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查拉图斯特拉》读后感400字(精选14篇)

2024-09-04 14:38:45

小编给大家分享关于《查拉图斯特拉》读后感400字(精选14篇)的范文,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 素材来源网络 编辑:李欢欢。

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查拉图斯特拉》读后感400字,本文共14篇,欢迎阅读与借鉴。

《查拉图斯特拉》读后感400字

篇1:《查拉图斯特拉》读后感400字

《战斗与战士》这一节,是阐述尼采有关人类生存方式的一节,只要听过希特勒演讲的人在这一节当中都要找到一些希特勒思想的影子,在这一节中,尼采认为生存的意义在于战斗,在于胜利,在于进步。“迈向超人的道路,参与克服(超越)自我的战斗的战士,乃是查拉图斯特拉的战友”可见,尼采认为人必须不断的进步,直到诞生出“超人”,“你们应当做这样的人,眼睛总是在搜寻一个敌手――搜寻你们的敌手。你们当中有些人,眼睛一看,就露出憎恨。”“你们应当搜寻你们的敌手,你们应当进行战斗,为你们的思想战斗!如果你们的思想失败了,你们的思想的诚实还应当高呼胜利!”“我劝你们不要工作,而去斗争。我劝你们别追求和平,而追求胜利。你们的工作就是斗争,你们的和平就是一种胜利。”“你们说,正当的理由甚至可使战斗神圣化?我告诉你们:是正当的战斗是任何理由神圣化。”这些荡气回肠的语句教导人们不要屈从生活,而应该面对生活的压力而勇敢斗争,想现实发出挑战,使自己迈向更完善的境界。

有人说这是一种法西斯,有人说这已被时代所淘汰,而我却不这么认为,并不是尼采的学说不合适这个时代,而是这个时代还没有准备好迎接尼采的学说!难道不是吗?生而为人,努力完善自己有什么错误?不满现状,就努力抗争!在我们的身边,我看过有很多人抱怨现状,抱怨这个社会如何不公。我只能说:“这些软弱无耻的臭虫!”他们并不是真的对社会的不公不满,只是因为不公的得益方不是他们!只因为他们得不到好处!对现状感到不满,却只会在一旁说风凉话的根本无济于事!他们一方面对自己的收益感到不满,一方面又没有勇气去抗争,这就叫做“软弱无耻”!他们对尼采的学说一笑而过,“这不适合时代”,他们是这么说的。而我只对他们感到羞耻。

《孩子和结婚》这一节是尼采的婚姻观,这一节常常为人所纠病,而对我却又豁然开朗之感。“你不应当单单把你的种传下去,而要让你传的种高于你!在这一方面,结婚的花园对你大有裨益!”“结婚,我指的是:两个人的意志,就是要创造一个胜于他们自己的.后代。作为这种意志的愿望者,彼此互相尊敬,我称之为结婚。”“确实,当一个圣人和一只雌鹅结婚配对时,我愿大地震得抽搐;有一个男人,他像英雄一样出去追求真理,最后却获得一个小小的化装的假象。他称之为他的结婚;另一个男人,对交际很冷淡,选择对象很挑剔,可是一下子就永远破坏掉他的交友关系:他把这叫做他的结婚;第三个男人找了一个具有各种天使美德的婢女。可是他一下子变成一个妻子的婢女,而现在,他需要让他自己也变成天使。”

这一节尼采奋力驳斥世人一般认为的婚姻,在我们眼中,婚姻到底是什么呢?是真爱的结晶?是安定的家庭生活?是女性的依靠?尼采给予了现实狠狠的打击。结婚的意义在于诞生出比自己更优秀的后代!这样不断的使人类进步!为什么爱别人就要他或她结婚?爱情本来就是人类之间无聊的幻想,退一万步讲,即使爱情值得人们追求,爱情与婚姻,应当是分开的!因为爱情不能产生后代,而婚姻能!如果爱情的要求就是爱另一个人,那么通过婚姻诞生出更优秀的后代,不就是对全体人类的进步负责吗?不就是对全体人类的热爱吗?有人说仅仅为了后代的婚姻是野兽的婚姻,我认为此言差矣,野兽仅仅是为了繁殖而繁殖,而人类却可以为了进步而繁殖,我认为这对人类的进步是具有非凡意义的,因为按照传统的进化手段已经无法对人类起作用,如果人类也不审视自身,通过优生产出更优秀的人类,那么人类在进化的路途上将停滞不前。

篇2: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读后感

十几岁,迷恋课外书,我才知道世界上有个尼采,这个男人,他说什么到女人那里去不要忘记鞭子!我是女生,将来的女人,能心平气和吗?我倒要看看尼采是个怎样的角色,就借了《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我细细读了,读得糊里糊涂,就前想后想,左想右想,想来想去,觉得他说的也不是一点道理没有。这本书也没看懂几页,但就此不喜欢他:说人坏话,起开吧。

都说身体和灵魂,要有一个在路上。我爱宅,就努力想要让灵魂在路上奔跑。何况,我作为一个从教二十二年的讲台老兵,面对一茬一茬的新生代,有时候也担心自己的思维太僵化,误人子弟。内心有一个声音,时常发出细弱的呼唤:来,来,来看书吧。有时候这个声音无力地发出责问:你不是天天要求你的学生阅读吗?你自己呢?

