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给大家分享关于刘长卿诗饯别王十一南游鉴赏(精选7篇)的范文,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 素材来源网络 编辑:李欢欢。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刘长卿诗饯别王十一南游鉴赏,本文共7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1:刘长卿诗饯别王十一南游鉴赏
饯别王十一南游 刘长卿
望君烟水阔,
挥手泪沾巾。
飞鸟没何处,
青山空向人。
长江一帆远,
落日五湖春。
谁见汀洲上。
相思愁白蘋。
篇2:刘长卿诗饯别王十一南游鉴赏
诗题虽是饯别,但诗中没有具体描写饯别的场面,甚至没有一句离别的话语。诗一开始,他的朋友王十一已经登舟远去,小船行驶在浩渺的长江之中。
诗人远望着烟水空茫的江面,不断挥手,表达自己依依之情。此时,江岸上只剩下诗人自己。但从诗人送别的举动,却可想象到江心小舟友人惜别的情景。笔墨集中凝炼,构思精妙。诗人以望、挥手、泪沾巾这一系列动作,揭示了自己送别友人时的心情。
他没有直抒心中所想,而是借送别处长江两岸的壮阔景物入诗,用一个望字,将眼前物和心中情融为一体,以江中烟水、岸边青山、天上飞鸟烘托自己的惆怅心情。
第三句是实写又是虚拟,诗中飞鸟隐喻友人的`南游,倾注了自己的关切和忧虑。没字,暗扣望。何处则表明凝神远眺的诗人,目光久久地追随着远去的友人。真诚的友情不同于凡俗的客套,它不在当面应酬,而在别后思念。诗人对朋友的一片真情,正表现在这别后的独自久久凝望上。
然而,目力所及总是有限的。朋友远去了,再也看不到了。别后与谁相伴?只有一带青山如黛,依依向人。一个空字,不仅点出了被送的人是远了,同时烘托出诗人此时空虚寂寥的心境。曲折跌宕之中,足见诗人借景抒情的功力。五六两句,表面上只是交代了朋友远行的起止:友人的一叶风帆沿江南去,渐渐远行,抵达五湖(当指太湖)畔。然而,诗句所包含的意境却远不止此。友人的行舟消逝在长江尽头,肉眼是看不到了,但是诗人的心却追随友人远去一直伴送他到达目的地。
诗的最后,又从恍惚的神思中回到送别的现场来。
诗人站在汀洲之上,对着秋水蘋花出神,久久不忍归去,心中充满着无限愁思。情景交融,首尾相应,离思深情,悠然不尽。
篇3:刘长卿《饯别王十一南游》诗词鉴赏
【内容】:
望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
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
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
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苹。
【注释】:
饯别:设酒席送行。
王十一:其人未详,十一为排行。
望君烟水阔:意谓遥望友人的.船儿,已渐渐消逝在茫茫的江水中。
飞鸟:比喻远行人,意含一去难复返。
五湖:说法颇多,一般以太湖、巢湖、洞庭湖、鄱阳湖、洪泽湖为五湖,均在吴越地区,此处泛南方。
汀州:水边或水中平地。此诗后三句似乎出自梁代柳恽的《江南曲》,诗为:“汀州采白苹,落日江南春。洞庭有归客,潇湘逢故人。故人何不返,春花复应晚。不道新知乐,只言行路难。”
【赏析】:
这首送别诗不落窠臼,着重写离情别意。其诗首尾相应,新颖而不落俗套。名为“饯别”,却不写离时的情景,只写别后的心境;诗人见青山相融,望孤帆远去,以自己的凝思和想象抒发离情。
篇4:刘长卿《饯别王十一南游》诗文鉴赏
刘长卿《饯别王十一南游》诗文鉴赏
饯别王十一南游
唐代 刘长卿
