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有关柏树的历史典故

2025-03-28 10:11:14

小编给大家分享关于有关柏树的历史典故的范文,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 素材来源网络 编辑:李欢欢。

有关柏树的历史典故

  关于柏树的历史典故有哪些?历史典故是指具有教育意义且大众耳熟能详的公认的人物,事件。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有关柏树的历史典故,欢迎大家阅读。

有关柏树的历史典故

  柏树的历史典故 1

  在登封嵩阳书院内有三棵"古柏",最小的称为"大将军",最大的偏称为"二将军"和"三将军",将军柏名不符实,是什么原因呢?这里有一段趣谈。

  西汉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正月,汉武帝刘彻登游嵩山加封中岳后,又来到这里(当时叫嵩阳道观)游览,他一进门,看见一棵柏树身材高大,枝叶茂密,赞叹不已,说道:"朕游遍天下,从未见过这么大的柏树呢!"汉武帝面对此树仰望再三,感叹之余,信口赐封它为"大将军"。

  封罢大将军,汉武帝在群臣的'呼拥下,朝院内走去。来到正院,迎面又看见一棵大柏树,这棵柏树要比"大将军"大得多,汉武帝心中颇为懊悔。但金口已开,没法更改。最后,他还是拿定主意,指着前面的大柏树说?quot;朕封你为二将军。"当时群臣觉得加封的不合理,想向皇上建议,但又不敢直言,只好向皇上提示说:"这棵柏树比前院那棵柏树大得多呀!"汉武帝固执已见,大声斥责道:"什么大呀!小呀!先入者为主。"群臣吓得连忙叩头称"是",谁也不敢再吭了。

  汉武帝继续行为往前走,又见到一棵更大的柏树,他犹豫了一下,心想,怎么一棵比一棵大?可我已赐封在先,又不能改口,还是按先来后到次序加封吧。于是面对柏树说:"再大你也是三将军了。"群臣们面面相觑,再也不敢作声。

  三棵受封的大柏树,因皇帝封的不合理,都感到不是滋味?quot;三将军"柏认为自己是嵩山中最大的柏树,却封了个"三将军",太不合理,又恼又怒,一气之下,枝叶枯萎,一命呜呼!现在游人已看不到它了。"二将军"感到自己比"大将军"大得多,却被封为"二将军",实在委屈。它虽心怀不满,却不敢直说,一下把肚皮气炸了,现在树干下部还有裂痕,游人能置身里边往返。"大将军"也深感受之有愧,没脸抬头见人,因而经常低着头弯着腰,不敢见游客。

  久而久之,慢慢地变成了现在这样子。

  柏树的历史典故 2

  我国北方野外的墓地上,人们常常能看到一簇簇柏树,民间俗称坟柏。每当严冬,荒芜的原野上点缀着星罗棋布的坟柏,颇有肃穆庄严的感觉。

  据说坟周围种柏树的习俗,源于三国时期的'诸葛亮。 公元234年,蜀国军师诸葛亮率兵伐魏,在五丈原与司马懿隔渭水对峙时,病死军中,诸葛亮以身殉职后,遗体葬在定军山。刘禅亲自下诏,在墓地种了54株柏树,象征诸葛亮享年54岁,以表彰他鞠躬尽瘁的精神。

  杜甫的《蜀相》云:“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司城外柏森森。”那些坟柏,至今仍有22株尚存。后人仿效此法,于是坟柏相继在民间流传开来。

  柏树的历史典故 3

  柏树沟村村名因柏树沟村的柏林寺而得名,柏林寺最早可追溯至唐初。

  据传唐初年,有谋士建议将全国的名山大川上的风水宝地修建寺庙,占据这些风水宝地避免这些宝地被人修坟造墓而产生新的天子,威胁到唐朝的统治,后来选中村北龙门山顶的位置,据说当时本地山上并无柏树,只有龙门山顶范围内有成片的柏树,故寺名叫做柏树寺,柏树寺外面的'村里也被叫做柏树沟。

  柏树的历史典故 4

  相传,人文初祖黄帝在统一华夏部落后,定居于桥山。彼时,桥山一带植被因长期刀耕火种而遭破坏,山洪频发。黄帝深知问题严峻,郑重地亲手栽下一株侧柏苗,这便是举世闻名的 “黄帝手植柏”,它位于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的黄帝陵轩辕庙内。此柏历经五千年风雨,依然浓荫遮地、高可凌霄,树身下围达 10 米,需七八人合抱,被英国林业专家赞为 “世界柏树之父”,堪称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黄帝此举,不仅展现了他对生态环境的`深刻洞察,也为后世树立了重视植树造林的典范,自此,植树之风在华夏大地逐渐兴起 。

  三国时期,柏树与一代枭雄曹操也有着奇妙的渊源。在邯郸市临漳县习文乡靳彭城村东处,有一棵被称作 “天下第一柏” 的古柏树,又称 “曹操拴马树”“曹公柏” 等。当年,曹操为操练水兵,在铜雀台南面挖掘玄武池并设置南校场,此地光秃秃缺少拴马之处。次子曹植特意从太行山移来一棵碗口粗细的柏树,种在玄武池南。柏树扎根生长,愈发挺拔茂盛,曹操每次骑马到此,总会将马拴在这棵树上,“曹操拴马桩” 的美称便由此而来。此树现树高 26 米,树冠覆盖面积直径约 80 米,树身粗约 6 米,历经 1800 多年雨雪风霜,依然枝繁叶茂,见证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

  在金牛道上的翠云廊,古柏成群,每一棵都承载着独特的历史故事。其中,“隆中对柏” 并非单株古柏,而是相向而生的两株。它们宛如两人促膝长谈,恰似刘备与诸葛亮在隆中商讨天下大计的场景,当地百姓依据三顾茅庐的典故,赋予其 “隆中对柏” 的名字。还有 “夫妻柏”,两株古柏枝丫交错、相拥而立,枝叶连理,根尾相交,仿佛恩爱夫妻在倾诉衷肠,故而得名。翠云廊的古柏,是历史的见证者,串联起了往昔岁月 。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