可能我的灵魂属于慵懒型的。去年暑假,晚饭后,捧起《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静心,品读,每次就能读个四五页。虽说一二十年没和它碰面,亲切感还是爆棚。我慢慢读着,有时读了几行,觉得不知所云,又重读。我仿佛沿着花园小径徜徉,有狂傲尼采陪伴身旁,有当年的自己跟从,眼前美景无限,静谧安详。就这样,悠游随心,我又读到了那一篇篇珠玑似的文字,看到了那根鞭子,心绪却平和冲淡,若秋夜月静圆。

我是万千女性中之一,和自己相伴四十多年,试图了解自己,徒劳了多年,不敢说了解,只是很熟悉吧。认识你自己----这句话刻在希腊神庙的柱子上。可见了解我自己有多么困难。自知者明。古圣哲们这样说,既是明示我辈要亲近、关照自己,又是告喻我这条路颇不平坦。但是坎坷路,只要不歇气走,走啊走,多少会走得远一点,多少能看到点景色,最终能多了解自己一点。

了解自己,就会更了解别人,包括我们可爱的学生们。不了解自己和自己的学生,教育,多少有点无的放矢。尼采呼吁人带上鞭子,和女人相处。我觉得,他也许真的了解他那时代的女人;我当然不了解他那时代的女人。不了解事实,何须气愤。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不必动肝火了。

最好的鞭子,女性也好,男性也好,就是自己的反思,暗合“吾日三省吾身”。梳理自己的作为,听听别人的看法,好的,继续做下去;不够好的,尽力往好的方向努力,这样日久天长,就能塑造一个更好的自我,也能有更好的生活,更好的工作,更好的学生。

若是带着尼采的鞭子去,也许也能鞭策出一个个更好的自己,但更可能的情况也许是互撕——不是说,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吗。想着想着,我不禁想到了我很熟悉的教鞭,猛然心惊:天,我还要带着那根光溜溜的竹子教鞭去教室吗?带着鞭子,好像衙门里的惊堂木,“啪啪啪”地几下磕打,吵闹的,闭嘴了;乱动的,坐端正了;走神的,注意力回来了……有灵丹妙药的感觉,就不带了?不了,不了。教育的真谛,不就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么?不就是唤醒学生的内在自觉么?最好的鞭子,是学生的自我觉醒,不是吗?我们,要是能尽力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鞭子,可真是一种理想境界呀。由是我又很感激尼采和他那根鞭子了。

爱默生说:“图书馆是一个魔法洞窟,里面住满了死人。当你展开这些书页时,这些死人就能获得重生,就能够再度得到生命。”在重读《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时,我总是不停回想这些话,没一句不是说到人心窝里,真的,我好像一边读书,一边请教着尼采似的。(叶春霞)

篇3: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读后感

有些人读书不求甚解,走马观花,这也是一种境界,不是吗——莫雅平

这是《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序言中的一句话,用的是反问句,多少有些无奈,讥诮,惋惜,知音难觅的愁绪。我之所以重视它,在我看来,我看到了,而且我刚好应该算作是他所指的这类人,多少不是让这个讽刺意味的话更深刻了点。

对于黄明嘉的这个译文,实话说,我真的读懂的不是很多。对于西方哲学,我一直持有的是有一种崇尚敬畏的心态,要说曾经给到我冲击的作品,那还是高中时代看过的《博尔赫斯》,这本书我也没看懂多少,但是里面有些话,到现在还印在脑海里,我也一直带着这本书,偶尔闲暇我都会看。只是从广州来上海后,这本书借给一位同样喜欢西方哲学的朋友,我还没有去拿回来。

也正因为莫雅平的这句话,触动了我,读书为什么不求甚解呢。真正的不求甚解是不注重细节,而且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每个人要求读懂的层次不能相同,但一定要在你的思想境界水平上理解,而后让你的思想水平能上一个台阶,我是这样理解读懂一本书的。

我句句锱铢的读了每一部分,对于每个小的篇章我还清晨大声的朗诵一遍,我以一个演讲者的口气,主人翁的口气和心态去感悟。目前为止读了三分之一。

一本好书对成长总是有好处的,我很欣赏的是尼采的三种精神:独立思想,批判思想,开创思想!层层递进,一个比一个境界高,处身立世,不就是需要经历这些思想的蜕变吗。尼采还用了三种形象的寓意代表物展示这三种思想境界:骆驼,狮子,婴儿。

哲学家是心理学家也是预言家,他的思想毫无疆界,随时可以驰骋万里,而同样他们所想到的都是一般常人难以想到的。我一直在思考这三种思想的境界是怎样的,能理解这三种精神,但是生活中我该如何应用却并非容易。

篇4: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读后感

查拉图斯特拉的横空出世宣布了基督上帝的死亡,他带着生命精灵的消息以超人之箭射向人间,人们本应在这欢乐之日畅饮美酒、热烈舞蹈,可——查拉图斯特拉——却被当成了疯子,尽管他提着灯笼,尽管他是黑暗中唯一的“有识之士”。

人本是一种下贱的动物,但人在本能的驱使下不断进步,于是超越其他一切物种,成为所谓的自然主宰。可人类堕落了——我们决意放弃这种本能!我们不正是在走绳索么?