望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
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
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
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蘋。
翻译
望着你的小船驶向茫茫云水,频频挥手惜别泪水沾湿佩巾。
你像一只飞鸟不知归宿何处,留下这一片青山空对着行人。
江水浩浩一叶孤帆远远消失,落日下你将欣赏着五湖之美。
谁能见我伫立汀洲上怀念你,望着白蘋心中充满无限愁情。
鉴赏
这是首送别诗,写与友人离别时的情景。
友人已乘舟向烟水迷蒙的远方驶去,但诗人还在向他洒泪挥手送别。渐渐地,看不见友人的旅舟了,江面上鸟在飞着,不知它们要飞往何处;远处只有青山默默地对着诗人。朋友乘坐的船儿沿长江向远处去了,诗人在斜阳里伫立,想象着友人即将游五湖的情景。就这样离别了,不知有谁知道诗人对朋友的悠悠相思。诗人借助眼前景物,通过遥望和凝思,来表达离愁别恨,手法新颖,不落俗套。
诗题虽是“饯别”,但诗中看不到饯别的场面,甚至一句离别的话语也没有提及。诗一开始,他的朋友王十一(此人名字爵不详)已经登舟远去,小船行驶在浩渺的长江之中。诗人远望着烟水空茫的江面,频频挥手,表达自己依依之情。此时,江岸上只留下诗人自己。友人此刻又如何,读者已无从知道,但从诗人送别的举动,却可想象到江心小舟友人惜别的情景。笔墨集中凝炼,构思巧妙。诗人以“望”、“挥手”、“泪沾巾”这一系列动作,浓墨渲染了自己送别友人时的心情。他没有直抒心中所想,而是借送别处长江两岸的壮阔景物入诗,用一个“望”字,把眼前物和心中情融为一体,让江中烟水、岸边青山、天上飞鸟都来烘托自己的惆怅心情。
第三句是虚实结合,诗中“飞鸟”隐喻友人的南游,写出了友人的远行难以预料,倾注了自己的关切和忧虑。“没”字,暗扣“望”。“何处”则点明凝神远眺的诗人,目光久久地追随着远去的友人,愁思绵绵,不绝如缕。真诚的友情不同于一般的'客套,它不在当面应酬,而在别后思念。诗人对朋友的一片真情,正集聚在这别后的独自久久凝望上。这使人联想到《三国演义》描写刘备与徐庶分别时的情景。
然而,目力所及总是有限的。朋友远去了,再也望不到了。别后更谁相伴?只见一带青山如黛,依依向人。一个“空”字,不只点出了诗人远望朋友渐行渐远直至消失的情景,同时烘托出诗人此时空虚寂寞的心境。回曲跌宕之中,见出诗人借景抒情的功力。
五六两句,从字面上看,似乎只是交代了朋友远行的起止:友人的一叶风帆沿江南去,渐渐远行,抵达五湖(当指太湖)畔后休止。然而,诗句所包含的意境却不止于此。友人的行舟消逝在长江尽头,肉眼是看不到了,但是诗人的心却追随友人远去一直伴送他到达目的地。在诗人的想象中,他的朋友正在夕阳灿照的太湖畔观赏明媚的春色。
诗的最后,又从恍惚的神思中折回到送别的现场来。诗人站在汀洲之上,对着秋水苹花出神,久久不忍归去,心中充满着无限愁思。情景交融,首尾相应,离思深情,悠然不尽。
【知识延伸】
刘长卿简介
刘长卿,中国唐代诗人。字文房。
因官至随州刺史,亦称刘随州。宣城(今属安徽)人,郡望河间(今属河北)。祖籍宣城,郡望河间,后迁居洛阳。姚合《极玄集》卷下云刘长卿为“宣城人”;又中唐林宝《元和姓纂》卷五分述诸郡刘姓云:“考功郎中刘庆约,宣州人;孙长卿,随州刺史。”林宝稍早于姚合,所记一致,足消人疑。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十九诗集类著录《刘随州集》十卷,并云:“唐随州刺史宣城刘长卿文房撰”,当据林、姚二氏之说。然《新唐书·艺文志》云称刘长卿为河间(今河北河间)人,《唐才子传》袭云:“河间人”,又同卷李季兰条:“知河间刘长卿有阴重之疾”。河间大概指其郡望而言。
