧疏清淡。在运笔上,既非精雕细刻,又非粗线勾勒,而是点点染染,意到笔随。在情趣上,不作惊人语,不崇尚夸饰,不豪情满怀,也不执着于现实,不留意生活的纷争,不关心人事的纠葛,不激动,不悲痛,而是洁身自好,孤身静处,独善其身,寄情山水,吟咏风月,始终保持着内心的和平与淡泊。“山下孤烟远村”这首诗,就是诗人冲淡心情的写照。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