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给大家分享关于初中生阅读初一上答案(通用11篇)的范文,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 素材来源网络 编辑:李欢欢。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初中生阅读初一上答案,本文共11篇,供大家阅读参考。
篇1:初中生阅读初一上答案
初中生阅读初一上答案
初中生阅读初一上答案
阅读《晏殊初仕》 一文,完成文后题目。(14 分)
晏元献公为童子时,张文节荐之于朝廷,召之阙下①,适值御试进士,便令公就试。公一见试题,曰:“臣十日前已作此赋,有赋草尚在,乞别命题。”上极爱其不隐。
及为馆职,时天下无事,许臣僚择胜燕饮②。当时侍从文馆士大夫,各为燕集③,以至市楼酒肆,往往皆供帐为游息之地。公是时贫甚,不能出,独家居,与昆弟讲习。一日选东宫官,忽自中批除④晏殊。执政莫谕所因,次日进复,上谕之曰:“近闻馆阁臣僚无不嬉游燕赏,弥日继夕。惟殊杜门与兄弟读书,如此谨厚,正可为东宫官。”公既受命,得对,上面谕除授之意。公语言质野,则曰:“臣非不乐燕游者,直以贫,无可为之。臣若有钱,亦须往,但无钱不能出耳。”上益嘉其诚实。知事君体,眷注日深。仁宗朝,卒至大用。
(节选自《梦溪笔谈》,有删改)
【注释】①阙下:殿下。②择胜燕饮:择胜景之处宴饮。③各为燕集:各自饮宴欢会。④批除:御点上任。
【小题1】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6 分)
⑴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意思。(4 分)
①适值御试进士②执政莫谕所因()
③上益加其诚实()④卒至大用()
⑵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于”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例句:荐之于朝廷A.行者休于树; O& c8 f! G3 g+ T+ h4 H: eB.余将告于莅事者/ L* Q5 ], `2 i b0 V/ SC.苛政猛于虎也1 F& R6 e5 J9 c ?3 CD.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7 F9 Z h8 T3 a4 U: f0 j! S【小题2】用“/ ”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 分)
惟殊杜门与兄弟读书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 分)
⑴臣非不乐燕游者,直以贫,无可为之。
⑵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桃花源记》)
【小题4】选文中的晏殊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段分析。(2 分)
答案
【小题1】①正值、恰好②明白③更加④最终(4分,1分1个)(2)B(2分)
【小题1】惟/殊/杜门与兄弟读书
【小题1】①我并非不喜欢宴游玩乐,只是因为家里贫穷,没有钱可以做这些事。
②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相互听到鸡鸣与狗叫的声音。
【小题1】文段中晏殊不隐瞒自己曾经做过试题,请求另出题;受命后老实说出不能去宴游的原因。可看出晏殊是一个质朴、诚实、谨慎、忠厚的人。
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 “适 谕 益 卒”四个字在文言文中的经常出现,各句中都是在考查它们的常规意思。在课内文言文中都能找到它们的影子.如"卒获有所闻"的"卒","曾益其所不能"中的"益"等.
例句中的"于"可译为"给",A D中的"于"是"在"的意思,C中的"于"是"比"的'意思 .
做课外文言文的词语解释题,一定要牢记课外考查看课内的原则。用心想一想,都能在课内找到这此词的影子,这样词语就不难解释了。但是平时要有一定的文言知识积累,一些文言词语的常规用法是必须知道的。尤其是文言文课文下面注解里面的词语。
【小题1】试题分析:第一个是通假字,也是文言文中常见的字,解释时先指出通哪个字,然后释义。第二个根据语境可知是“道路”的意思。第三个“得到”,根据语境,译为“找到”更准确。第四个出自《晏子使楚》,原句是: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意思是:圣人是不能同他开玩笑的,我反而自讨没趣了。“病”的意思是“辱”。
【小题1】试题分析:翻译时要注意,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落实。此句中的关键词有“直”“以”‘交通’等。“直”是通假字,通"只"只是的意思,“以”是因为的意思,‘交通’是交错相通的意思。连缀起来,语意通顺即可。
【小题1】试题分析:“公一见试题,曰:‘臣十日前已作此赋,有赋草尚在,乞别命题。’上极爱其不隐。”这个语句体现了人物是个诚实的人,“上谕之曰:‘近闻馆阁臣僚无不嬉游燕赏,弥日继夕。惟殊杜门与兄弟读书,如此谨厚,正可为东宫官’”句中的"谨厚”是"上"对人物的评价,也正是人物品质的体现.由此我们根据这些关键词句不难得出答案.