但这绳索通向未来,而且只有一条向前的单线。我们不能后退,虽然前途艰险。我们这些主张超人之进化的人决不能后退,我们要带着自己的剑,跃马而行,一路披荆斩棘,一路播种。

科学之理性是什么呢?一种阻碍本能前进的力量?一种阻碍权力意志伸张的道德?不,它只是另一种愚昧的宗教的衍生,它以另一种迷惑使人类晕眩、堕落,最终成为不健全的残肢。

而宗教伦理又是什么?一种阻碍超人进步的原始蛮力,一种不确切的信仰,一种精神性依求,一种强者根本不需要的存在!

文化啊,哦,文化的桂冠,诗人梦里的缪斯。你则是阻碍超人的群体力量。

欲成为超人,必先抛弃一切。唯有绝对的虚无,才能找到绝对的存在,等而次之,追求某种琐碎,也不失为一种存在。

篇5: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读后感

近日整理图书,于积灰颇多的纸箱内偶得此书。

略略一翻,此书我零八年十月购得,至一零年十月阅读完毕。时间长达两年,这两年时间可算是我过往生涯中痛苦而又丰富的两年。尽管此书的主要内容,我已基本忘却,但翻看此书,我以往所作批注感悟等皆历历在目。

我一向有阅读后在阅读所停之处,写下阅读时间地点的习惯。一来代替书签,二来记载个人历史。后渐渐养成习惯,已忘却初衷。而今却意想不到的让我整理出一段段的回忆。两年间我断断续续的携带此书阅读,行迹跨越数个省份,我曾在家中、长江的客轮上、潭柘寺旁的竹林中、同学聚会的咖啡馆中、童年居住的校园中、中原某县招待所中、实习时工作的地下室中、玉渊潭公园中、归途的航班中,当然最多的还是,在那个我曾经无比鄙夷痛恨的母校中阅读过此书。

我并不喜欢尼采,甚至在阅读此书是也是如此。我觉得他乃是一个内心极度自卑、因而装出极度自负之态以自欺欺人的可怜之人。此书的翻译也差强人意,很多篇幅需自己重新润色后方可理解。阅读此书,更多的是一种心理的宣泄,跟随尼采一路无尽的狂妄下去。我的批注开始是强烈的共鸣与亢奋,渐渐对尼采自负又虚弱的内心抱以哂笑和不屑,最终三缄其口,只是默默的读完一篇又一篇,再无言语。

两年并不漫长,但对于中二病患者来说是无法轻易度过的时光。我从发病,到发现自己发病,再到承认自己发病,再到开始治疗,再到初愈的历程,都有意无意的记录在其中。

而今据我初读此书,刚好过去了五年,在后面的三年里,我只做了一件事——离开了那个我进门第一秒就想离开、甚至一直不想承认的母校。像此书结尾处面对日出阳光的查拉图斯特拉一样,开始了我全新的历程。

我治愈了,尼采却永远沉醉在自己的小天地之中。

篇6: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读后感

“在一切书写中,我只爱一个人用自己的血写下的东西。用血书写:你将体验到血是精神。理解陌生的血也许不太容易:我恨懒散的读书人。了解读者的人不为读者做更多的事情。读者再过一个世纪——而精神本身却将腐烂发臭。每个人都可以学习读书,长此下去不仅败坏了书写,而且损害了思想。用血和格言书写的人是不要被人阅读,而要被人背诵的。——尼采”

哲思的文字,出现在脑海里的往往是种种快速闪过的意向,有点残酷,因为它是不定格的镜头。但渐渐的会喜欢这样一种向内探索的过程,携带一些隐约的肯定之感,在黑暗中反反复复,在探索中有光照耀。无限繁盛隐伏其中。聊聊数页,往往弄得眼花缭乱,头昏脑胀,而那些文字里血性的精灵,它们却安然自在的把诡异的笑脸抛给你。不错,他们有自己的端然,有自己的寂静,他们是一个岛屿,或是数个,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断绝了途径,自有天地。

你们的散文里更有一种不能回避的真实感受,像穿珠子一样,宿命的把自己摆在读者面前。诸多感情或者思省的撞击,拼接起一个人内心里的自生自灭,大家无从回避,这是瑰丽危险的诱惑,也是残酷的。不像小说,可以退后观望,秉持一种疏离的美感,几近一个幻想,随时间洗刷,物我两忘,截然无关。

你们明亮的光线,曾带来华美盛大的撞击,却大都无法言喻,不可逆转回放,不可拍摄,你迷恋它们吗?只能再次翻开那些智慧之书,虔诚的期盼那些烟花眨现,不要抱必可得之心态在这探寻的路上,那会令你和他都失去神性。记住,祈求就对了。虔诚,祈求。

偶尔真会贪婪的描摹揣测那些文字的质感。在一个瞬间感觉它们像麦淇酪。抑或在一个恬适下午,看着塞尚的《艾克斯风景》,会觉得这幅画像它们。唉,这些怪论,大都亦不知去向。