长卿一族,何时迁洛阳,殆不可考。及观刘集,知洛阳故业萦怀于中,感情甚深,断非居日浅短者可比。刘长卿《旧唐书》、《新唐书》都没有传记,关于他的生卒年,一直未有确考。闻一多认为其生年为公元7,傅璇琮认为是7左右或725年左右,还有其它的说法。
卒年,一般认为是在789至791年之间;也就是说,刘长卿经历了玄宗、肃宗、代宗和德宗四朝。
篇5:刘长卿诗《饯别王十一南游》
望君烟水阔⑵,挥手泪沾巾。
飞鸟没何处⑶,青山空向人⑷。
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⑸。
谁见汀洲上⑹,相思愁白蘋⑺。
【注释】
⑴饯别:设酒食送行。王十一:名不详,排行十一。
⑵烟水:茫茫的水面。
⑶飞鸟:比喻远行的人。没何处:侧写作者仍在凝望。没:消失。
⑷空向人:枉向人,意思是徒增相思。
⑸落日:指王十一到南方后,当可看到夕照下的五湖春色。五湖:这里指太湖。此句与下面“谁见”两句均出自梁朝柳恽《江南曲》:“汀洲采白蘋,落日江南春。洞庭有归客,潇湘逢故人。故人何不返,春花复应晚。不道新知乐,只言行路远。”
⑹汀(tīng)洲:水边或水中平地。
⑺白蘋(pín):水中浮草,花白色,故名。
【白话译文】
望着你的小船驶向茫茫云水,频频挥手惜别泪水沾湿佩巾。
你像一只飞鸟不知归宿何处,留下这一片青山空对着行人。
江水浩浩一叶孤帆远远消失,落日下你将欣赏着五湖之美。
谁能见我伫立汀洲上怀念你,望着白蘋心中充满无限愁情。
【赏析】
这首送别诗,着意写与友人离别时的心情。诗人借助眼前景物,通过遥望和凝思,来表达离愁别绪。手法新颖,不落俗套。
诗题虽是“饯别”,但诗中看不到饯别的场面,甚至一句离别的话语也没有提及。诗一开始,他的朋友王十一(此人名字不详)已经登舟远去,小船行驶在浩渺的长江之中。诗人远望着烟水空茫的江面,频频挥手,表达自己依依之情。此时,江岸上只留下诗人自己。友人此刻又如何,读者已无从知道,但从诗人送别的举动,却可想象到江心小舟友人惜别的情景。笔墨集中凝炼,构思巧妙。诗人以“望”、“挥手”、“泪沾巾”这一系列动作,浓墨渲染了自己送别友人时的心情。他没有直抒心中所想,而是借送别处长江两岸的壮阔景物入诗,用一个“望”字,把眼前物和心中情融为一体,让江中烟水、岸边青山、天上飞鸟都来烘托自己的惆怅心情。
第三句是虚实结合,诗中“飞鸟”隐喻友人的南游,写出了友人的远行难以预料,倾注了自己的关切和忧虑。“没”字,暗扣“望”。“何处”则点明凝神远眺的诗人,目光久久地追随着远去的友人,愁思绵绵,不绝如缕。真诚的友情不同于一般的客套,它不在当面应酬,而在别后思念。诗人对朋友的一片真情,正集聚在这别后的独自久久凝望上。这有点像《三国演义》描写刘备与徐庶分别时的情景。
然而,目力所及总是有限的。朋友远去了,再也望不到了。只见一带青山如黛,依依向人。一个“空”字,不只点出了诗人远望朋友渐行渐远直至消失的情景,同时烘托出诗人此时空虚寂寞的心境。回曲跌宕之中,见出诗人借景抒情的功力。
五六两句,从字面上看,似乎只是交代了朋友远行的起止:友人的一叶风帆沿江南去,渐渐远行,抵达五湖(当指太湖)畔后休止。然而,诗句所包含的意境却不止于此。友人的行舟消逝在长江尽头,肉眼是看不到了,但是诗人的心却追随友人远去一直伴送他到达目的.地。在诗人的想象中,他的朋友正在夕阳灿照的太湖畔观赏明媚的春色。
诗的最后,又从恍惚的神思中折回到送别的现场来。诗人站在汀洲之上,对着秋水蘋花出神,久久不忍归去,心中充满着无限愁思。情景交融,首尾相应,离思深情,悠然不尽。
拓展阅读:刘长卿诗词特点
刘长卿(709-780?),字文房,河间(今河北河间)人。开元二十一年进士,大历中,官至鄂岳转运留后,为观察使诬奏,系姑苏狱,后贬南巴尉。终随州刺史。刘长卿“以诗驰名上元、宝应间”(《唐诗纪事》)。他的诗多写贬谪飘流的感慨和山水隐逸的闲情。擅长近体,尤工五律,曾自称为“五言长城”。