篇2:《初冬月》阅读答案
①秋意尚浓,恍然就到了初冬,月亮也带着秋温,走进了冬的夜空。
②天黑得早了,晚饭后摸黑回宿舍,过了山头,豁然见西南山坡上空这轮橙黄明净的初冬月,低垂圆满,硕大清新,一种美好亲切的感觉顿从心底漾起。夜幕中,黑森森的山峰错落而列,视野尽处,一岭横天际接晚霞;渐暗的余霞边,山的剪影如淡淡的水墨画,近山的轮廓则像浓墨涂出的一样;山坡西南出口方向,山势迅速开阔,峰峦连绵起伏,像一片黑色的波涛,磅礴在融融的月光下;月下的山坡和附近的山川上空月光旖旎,给人今月专为此处明的美感。这月光山色太美了!望着明月,似乎忘却了自身的存在,只剩下一缕美好的情感,羽化在这月色之中。
③独自徜徉在月色里,白天必须思虑萦怀甚至忧戚的,此刻全忘了,而白天无暇顾及甚至早已忘却了的,有的却会清晰的想起来。如此美丽的月光,会使心灵深处的珍藏开出花朵,连痛楚也会变得美丽。但这月色更多的是使我无所虑无所思,身心放松,呼吸都变得轻微均匀,不易觉察。我像一条游到清水里“偷清” 的鱼,浮在月光里,吮月华,汲清辉,或停泊或徘徊,如醉如痴。
④橙黄的月,橙黄的光,橙黄的光里浮悬着轻轻的霜。清虚的夜空里,我仿佛感觉到了月光的流泻,感觉到了月光的韵律,颖悟到人的情感与月光波动的`相依相融;在这柔和美丽的月光下,只要一凝神一动情,仿佛就能听到低徊优美的《梁祝》曲,看到飘逸如梦的《天鹅湖》……难道这些作品的诞生也经历了月光的孕育,作者的灵感也得到过月光的滋润和浇灌?不然,这些美好的东西怎么会还原在这月光之中?
⑤山脉相互枕藉着、依偎着,匍匐在朦胧的月色里安详地睡了。真没想到白天反复经过反复看过的山,经月光的再创造,竟如仙境。山上的树木挤挨着、拥抱着,进入了梦乡。松树等乔木高高的婆娑的树冠,如伞如云如絮,像幽幽夜幕里的泼墨画。山在呼吸,树在呼吸,空气在呼吸,夜在呼吸……此刻凝目,能看到天涯;此刻倾听,可听及海角。听者看者,非耳非目,乃心也,乃月夜之助也。
⑥月光如橙色而淡泊的液体,山川景物浸在月色里,天国般的宁和。独处月下,平和而安宁的心灵,在接受月光睿智的审视,人生一瞬,人生是美好的,人的心灵也应该是美好的,我们的所作所为应无愧于这美好的世界,无愧于这美好的月光;美好的心灵才能照进美好的月光,心灵美好的人,才敢于独自静静地面对这美好的月色而灵魂安宁。
⑦感谢生活感谢大自然的赐予,我的生命之舟放逐了喧嚣、污染和拥挤,泊进了这一汪月色,际遇了这处明丽如梦的风景。陶醉在月华天籁中,我甚至忘记了我是什么时候是怎样进入这月色的,也没有想到要走出这月色,走出这个恬静和悦的梦境。
⑧在时间的长河里,我们仅有属于自己的那一缕月光,稍不珍惜,就会去日苦多,万事成蹉跎。君不见,此月方从远古来,历沧桑,经兴衰,送千古风流,看花开花落……大王月,霜晨月,关山月,红缕月,俱往矣!山河沉寂无言,酣然入梦;人不惜月月自明,吾辈该如何把握这一缕月光?初冬月高悬不语,娟然如洗。