“一个高贵者甚至挡好人的道:即使好人们也会把他称作一个好人,他们也是要以此来把他弄到一边去。高贵者要创造新的事物和一种新的美德。好人要古老的东西,要求古老的东西始终得到保留。高贵者变成好人,并不是高贵者的危险,危险的是它们变成了一个狂妄者,一个讥讽者,一个毁灭者。啊,我了解丧失了其最好希望的高贵者。而这时,它们诽谤一切崇高的希望。这时他们无耻地生活在短暂地欢乐中,过一天算一天。”

“我们热爱生命,不是因为我们习惯于活命,而是因为我们习惯于爱。爱中总有某种疯狂。但是疯狂中始终还有某些理性。而在我这个爱好生命地人看来,蝴蝶,肥皂泡以及人类中地类似物似乎最懂得幸福。看到这些轻飘,愚蠢,纤小,动人的小精灵翩翩飞翔——这诱使查拉图斯特拉流下了眼泪,又唱起歌来。”

“我应该只相信一个懂得跳舞的神。”

尼采所说的创造的写会是美德吧,所以我写了今天这些文字。

篇7:《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读后感

文/向笑・向着太阳,微微一笑

原来只知道尼采是一位哲学家,后来学了鲁迅的《拿来主义》,里面有一句“尼采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想给予,不想获得”,因此对尼采算是多了一点儿了解。虽然鲁迅的原话中还有一句说他(尼采)终是疯了。但我唯独对前面部分记得深刻。借由这句话,很早的时候,在我的思想感知中尼采就是神人般的存在,因为一般人不敢自诩太阳。正好此次推荐书单中有尼采的著作,便找来一读,见识见识这位太阳一般存在的人物能有怎样超凡脱俗的论点。

尼采的确不一般。《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一书序言中,查拉图斯特拉就对圣者宣称“上帝已死”。在当今这个言论自由、思想多元化的社会,这样的论断也许不值一提,但在当时盛行基督教的西方国家,这绝对惊世骇俗。在宣称“上帝已死”后,他向世人宣讲怎样做一个超人。在尼采的观点中,“超人”就是要“超越自我”,要发挥自己的无限潜能来提升自我。《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一书中,尼采通过查拉图斯特拉之口说:“超人必定是大地的意思”。我认为,“大地”应该是指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他摒弃了基督教关于上帝、天国之理想之类的超尘世观念,强调人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他说:“可能你所能遇到的最坏的敌人总是你自己。”由此可见,他希望世人都做自己命运的主人,去努力超越现在的自己,不断地让自己进步,而非信奉上帝能派来诺亚方舟拯救你我,改变命运。他还说:“你必须想要把你在你自己的火里烧死:如果你不先烧成灰,你怎能希望成为新人!”对此,我的理解是:在自我完善的路上,我们要破斧成舟,要置之死地而后生,要竭尽全力,并且这种动力和决心都来自自己,只有这样才能成为“超人”。而我们之所以要这么做是因为这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人是必须要被超越的一种东西”。

我很喜欢他说的`“人类之所以伟大,正在于他是一座桥梁而非终点;人类之所以可爱,正在于他是一个跨越的过程与完成。”正因为人生是个不断前进的活动过程,在这前进的过程中人的存在如“千百桥梁与阶梯,投向未来”,有无数的可能。那些杰出的、超人的必定是经过艰辛无比的考验走过来的,而一个人的价值就在于体验,在于过程,在于从自我到超越自我的过程。在这本书里,尼采用他的“超人哲学”回答了我们“人活着究竟是为什么”,给我注入了无尽的行动力量和永恒的坚定决心。

篇8:《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读后感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读后感

文/向笑・向着太阳,微微一笑

原来只知道尼采是一位哲学家,后来学了鲁迅的《拿来主义》,里面有一句“尼采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想给予,不想获得”,因此对尼采算是多了一点儿了解。虽然鲁迅的原话中还有一句说他(尼采)终是疯了。但我唯独对前面部分记得深刻。借由这句话,很早的时候,在我的思想感知中尼采就是神人般的存在,因为一般人不敢自诩太阳。正好此次推荐书单中有尼采的著作,便找来一读,见识见识这位太阳一般存在的人物能有怎样超凡脱俗的论点。

尼采的确不一般。《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一书序言中,查拉图斯特拉就对圣者宣称“上帝已死”。在当今这个言论自由、思想多元化的社会,这样的论断也许不值一提,但在当时盛行基督教的西方国家,这绝对惊世骇俗。在宣称“上帝已死”后,他向世人宣讲怎样做一个超人。在尼采的观点中,“超人”就是要“超越自我”,要发挥自己的无限潜能来提升自我。《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一书中,尼采通过查拉图斯特拉之口说:“超人必定是大地的意思”。我认为,“大地”应该是指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他摒弃了基督教关于上帝、天国之理想之类的超尘世观念,强调人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他说:“可能你所能遇到的最坏的敌人总是你自己。”由此可见,他希望世人都做自己命运的主人,去努力超越现在的自己,不断地让自己进步,而非信奉上帝能派来诺亚方舟拯救你我,改变命运。他还说:“你必须想要把你在你自己的火里烧死:如果你不先烧成灰,你怎能希望成为新人!”对此,我的理解是:在自我完善的路上,我们要破斧成舟,要置之死地而后生,要竭尽全力,并且这种动力和决心都来自自己,只有这样才能成为“超人”。而我们之所以要这么做是因为这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人是必须要被超越的一种东西”。

