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给大家分享关于汕头春节的风俗演讲稿(通用3篇)的范文,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 素材来源网络 编辑:李欢欢。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汕头春节的风俗演讲稿,本文共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您。
篇1:汕头春节的风俗演讲稿
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家乡的春节开始的时间,说早吧它也不早,说晚吧它也不晚,反正就是在腊月初十左右。
刚进入腊月,小孩儿们就嚷着要买鞭炮,可大人说现在还早,还没有卖鞭炮的呢,小孩儿们都不高兴了,无奈的走开了。
终于,腊月十六这天,我们这儿有会,大人们会领着小孩去买过年时需要的物品了,而小孩儿们关心的是卖鞭炮的来了没有。这一天,家家户户都出来买年货、年画,把街道挤的水泄不通。
又过了几天,到了小年儿这天,小孩儿们又一窝蜂地朝商店拥去,把商店的各式各样的糖买了个精光,每个小孩儿走出商店,手里都有一大把糖,大人手里还会兜着一个袋子,袋子里装的当然是糖喽,小孩儿走出商店时脸上各个都堆着笑容,像中了彩票似的。也就是每当这个时候,商店老板的腰包会慢慢的鼓起来。
到了除夕夜的前一天,家家都赶做年菜,把家里再大刷新一遍。除夕这天到来时,大人小孩儿都穿起新衣,门上贴上红红的对联。晚上的时候,一家人围着餐桌吃团圆饭,餐桌上,有很多好吃的,都是平常吃不到的,这时,小孩儿们便“大开杀戒”,把餐桌上的食物吃个精光。一家人围着餐桌,看着春节联欢晚会,有说有笑。咦,是不是少了一种声音呢?对了,是鞭炮声!外面的鞭炮正在比赛谁的声音更响呢!
初二这天,一家人都要在午前到亲戚朋友加拜年,这时候,小孩儿会特别兴奋,因为可以收压岁钱了,哈哈。
紧接着,元宵突袭,人们都把落后的元宵灯换成烟花了,几乎每家人都在放烟花,有的人端着乘着汤圆的碗在看烟花呢。
正月十七,春节基本上就结束了,小孩儿们该去上学,大人们又该去干活了。
这样,一个热热闹闹的春节就结束了,小孩儿们却又在盼望这下一次春节的到来……
篇2:春节风俗的演讲稿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
在我的家乡千岛湖,吃米羹可算是春节一大习俗。
每到春节的前夕,家家户户都会准备几大脸盆米羹,用保鲜膜盖起来,存放在阴凉处。等到客人来了,主人就舀一些到锅里加热,给每人盛上一碗米羹。大家围坐在一起,边吃边谈论家常,谈着来年的计划等等……幽默的客人总不忘调侃一句:我们现在可是在吃香喝辣呢!往往惹得众人哄堂大笑起来。
据说在家乡的一次大饥荒中,农民们颗粒无收。大家为了填饱肚子,不得不在饭里加野菜、树叶等杂物,但还是无济于事。眼看着自家的米就要见底,一位读书人想了个办法。
他向大家收集大米、辣椒,用石磨将其磨成米浆,放入大锅,熬成米糊。又让大家挖来各种野菜,清洗干净,然后把它们放入大锅中,和着米糊一起,熬出了最早的“米羹”。人们你一勺,我一勺地品尝起来,随之而来的温饱的感觉,不禁让人们流出欣喜的眼泪,在感动之余大家都对这美味赞不绝口。从那时起做米羹、吃米羹的习惯,便流传下来。
家乡人对米羹的执着,我有着一些独特的体验。
舅舅在杭州开了家饭店,来店里就餐的千岛湖人很多,有的是多年生活在杭州的,口味渐渐的改变了,但是每次只要到店里,米羹是必点的。
前几年,外婆家响应政府的城镇化的号召,从小山村的土房搬到了镇上的宽敞明亮的楼房里。还特意在新家里做了一个柴火灶。由于柴火灶费事,平时就闲置在那里。我一直不理解这个大锅是干什么用的?外婆说,“春节熬米羹用的”。用石磨磨出的米浆,在柴火灶的大锅内熬出来的米羹,口感才地道。