篇3:《初冬月》阅读答案
1.体会文中加点词的作用
山坡西南出口方向,山势迅速开阔,峰峦连绵起伏,像一片黑色的波涛,磅礴在融融的月光下。
2.给第④段省略号处补写一个结构相同且能前后衔接的句子,这个句子应是:
3.说说短文运用多种手法极力铺陈初冬月的美景,所表现的主题是:
4.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谈谈你对文中加横线句子的理解。
5.这是一篇让人耳目一新、爱不释手的美文。请从第⑤段中任选一句你认为写得最美的句子来,并简述理由。
句子:
理由:
篇4:《初冬月》阅读答案
1.写出了峰峦连绵起伏,无边无际和纵向的雄伟气势。
2.例如:品到了淡雅馨香的《茉莉花》。
3.对宁静、淡泊、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美好人生的追求。 4.作者由此及彼,由惜月到惜人生,既深化了文章主旨,又增强了文章的厚重感。
5.略(该题能扣住画面的优美以及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来谈即可。)
篇5:初冬月阅读答案
①秋意尚浓,恍然就到了初冬,月亮也带着秋温,走进了冬的夜空。
②天黑得早了,晚饭后摸黑回宿舍,过了山头,豁然见西南山坡上空这轮橙黄明净的初冬月,低垂圆满,硕大清新,一种美好亲切的感觉顿从心底漾起。夜幕中,黑森森的山峰错落而列,视野尽处,一岭横天际接晚霞;渐暗的余霞边,山的剪影如淡淡的水墨画,近山的轮廓则像浓墨涂出的一样;山坡西南出口方向,山势迅速开阔,峰峦连绵起伏,像一片黑色的波涛,磅蹲在融融的月光下;月下的山坡和附近的山川上空月光涛施,给人今月专为此处明的美感。这月光山色太关了!望着明月,似乎忘却了自身的存在,只剩下一缕美好的情感,羽化在这月色之中。
③独自倘佯在月色里,白天必须思虑荣怀甚至忧戚的,此刻全忘了,而白天无暇顾及甚至早已忘却了的,有的却会清晰地想起来。如此美丽的月光,会使心灵深处的珍藏开出花朵,连痛楚也会变得美丽。但这月色更多的是使我无所虑无所思,身心放松,呼吸都变得轻微均匀,不易觉察。我像一条游到清水里“偷清”的鱼,浮在月光里,吮月华,汲清辉,或停泊徘徊,如醉如痴。
④橙黄的月,橙黄的光,橙黄的光里浮悬着轻轻的霜。清虚的夜空里,我仿佛感觉到了月光的流泻,感觉到了月光的韵律,颖悟到人的情感与月光波动的相依相融;在这柔和美丽的月光下,只要一凝神一动情,仿佛就能听到低徊优美的《梁祝》曲,看到飘逸如梦的《天鹅湖》……难道这些作品的诞生也经历了月光的孕育,作者的'灵感也得到过月光的滋润和浇灌?不然,这些美好的东西怎么会还原在这月光之中?