我很喜欢他说的“人类之所以伟大,正在于他是一座桥梁而非终点;人类之所以可爱,正在于他是一个跨越的过程与完成。”正因为人生是个不断前进的`活动过程,在这前进的过程中人的存在如“千百桥梁与阶梯,投向未来”,有无数的可能。那些杰出的、超人的必定是经过艰辛无比的考验走过来的,而一个人的价值就在于体验,在于过程,在于从自我到超越自我的过程。在这本书里,尼采用他的“超人哲学”回答了我们“人活着究竟是为什么”,给我注入了无尽的行动力量和永恒的坚定决心。

篇9: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读后感

原来只知道尼采是一位哲学家,后来学了鲁迅的《拿来主义》,里面有一句“尼采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想给予,不想获得”,因此对尼采算是多了一点儿了解。虽然鲁迅的原话中还有一句说他(尼采)终是疯了。但我唯独对前面部分记得深刻。借由这句话,很早的时候,在我的思想感知中尼采就是神人般的存在,因为一般人不敢自诩太阳。正好此次推荐书单中有尼采的著作,便找来一读,见识见识这位太阳一般存在的人物能有怎样超凡脱俗的论点。

尼采的确不一般。《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一书序言中,查拉图斯特拉就对圣者宣称“上帝已死”。在当今这个言论自由、思想多元化的社会,这样的论断也许不值一提,但在当时盛行基督教的西方国家,这绝对惊世骇俗。在宣称“上帝已死”后,他向世人宣讲怎样做一个超人。在尼采的观点中,“超人”就是要“超越自我”,要发挥自己的无限潜能来提升自我。《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一书中,尼采通过查拉图斯特拉之口说:“超人必定是大地的意思”。我认为,“大地”应该是指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他摒弃了基督教关于上帝、天国之理想之类的超尘世观念,强调人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他说:“可能你所能遇到的最坏的敌人总是你自己。”由此可见,他希望世人都做自己命运的主人,去努力超越现在的自己,不断地让自己进步,而非信奉上帝能派来诺亚方舟拯救你我,改变命运。他还说:“你必须想要把你在你自己的火里烧死:如果你不先烧成灰,你怎能希望成为新人!”对此,我的理解是:在自我完善的路上,我们要破斧成舟,要置之死地而后生,要竭尽全力,并且这种动力和决心都来自自己,只有这样才能成为“超人”。而我们之所以要这么做是因为这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人是必须要被超越的一种东西”。

我很喜欢他说的“人类之所以伟大,正在于他是一座桥梁而非终点;人类之所以可爱,正在于他是一个跨越的过程与完成。”正因为人生是个不断前进的活动过程,在这前进的过程中人的存在如“千百桥梁与阶梯,投向未来”,有无数的可能。那些杰出的、超人的必定是经过艰辛无比的考验走过来的,而一个人的价值就在于体验,在于过程,在于从自我到超越自我的过程。

在这本书里,尼采用他的“超人哲学”回答了我们“人活着究竟是为什么”,给我注入了无尽的行动力量和永恒的坚定决心。

篇10: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读后感

有些人读书不求甚解,走马观花,这也是一种境界,不是吗――莫雅平

这是《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序言中的一句话,用的是反问句,多少有些无奈,讥诮,惋惜,知音难觅的愁绪。我之所以重视它,在我看来,我看到了,而且我刚好应该算作是他所指的这类人,多少不是让这个讽刺意味的话更深刻了点。

对于黄明嘉的这个译文,实话说,我真的读懂的不是很多。对于西方哲学,我一直持有的.是有一种崇尚敬畏的心态,要说曾经给到我冲击的作品,那还是高中时代看过的《博尔赫斯》,这本书我也没看懂多少,但是里面有些话,到现在还印在脑海里,我也一直带着这本书,偶尔闲暇我都会看。只是从广州来上海后,这本书借给一位同样喜欢西方哲学的朋友,我还没有去拿回来。

也正因为莫雅平的这句话,触动了我,读书为什么不求甚解呢。真正的不求甚解是不注重细节,而且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每个人要求读懂的层次不能相同,但一定要在你的思想境界水平上理解,而后让你的思想水平能上一个台阶,我是这样理解读懂一本书的。

我句句锱铢的读了每一部分,对于每个小的篇章我还清晨大声的朗诵一遍,我以一个演讲者的口气,主人翁的口气和心态去感悟。目前为止读了三分之一。

一本好书对成长总是有好处的,我很欣赏的是尼采的三种精神:独立思想,批判思想,开创思想!层层递进,一个比一个境界高,处身立世,不就是需要经历这些思想的蜕变吗。尼采还用了三种形象的寓意代表物展示这三种思想境界:骆驼,狮子,婴儿。