今年春节,唯一的遗憾是由于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严重,到亲戚家拜年的活动全部取消了。闲来无事,我翻看着妈妈的微信朋友圈,发现不少亲戚朋友晒出了自家做的米羹。看到那糊糊的浓稠的米羹,一下子便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
说到距离,我曾经听爸爸说起,在我出生以前,从杭州乘大巴,坐轮船,划小船,最后要翻一座大山,往往过一两天才能到外婆家。时间进入21世纪初,随着杭新景公路、淳开公路、杭黄高铁相继开通,出行的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可以选择自驾、直达客车、高铁出行,基本上三个小时就会到家乡。
如今家乡人的生活水平极大地提高了,米羹的用料也发生了变化。加入了猪大肠、猪肚、自制的豆腐等食材的米羹,已经是招待客人的佳肴,是需要人们细细品味的美食了。我手捧一碗米羹,慢慢品尝浓稠的汤汁,想着这朴素的食物为什么能让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如此执着?是美味?不,做米羹的食材是每户农家最常见的。然而或许正是这朴素,孕育了千岛湖人吃苦耐劳,不甘落后,勇于创新的品格。
我若有所悟,推窗远眺——小镇的徽派建筑,白墙黑瓦;千岛湖的青山绿水,蓝天白云,美不胜收。
篇3:关于春节风俗的演讲稿800字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越长大,才越懂得最好的都是原配的。盼望着,盼望着,又到了一年中最憧憬的时间,我怀着一颗新奇、期待的心回到了老家中,但却感觉心上蒙上了一层薄薄的纱,似是无变,而又觉陌生。
许久没有回来,老家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上山的那片泥土与花都已退居在水泥路下,一栋栋林立的商店锣鼓打着敲着,呛住了大声吆喝小玩意儿的商贩,一路上鲜有拿着鞭炮放一路的孩子,更多的是低头玩着手机的人们。过年时节的中国结,灯笼比以前所有的年都多,但总感觉一丝凄冷与寂清。
下午,父辈们都在忙着修补年久失修的水井,院子前的一片树因要建房而被砍伐,冷风“呼呼”的刮着从外买来的春联,妈妈和伯母则在对着手机发笑。不知何时起,过年的我们不再乐衷于闲坐荫下畅聊,一笔一画写春联,今天的春节,我觉得无可适从。
到了晚饭,各式各样的菜肴争相上桌,清蒸鱼头、爆炒鸭肉、孜然牛肉等散发着仅有的一缕缕年味,但我和姐姐总觉得食较从前,略逊一筹。以前每到年夜饭,奶奶都会将鸡的两个鸡腿单独给我和姐姐留出来亲自下厨,在我们玩累了的时候总会端上一盘淋上少许酱汁的酥炸鸡腿,那样的味道才算得上是真正的年味了吧。在饭席期间,爷爷总会庄重地总结一年的收获并对我们每个人予以来年的期望与祝愿,然后当然少不了给我们一个大大的红包,封面热切的大红色中蕴含了多少爷爷对我们的爱,那饭桌上的红包互动才是真正的年味啊。而今年,奶奶身体抱恙,再也无力做出十里飘香的鸡腿,爷爷也已经不在了,只有奶奶代替他老象征性的发个红包便略过,转而代之的是不断滴滴的手机红包。
饭后,长辈们围在火炉边烤火,没有了爷爷的动员也就没有什么人去看春晚,人都不齐本就无趣的春晚还有什么意思呢?人们坐在一起却不怎么谈论家常,偶尔的几句交谈是手机抢了多少钱红包,伯伯们也不再一起打牌了,而是在手机上虚拟打牌。姐姐因要备战高考一直忙于复习,兴冲冲带回来的一大包鞭炮,只剩下我一人与星光点燃。
最好的年味还是原配的'好,但那令人心醉的年味啊,已经随着飘飞的萤火虫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