⑤山脉相互枕藉着、依偎着,匍匐在朦胧的月色里安详地睡了。真没想到白天反复经过反复看过的山,经月光的再创造,竟如仙境。山上的树木挤挨着、拥抱着,进入了梦乡。松树等乔木高高的婆婆的树冠,如伞如云如絮,像幽幽夜幕里的泼墨画。山在呼吸,树在呼吸,空气在呼吸,夜在呼吸……此刻凝目,能看到天涯;此刻倾听,可听及海角。听者看者,非耳非目,乃心也,乃月夜之助也。
⑥月光如橙色而淡泊的液体,山川景物浸在月色里,天国般的宁和。独处月下,平和而安宁的心灵,在接受月光睿智的审视,人生一瞬,人生是美好的,人的心灵也应该是美好的,我们的所作所为应无愧于这美好的世界,无愧于这美好的月光;美好的心灵才能照进美好的月光,心灵美好的人,才敢于独自静静地面对这美好的月色而灵魂安宁。
⑦感谢生活感谢大自然的赐予,我的生命之舟放逐了喧嚣、污染和拥挤,泊进了这一汪月色,际遇了这处明丽如梦的风景。陶醉在月华天籁中,我甚至忘记了我是什么时候是怎样进入这月色的,也没有想到要走出这月色,走出这个恬静和悦的梦境。
⑧在时间的长河里,我们仅有属于自己的那一缕月光,稍不珍惜,就会去日苦多,万事成蹉跎。【君不见,此月方从远古来,历沧桑,经兴衰,送千古风流,看花开花落……大王月,霜晨月,关山月,红缕月,俱往矣!山河沉寂无言,酣然入梦;人不惜月月自明,吾辈该如何把握这一缕月光?】初冬月高悬不语,娟然如洗。
【问题】
16.请你说说第②自然段中加点的“羽化”一词的妙处。(2分)
17.结合全文内容,简要概括作者笔下的冬月有哪些特点。(3分)
18.文中第⑤自然段详细描写了山和树,有什么深意?(4分)
19.根据全文内容,请你说说对文中第⑧自然段中画线句的理解。(3分)
20.面对“高悬不语”的初冬月,作者的思想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分)
【参考答案】
16.(2分)“羽化”一词,写出了作者赏月所产生的情感的轻盈飘逸之状,也表现了作者对这种情感的钟爱。
17.(3分)①橙黄明净
②硕大清新
③淡泊宁静
18.(4分)作者采用了拟人手法,赋予了山和树以人的灵性,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幽雅恬淡之美(2分),以此衬托了初冬月创造仙境之神功。(2分)
19.(3分)作者由月联想到人生、历史,则惜月惜人生——岁月流逝,明月自明,人应珍惜(1分),既深化了文章的主旨,又增强了文章的文化内涵(2分)。
20.(3分)面对“高悬不语”的月,作者的情感经历了享受美好的月景,进而被月色陶醉变得心胸开阔,最后忘却了自身荣辱,真正体会到了生命的真谛。
篇6:初一上政治第三单元测试卷带答案
初一上政治第三单元测试卷带答案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它填入对应的答题栏内。每题2分,共24分)
1. 6月11日,抗震救灾英模事迹首场报告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催人泪下的先进事迹和模范人物感动了台下的每一位听众,人们泪流满面,甚至失声痛哭。这说明( )
A.人的情绪是不相同的
B.人的情绪是完全相同的
C.人的情绪具有相通性和感染性
D.人的情绪状态不会影响他人
2. 209月4日,南京世茂滨江新城传出“最低7.5折售房” 消息。面对此消息,欲购房者满心欢喜地前往观看、预定;已购房者则愤怒地找到相关负责人,要求退房。对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人们的情绪是多种多样的
B.情绪与人们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有很大关系
C.面对同一情景,人们会有不同的情绪表现
D.上述人们的情绪都是消极的
年9月23日,芬兰考哈约基一所职业高等学校的一名22岁的学生开枪向同学射击,造成11人死亡,多人受伤。据了解,此学生因琐事与同学发生激烈争吵,情绪失控的他便持枪向同学进行了射击。据此回答第3~4题。
3. 上述材料说明( )
①不良情绪会使人们冲动、消极,甚至做出一些违背道德与法律的事情
②有了不良情绪,就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③人不应该有消极的情绪
④有了不良情绪,要采取积极的措施进行调控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4. 要避免消极情绪带来的不良后果,我们就要采取措施进行调控,下列有利于消极情绪调控的方法有( )
①在适当的场合大哭一场 ②提醒自己,遏制不良情绪
③采用注意力转移法调节不良情绪 ④随意发泄自己的不良情绪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5. “每次考试前,我都提醒自己保持良好的心态,这是我能超水平发挥的一个重要因素。”这说明( )