哲学家是心理学家也是预言家,他的思想毫无疆界,随时可以驰骋万里,而同样他们所想到的都是一般常人难以想到的。我一直在思考这三种思想的境界是怎样的,能理解这三种精神,但是生活中我该如何应用却并非容易。

篇11: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读后感

尼采的哲学体系主要集中于《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这本书,这本书是拿来做学术研究的,但其实也可以称其为一本诗集。我个人从周国平的书中认识尼采,尼采的超人哲学是众人仰慕的,其中也包括我。没有对尼采当时所处的社会背景有所了解,这本书是看不懂的。

我为什么要买这种书呢?其实不管做不做学术研究,尼采是我喜欢的哲学家,这本书带有很多的批判性观点,对学者、诗人、追求智慧最高者进行了一番批判,。虽然这本书遭到了很多误解,甚至还被纳粹党拿去研究,把它当作统治人类的手段。但它经得过岁月的考量,鲁迅先生还对这本书表达出很高的赞美。但他只翻译了开头的前言,所以他对尼采并不能了解得深入。现在这本书和《悲剧的诞生》是最受学者欢迎的,它也类似讲故事,刚开始就讲了查拉图斯特拉在山上待久了,孤独久了,准备去山下进行拯救人类精神的说教,但下山后遇到的事和自己所梦想的完全不一致,众人所追求的东西和自己所追求的东西决然不同,于是查拉图斯特拉又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即山上),后来陆续有高人去拜访他,请求能得到精神的解脱,查拉图斯特拉最后选择一一和这些高人进行座谈。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讽刺最多的还是上帝(即耶稣),因为尼采是反基督教的。以上帝死了为基础而进行对德国社会人们精神失落的各种批判,那对我们现在的中国社会有作用吗?有的,因为我们的社会正处于转型期,物质财富与精神文明之间产生矛盾。过于追求财富是我们时代的一个特征,大多数时候知识分子的呼声不被认可。这本书真是反映了一百多年前的德国社会与我们现在的社会有相同的地方。

我们重读类似这样的经典是一种精神的救赎,所以提倡读它是有意义的。

篇12: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读后感2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读后感(2)

四。尼采与马克思      这两人在我们国家都存在很严重的误解,一般是前者取其不适用的,而后者取其适用的。注意:不说好不好,对不对。这是看完此书后应当注意的方面。 先说相同点: 二者都是彻底而坚决的反蒙昧主义者  都极其厌恶民主!!!吃惊么?我第一次看也吃惊,马克思搞出来社会主义为什么还厌恶民主呢?原因在两人的不同点里 都极其厌恶庸俗的小市民趣味和情调 都是极其自负之人  都是自救并继而救世的先知般的人物 都崇尚以暴力来涤荡人类精神中的垃圾 !!! 都很早慧,马克思24岁是博士,尼采24岁是教授  都一直被人严重误解  不同:      尼采是从人本身入手治病(彻底个人主义者)马克思是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入手(所以我们社会主义要和谐相处啊)       尼采对抗虚无主义的手段是审美和狂喜,像希腊人那样生活的很诗意,马克思对抗虚无主义的手段是劳动、幸福、在解除异化后的随心所欲人的伸展      尼采的扫荡要比马克思更全面和彻底些,在马克思的视野中,留有不少的死角。       尼采的全球统治政治观,是智慧而友善的贵族统治普通劳动者;马克思的全球统治政治观则是群氓自我统治。可以说,纳粹是尼采式的全球统治尝试,斯大林是马克思化的全球统治尝试。       尼采被人误解是因为他的光芒太真实耀眼了,会让习惯了阴森的人们恐惧和失明;马克思之所以获得普遍的追随,是因为马克思像耶稣那样的许诺了谎言。      尼采认为人的没落是一切人的没落,只有完全断裂,才能生成全新类型的高等人;马克思则认为,只需要资产阶级的没落,人们才能重建原始社会般的那种基于劳动的团结,在马克思的社会中,不需要超人。       尼采认为,人类之间的残酷是低等人不肯没落从而用愚蠢野蛮和暴力污染着世界;马克思认为人来之间的残酷是私有制导致的野蛮压榨,人在私有制生产关系中,只是一种器具,人的尊严在异化中丢失殆尽。       尼采拒斥任何的党派、团队、组织;马克思认为要暴力打破旧秩序,就得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       尼采的意思是,你一定要高贵强健起来,成为狮子,这样就不会有人再能够压榨你了;马克思说,人类的残酷就在于这个世界上有狮子,我们要联合起来杀死一切狮子,这样世界上就不会再有悲惨了。      尼采的追随者一般都是生命至上主义者,热爱生命;马克思的追随者大多数都成了炮灰一样的低值易耗品,指挥绵羊的头羊在革命胜利后大部分都摇身一变成了狮子(不要笑朝鲜了,别人都在笑你,只是你不知道而已)       尼采厌恶卢梭和康德,认为人之间的平等无法在道德上或者某位立法者那儿获得合法性依据,人类的尊严并不体现在平等上,相反,毫无二致的.平均主义恰恰是对人类的构陷。马克思则认为,人只有平等,才能有获得尊严和自由的基础。      尼采是个天才的语言学家,他认为语言是牢狱,是一切暴力蛮愚之门,所以他砸开了他所能砸开的一切;马克思根本上还是个结构主义者,他认为只要无产阶级能翻过来统治世界,人间的残酷就会消失。尼采肯定不会同意马克思的,尼采会说“资产阶级压迫无产阶级叫做残酷,难道无产阶级压迫资产阶级就不叫残酷了吗?” (个人相当赞同这一点)      就个人而言,我比较挺尼采,但不可否认的是马克思更聪明更狡猾。   七。结语      看完此书,最深刻却最浅显的感受:做自己。做真实的自己。      然后纯净的自私的爱自己,热爱生命热爱生活。      最终超越你自己,干掉自己的上帝,成为自己的主宰。 节选几句话作为结语吧:      我也像太阳一样热爱生命与一切深海。这就是我所说的知识,一切深邃的都要上升到――我的高度!我与我的思想在他们头上走着,即使我踩着我自己的弱点,那也还是在他们的头上。正义说:人类是不平等的。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篇13:高二1000字《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读后感