A.只要放松,不要太认真,就会有好成绩
B.平时学习是次要的,临时发挥才是重要的
C.不管功底牢不牢,考试时只要认为必胜就能取得胜利
D.良好的情绪是保证水平正常发挥,甚至超水平发挥的重要因素
6. 2008年7月5日,首例“骂死人”案件审理。李周华因用极其淫秽的语言谩骂黄粱会而导致其情绪激动冠心病发作而死亡。黄梁会因情绪激动而导致冠心病发作,这告诉我们( )
①人们要学会调控自己的消极情绪
②消极情绪不利于人的身心健康
③应当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
④要想身体健康,就要“当怒不怒,当喜不喜”,强压住不良情绪不让它泄出来
A.①②④ B.①② C.②③ D.①②③
7. 下列对右边漫画《高考心态》评价正确的是( )
A.两人面对高考有不同的心态
B.两人面对高考的心态不同,结果就不同
C.他们面对高考的心态是一样的
D.两人的心态都不利于高考
8. 艺术大师刘海粟先生,年高九十岁时,仍精神焕发,挥毫自如。人们从他书写的一副对联里找到了他健康的答案:“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以上事例说明( )
①情绪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和生活
②积极的情绪有利于身心健康
③精神愉快,心情舒畅,开朗豁达是健康长寿的重要因素
④情绪与一个人的身心健康无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9. 2008年7月12日,教育网报道,青少年吸毒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调查表明,青少年吸毒的原因有很多,如好奇、盲目从众、上当受骗等。上述材料告诉我们( )
①好奇心会把青少年引向邪路 ②盲目从众会使青少年陷入庸俗的生活情趣
③吸毒有悖于高雅生活情趣 ④高雅的生活情趣有益于个人的身心健康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
全国敬业奉献模范袁隆平在研究杂交水稻的过程中遭遇了无数次的政治挫折,他的情绪坏透了,但他不甘心就这样被坏透了的情绪主宰。于是,他全身心地投入科研,终于攻破了世界性的难题,培育出了杂交水稻品种。据此回答10~11题。
10. 袁隆平这种调控情绪的方法( )
①属于理智调控法 ②将消极的情绪转化成了积极的行动
③属于幽默化解法 ④把不良情绪转变成一种精神力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1. 袁隆平在工作之余,经常听音乐,看书,打球,以此来调节自己,从而以饱满的精神更好地投入到以后的工作中。这说明( )
①高雅的情趣有助于事业的成功 ②高雅的情趣有利于身心健康
③高雅的情趣会使人成为科学家 ④高雅的情趣是取得事业成功的主要途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2. 看漫画回答:下列对好奇心的理解正确的有 ( )
①好奇心可以驱使我们去探索未知世界的各种奥秘
②好奇心可以给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增添情趣
③好奇是兴趣的开始,我们应由好奇开始,培养广泛有益的兴趣爱好,并进而发展为高雅情趣
④只要有好奇心,就能培养成为高雅情趣
A.①③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36分)
13. (18分)2008年7月15日,暑假期间,青春飞扬心理咨询室接待了很多患有“考试焦虑综合症”的青少年。这些青少年学习压力都很大,每次考前都紧张,出现了焦虑烦躁、寝食难安等症状,影响了正常的学习与生活。
谈谈你对这件事的看法。
14.材料分析题(18分)
材料一:2008年8月8日,“体操王子”李宁在鸟巢点燃了主火炬。14个世界冠军,106枚国内外大赛的金牌,让李宁成为中国体育史上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李宁说他辉煌成就的取得离不开他平时的业余爱好,画画、写字等业余爱好对他的体操事业有很大帮助。
材料二:2008年8月19日,未成年人朱桦(化名)被依法逮捕。朱桦因沉迷于网络而辍学,前几天在网吧因盗用他人账号上网被管理员发现后被赶出网吧。怀恨在心的他纠集了两名男青年将网吧管理员打致残疾。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培养高雅情趣的认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 案 A D D A D D B A B D A A
二、非选择题
13、⑴青少年学习压力大,每次考前都紧张,出现了焦虑烦躁是消极情绪的表现,
⑵情绪犹如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情绪可以充实人的体力和精力,提高个人的活动效率和能力,促使我们健康成长。这是情绪的积极影响。另一方面,情绪也会使人感到难受,抑制人的活动能力,降低人的`自控能力和活动效率,甚至做出一些令自己后悔甚至违法的事情。这是情绪对人的消极影响。
⑶情绪是可以调控的,我们可以采取注意力转移法、合理发泄法、理智控制法等合理地发泄自己的不良情绪,使自己拥有更多的积极健康的情绪表现
14、⑴李宁说他辉煌成就的取得离不开他平时的业余爱好,画画、写字等业余爱好对他的体操事业有很大帮助。说明了:高雅的生活情趣,有益于个人的身心健康,有益于事业的成功;
(2)朱桦因沉迷于网络而辍学,直至因违法而被被依法逮捕,说明了庸俗的生活情趣,不利于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甚至会致人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3)我们要努力培养乐观、幽默的生活态度。这是陶冶高雅生活情趣的重要条件。要善于将好奇心转化为浓厚的兴趣,还要学会鉴别不同的情趣,“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要像李宁那样,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在学好课堂知识的基础上,努力扩大知识面,拓展活动领域。在追求生活情趣的过程中,注意将自己的情感提升为情操。
篇7:初一上政治第三单元测试卷带答案
关于初一上政治第三单元测试卷带答案
(新人教)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它填入对应的答题栏内。每题2分,共24分)
1.2008年6月11日,抗震救灾英模事迹首场报告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催人泪下的先进事迹和模范人物感动了台下的每一位听众,人们泪流满面,甚至失声痛哭。这说明
A.人的情绪是不相同的
B.人的情绪是完全相同的
C.人的情绪具有相通性和感染性
D.人的情绪状态不会影响他人
2.2008年9月4日,南京世茂滨江新城传出“最低7.5折售房”消息。面对此消息,欲购房者满心欢喜地前往观看、预定;已购房者则愤怒地找到相关负责人,要求退房。对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人们的情绪是多种多样的
B.情绪与人们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有很大关系
C.面对同一情景,人们会有不同的'情绪表现
D.上述人们的情绪都是消极的
2008年9月23日,芬兰考哈约基一所职业高等学校的一名22岁的学生开枪向同学射击,造成11人死亡,多人受伤。据了解,此学生因琐事与同学发生激烈争吵,情绪失控的他便持枪向同学进行了射击。据此回答第3~4题。
3.上述材料说明()
①不良情绪会使人们冲动、消极,甚至做出一些违背道德与法律的事情
②有了不良情绪,就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③人不应该有消极的情绪
④有了不良情绪,要采取积极的措施进行调控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
4.要避免消极情绪带来的不良后果,我们就要采取措施进行调控,下列有利于消极情绪调控的方法有()
①在适当的场合大哭一场 ②提醒自己,遏制不良情绪
③采用注意力转移法调节不良情绪 ④随意发泄自己的不良情绪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5.“每次考试前,我都提醒自己保持良好的心态,这是我能超水平发挥的一个重要因素。”这说明()
A.只要放松,不要太认真,就会有好成绩
B.平时学习是次要的,临时发挥才是重要的
C.不管功底牢不牢,考试时只要认为必胜就能取得胜利
D.良好的情绪是保证水平正常发挥,甚至超水平发挥的重要因素
6.2008年7月5日,首例“骂死人”案件审理。李周华因用极其淫秽的语言谩骂黄粱会而导致其情绪激动冠心病发作而死亡。黄梁会因情绪激动而导致冠心病发作,这告诉我们()
①人们要学会调控自己的消极情绪
②消极情绪不利于人的身心健康
③应当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
④要想身体健康,就要“当怒不怒,当喜不喜”,强压住不良情绪不让它泄出来