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尼采

暮云叆叇,谁来拨开这暮霭?

谁有勇气掀起这番巨浪?

谁有能力?

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是一座桥梁,而非目的;人之所以可爱,是因为他是一种过渡,甚者,一种毁灭。

不产生毁灭,便不存在过渡,人摒弃了过渡,也便抛弃了新生的权利,于是沉沦。

人的本性便渴望毁灭,渴望新生,渴望向上,正如过渡是人的本质一样,人拥有能动的力量,向上,登临彼岸。

彼岸为何物?是否值得人的登临?

登临后人会怎样?

旧的思维

“人生来即是受体。”平庸的人如是说。

他们如骆驼,强悍的负载能力使他们得以在恶劣中生存。

诚然,他们活了下来,他们自认为优越于还留着痛苦面孔的人活着。

但是,存在于他们真正内心的,是自我贬抑的精神,是自我折磨的内疚形象,这是甘愿承受罪恶之负担的苦魂灵,他们使自主流离,一字不落地接受着“你应当”的外在律令,满载着那律令,携着他们的苦魂灵,匆匆走进精神的沙漠。

他们以社会的谎言和把戏苟活。

他们为自己掘好了坟墓,只待纵身一跳。

这又何尝不是一种痛苦?

他们深陷于精神的泥沼中,浑然不觉,竟怡然自得。

新的存在

“我们要夺取自由。”有些人不甘平庸。

在最寂寞的旷野中,存在一种声音。

如同狮吼,单薄却深沉,时而响亮。

那声音如泣如诉。

他同自己战斗,同“你应当”战斗,坚定地否定过去,努力的攀登,强化自己的外衣,历练自己的意志。他苦苦寻找着更强力的武器,更高的阶段,更自由的生存空间。

他曾经以为这“你应当”至神至圣,爱之;现在必在此神圣中看到了任意与狂放,他将从其爱好中夺取自由,而夺取必成为狮子。

他同历史的价值律令作对,高呼“我要”。他毫不退缩,即使那律令看似牢不可破。但他精神的独立注定了他作为孤独的斗争者的历史命运。由是,他从被动变为主动,从承担变为选择,从服从变为主宰,从听命变为自由。

他终将登临彼岸,而登临之后,世界又会是另一副模样。

超人

“要知道光凭人类无法创造新价值。”尼采有些悲观。

狮子也发出一声哀叹。

于是猛悍的狮子化为了婴儿。

婴孩乃天真、遗忘、一种新兴。

一个清白健康而自我肯定的婴孩,他被赋予了被前人否定,并被新生历史重估的价值。一个剔除罪恶,剔除责任的轮回,其根本任务即是剔除否定,剔除消极。他是无辜,是没有重负的无辜;是游戏,是自由的游戏;是肯定,是神圣的肯定,他拥有完全自由的意志和无穷的生长潜力和空间。

婴孩即是超人。

超人在这布满了虚无和颓废的时空中向末人布道。他要求否定一切已过时的价值准则,要求有一个强健的未来。他试图与平庸且不求上进的人作斗争,而人皆将他作异类,不屑并排挤他,妄想让他否定自己,以致沦落。超人清楚自己的历史使命,也明白自己永不会被诱化,他以登临至彼岸,一种更高的生存状态和价值环境。他已登临了人类的目标,未来的目标,人类难以企及而又必定会到达的目标,它在淘汰和遴选中达到自身,这个优越的历史终点,其时间与空间的优越性相互寄生。它表达现在的未来,也重读往昔的回复。由此,空间成为超人的主导;由此,空间降伏了时间。

于是,一切皆曾存在,彼岸亦然。

于大地登临

“如何登临彼岸,成为超人?”平庸者如狗似的吠着。

平庸者始终平庸。殊不知彼岸是又一种境界,又一种高度,这种高度不是空间性的高度,而是时间赋予空间的一个全新成果。它既不在高处也不在深处,它植根于可见的大地,植根于活生生的毫无神秘气息的人之中。

而登临,则必须于大地登临,于人群中登临。

平庸而无所作为者,卑微而不思进取者,消极而无所追求者,必将被历史的洪流所裹挟,所吞没。即使侥幸仍生存在这世上,也将被那空气中的尘霾折磨,苟延残喘。他们终将窒息于自我内心的巨大黑洞中,葬身于无尽的深渊!