A.①②④B.①②C.②③D.①②③
7.下列对右边漫画《高考心态》评价正确的是()
A.两人面对高考有不同的心态
B.两人面对高考的心态不同,结果就不同
C.他们面对高考的心态是一样的
篇8:元祐初阅读答案
元祐①初,山谷②与东坡、钱穆父同游京师宝梵寺。饭罢,山谷作草书数纸,东坡甚称赏之。穆父从旁观曰:“鲁直之字近于俗。”山谷日:“何故?”穆父曰:“无他,但未见怀素真迹尔。”山谷心颇疑之,自后不肯为人作草书。绍圣③中,谪居涪陵④,始见怀素⑤《自叙》于石杨休家。因借之以归,摹临累日,几废寝食。自此顿悟草法,下笔飞动,与元祜以前所书大异。始信穆父之言不诬⑥,而穆父死已久矣。故山谷尝自谓得草书于涪陵,恨穆父不及见也。
【注释】
①元祜:宋哲宗赵煦年号。②山谷: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宋四大书法家”之一,下文的“钱穆父”、“石杨休”都是人名。③绍圣:宋哲宗赵煦年号。④涪陵:地名。⑤怀素:唐代大法家,以善“狂草”出名。存世书迹《自叙》对后世影响很大。⑥不诬:不假。
【小题1】用“/“给文中画线句子划分良朗读节奏。(只划一处)(2分)
与元祐以前所书大异
【小题2】解释文中划线词语。(4分)
(1)饭罢( ) (2) 谪居涪陵( )
(3)摹临累日(4)而穆父死已久矣()
【小题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故山谷尝自谓得草书于涪陵,恨穆父不及见也。
【小题4】山谷草法从“近于俗”到“下笔飞动”,是哪三个重要原因促成?请根据文中信息概括。(3分)
参考答案:
【小题1】与元祐以前所书/大异
【小题2】结束(完了,停止)古代官员降职或远调连续但是
【小题3】所以山谷曾经自己认为是在涪陵深得草书的真谛,遗憾的是穆父未能看到自己的书法。
【小题4】(1)钱穆父的批评、指点(1分) (2)得到了怀素的.《自叙》帖(1分) (3)自身的努力(1分) (答到意思即可给分)
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句子的朗读停顿一般坚持结构与意思原则即可。
【小题2】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义即可,有时还要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
【小题3】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要求具有落实重点词语的能力,不能遗漏,同时要与上下文连贯,有时还要补出省略的主语,同时要抓住其中的关键字。
【小题4】本题考查筛选文章信息的能力。结合文章的内容概括出需要的信息即可。
篇9:鹧鸪天魏初阅读答案
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一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细有华。
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几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圆夜煮茶?
(1)综观全词,试分析“心事”具体指的是什么?(2分)
(2)“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在景物描写上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该处景物描写在全词中有何作用?试具体分析。(4分)
阅读答案:
6.(1)思乡,思亲,想与家人团聚,安享天伦之乐;慨叹年华易逝,人生易老;厌倦仕途与奔波,希望归隐田园。(2分,每点1分)
(2)写法:①写景由远及近,(层次分明),“山”“水”“霞”是远景,“林”“鸦”是近景。(1分)②动静结合,(鲜活灵动),“山”“水”“霞”“林”是静景,“归鸦”是动景。(1分)作用:①以景写情(或借景抒情,或融情于景),通过山水、残照、归鸦等景物,抒发思乡之情;②烘托气氛,营造出一种清冷而怅然的意境,突出客居他乡的孤寂之情。(写出一点给1分,答出两点给3分)
篇10:鹧鸪天魏初阅读答案
鹧鸪天
魏初
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
一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细有华。
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
几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圆夜煮茶?