而那些坚强、健康、即将在权力意志的此刻爆发的人,他们即是力量,他们有攀登的自信和谋划人间事件的野心。他们,才是创造历史空间的中流砥柱;他们,才是促使新生的中坚力量。他们,能够望见彼岸,他们是历史价值判断的标准,而他们,必定会成为彼岸的登临者。

那彼岸,扎根于大地,登临之人,明晰了大地的一切意志及表象。

登临彼岸,人获得向上,获得新生。于是那雾霭即消散,历史也于这空间重生。

永恒轮回

“一切皆虚空,一切皆相同,一切皆曾经有过!”预言家说得有些怖人。

他们仿佛是发现了真理,向世人痛苦地哀嚎。

谁能肯定历史是线性的?

彼岸便是另一个空间的历史,它自身发展,自身轮回,拥有自主的时空法则。彼岸于大地生根发芽,如此,则世界亦然。于是,它便不是直线式的,不是奔向一个目标的,不是有一个明确终点的,不是有起源或结局的,时间上与空间上看似存在的优先性被轮回清除。于是,圆圈取代了直线。

因此,一切都陷入该轮回。万物的有限性与时间的无限性,执行结果的有限性与执行次数的无限性,力的总量的有限性与力的生成的无限性共同决定了该轮回。

悲观者疾呼:“呜呼!我将登临何处?

如果一切都在轮回,哪里还有一个期冀式的目标存在?哪里还有一个将来的天国或理想国存在?哪里还有一个不断生成并无限发展的目标存在?”

这个孤寂之人在洞悉永恒轮回这一法则面前摔倒在地。

生活中的每一种痛苦、欢乐、思想、叹息,以及一切无可言说、或大或小的事情皆会重现,任何的努力、奋发以及因此导致的上升都是徒劳的。

突然发现一切都发生过了,一切都没有新意,一切都是可以预见的,一切都是轮回的。

于是他变得无所欲求,安于现状。

轮回的重负使得他无所事事,没有抉择,安然大睡。

这是停滞!这是自我保存!这是衰败!

他本是充满朝气,充满活力,具有创造性和极富裕的增长意愿。

然而他被轮回压垮,变得病态。

强者则大笑,他光耀四方。

这光,释放并照耀,它乐观、通达、热情、无畏,并且,它肯定。

他笑了,这笑,正好将悲观的预言家的悲观预言淹没,将悲观主义淹没,将悲观主义者疲惫的目光,对于生命之谜的怀疑,厌倦人生者的冷冰冰的否定淹没,正如光将乌云遣散。

他自信地规划自己成为自身,规划自己成为这样的生命,渴望最终的永恒肯定和印记。

超人便拥有此自信,光和欢笑便是答案。

于是这同一物的永恒轮回,在克服了它的虚无性之后,便成为肯定生命的轮回,狮子向婴孩的变形也成为现实——超人诞生了。

超人以向上的力量、对登临的渴望的过程得以实现。他作为一个自我肯定、潜力无限的形象粉墨登场。而形成超人的强力武器,即是不甘平庸、渴望向上,梦想登临的权力意志。

终于,平庸者轮回,从中生出超人。超人再不被此轮回环环相套,他落入彼轮回,于更深刻自由的环境中轮回。此轮回中存在淘汰,而彼轮回中仅存在选择。

一种求生存、求强大,求向上的意志构成了这个世界,充斥着任何阶段空间的历史中。

登临!便是登临!在那些意志未被压抑的人骨子里存在。一切行动都以它为目标,人类的进步活动也在求登临的意志中生成。于是,历史被推向更高的高度,将来也向更可观的方向发展。

直至瞬间的平等取代了终点的优先性,一切发展都以登临为前提。

这是一场战争,但不是人屠杀人的战争,而是人,准确地说,是人类,做出的断然抉择:这是人在其自身内部做出超人对末人的战争,一场意志的战争,一场为夺取登临之地的战争。

篇14: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读后感I读书笔记I读书心得I简介】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是德国哲学家、思想家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创作的散文诗体哲学著作。

全书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包括1篇至关重要的序言和2篇演讲,演讲地点主要集中在一个叫做“斑牛镇”的城镇里。第二部分同样由22篇演讲构成,演讲地点主要在幸福岛及其周围。第三部分的16篇演讲是在查拉图斯特拉渡海返回他的山洞的途中所作。第四部分包含20篇演讲,在查拉图斯特拉的洞府及其周围完成。

综观全书,尼采要否定的,是以信仰和服从为准则的旧价值体系,他要肯定的,是以生命和人的意志为准则的新价值体系,前者的立足点是上帝,后者的立足点是大地。尼采将即要到来的时代比喻为人类开始觉醒的时代。人类精神仿佛处在由忍辱负重的骆驼向雄武强健的狮子变形的过程之中,它预示着超越人类的赤子新生命的到来。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