(1)综观全词,试分析心事具体指的是什么?(3分)
(2)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在景物描写上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该处景物描写在全词中有何作用?试具体分析。
答案:
(1)思乡,思亲,想与家人团聚,安享天伦之乐;慨叹年华易逝,人生易老;厌倦仕途与奔波,希望归隐田园。(3分,每点1分)
(2)写法:①写景由远及近,(层次分明),山水霞是远景,林鸦是近景。②动静结合,(鲜活灵动),山水霞林是静景,归鸦是动景。作用:①以景写情(或借景抒情,或融情于景),通过山水、残照、归鸦等景物,抒发思乡之情;②烘托气氛,营造出一种清冷而怅然的意境,突出客居他乡的孤寂之情。(写出一点给1分,答出两点给3分)
阅读练习二:
⑴鹧鸪天 室人降日 以此奉寄 的前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第二句中的又字用得好,好在哪里?
答:表达了作者漂泊中深切思念家中亲人之情。又字暗示他不止一次浪迹天涯,饱含愁苦与无奈。
⑵满林残照见归鸦一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特点?请略加分析。
答:这里以鸦归巢与人不能归家对比,运用的`是反衬手法。
⑶有一部分人认为室人降日 以此奉寄的最后两句写得极为感人,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作者企盼与家人一起自食其力,共享天伦之乐。语言朴素平实,亲切动人,能唤起读者强烈共鸣。
阅读练习三:
(1)词的前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第二句中的又字用得好,好在哪里?(3分)
(2)满林残照见归鸦一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特点?请略加分析。(2分)
(3)有人认为词的最后两句写得极为感人,请谈谈你的看法。(3分)
参考答案
(1)表达了作者漂泊中深切思念家中亲人之情(1分)。又字暗示作者不止一次浪迹天涯,饱含愁苦与无奈(2分)。
(2)以鸦归巢反衬人不能归家,更凸显出游子有家不能归的思家之苦。(2分)
(3)作者企盼与家人一起自食其力,共享天伦之乐(1分)。语言朴素平实,亲切动人,能唤起读者强烈共鸣(2分)
篇11:宋初古文阅读答案
往岁士人多尚对偶为文,穆修、张景辈始为平文①,当时谓之“古文”。穆、张尝同造朝,待旦于东华门外。方论文次,适见有奔马践死一犬,二人各记其事,以较工拙。穆修曰:“马逸,有黄犬遇蹄而毙。”张景曰:“有犬死奔马之下。”时文体新变,二人之语皆拙涩,当时已谓之工,传之至今。
【注释】①穆修、张景:北宋初年人,提倡散文,对后来古文运动的代表人物欧阳修等都有影响。平文:即散文,是区别于当时骈体文的一种文体。
【问题】
8.(2分)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
(1)往岁士人多尚对偶为文( )
(2)穆、张尝同造朝( )
9.(4分)翻译下面的句子。
(1)适见有奔马践死一犬。
译文:
(2)二人各记其事,以较工拙。
译文:
10.(2分)穆、张二人描述“逸马毙犬”的用语,后人认为“拙涩”,为何当时“谓之工”?
答:
11.(2分)穆、张二人哪些方面值得我们学习?
答:
【参考答案】
8.(2分)(1)崇尚。(2)到……去。
9.(4分)(1)(他们)恰好看到有一匹奔跑的`马踏死—条狗。
(2)两人各自记述这件事情,来比较谁写得好谁写得差。
10.(2分)因为当时文体新变,可供参照的范例少,人们的评价标准还不够高。
11.(2分)珍惜时间。在上朝之前的空暇还在探讨写作问题。
关注生活。把生活看作写作的源头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