风格含蓄温和,清雅洗炼,接近王孟一派。他集中也有少数反映现实的诗,如《穆陵关北逢人归渔阳》,用很简炼浑括的诗笔,写出安史乱后荒凉雕敝的景象: 逢君穆陵路,匹马向桑干。楚国苍山古,幽州白日寒。城池百战后,耆旧几家残。处处蓬蒿遍,归人掩泪看。此外,如《疲兵篇》、《送李中丞归襄州》等诗,或写久戍边塞不得归家的兵士,或写被罢归乡里的老将,也令人深感同情。
他写山水隐逸生活的诗,成就较高。用严格的律诗写景抒情,能作到凝炼自然,造意清新。其代表作如《寻南溪常山人山居》: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屐痕。白云依静渚,芳草闭闲门。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诗中写他寻访道人,在南溪山中一路所见的幽静景色,洗炼清新,颇饶风致。结尾写空寂的禅意,思想感情却是消极的。
又如《碧涧别墅喜皇甫侍御相访》: 荒村带返照,落叶乱纷纷。古路无行客,寒山独见君。野桥经雨断,涧水向田分。不为怜同病,何人到白云?荒僻幽静的别墅,无人肯到,皇甫侍御独远来相访,欣慰之情,不言而自见。
他的绝句《逢雪宿芙蓉山主人》也是历来传诵的名作: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雪夜投宿山中贫寒人家所见的情景,只短短几句话就刻画烘托出来,让人感到含蓄亲切。他还写过一些怀古伤今的作品。这些诗往往和他自己受贬谪的失意心情融合在一起。
如《长沙过贾谊宅》: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托古喻今,寓情于景,写得很浑成深厚。三四两句,于写景中融入贾谊《鹏鸟赋》的词语和意境,尤见艺术功力。但是,他的思想生活都比较狭窄,因此诗境也缺乏更多的变化。高仲武《中兴间气集》说他的诗“大抵十首以上,语意稍同”,很能切中他诗歌艺术上的弱点。
篇6:刘长卿《饯别王十一南游》原文及译文鉴赏
刘长卿《饯别王十一南游》原文及译文鉴赏
《饯别王十一南游》出自唐诗三百首全集,其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刘长卿。古诗全文如下:
望君烟水阔,浑手泪沾巾。
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
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
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苹。
前言:
《饯别王十一南游》是唐代诗人刘长卿的作品,为《唐诗三百首》所收录。此诗抒发自己对友人的真挚情意,描写了挥手远望直到陷入思念,愁肠百结,写得动人心弦。全诗没有“别离”二字,只写离别后的美景,然而浓浓的离情别绪已完全融入景中,曲折婉转,首尾呼应,手法新颖,别具匠心,离思深情,悠然不尽。
翻译:
望着你驶入浩渺的江水中,与你挥手告别泪水沾湿了手巾。飞鸟到哪里才是归宿?只有青山空对着我。长江上一叶孤帆远去,在落日的光辉中欣赏五湖的**。谁看见站在汀洲上面我对着白苹花,心中充满无限愁思。
鉴赏:
这是首送别诗,写与友人离别时的情景。友人已乘舟向烟水迷蒙的远方驶去,但诗人还在向他洒泪挥手送别。渐渐地,看不见友人的旅舟了,江面上鸟在飞着,不知它们要飞往何处;远处只有青山默默地对着诗人。朋友乘坐的船儿沿长江向远处去了,诗人在斜阳里伫立,想象着友人即将游五湖的情景。就这样离别了,不知有谁知道诗人对朋友的悠悠相思。诗人借助眼前景物,通过遥望和凝思,来表达离愁别恨,手法新颖,不落俗套。
诗题虽是“饯别”,但诗中看不到饯别的.场面,甚至一句离别的话语也没有提及。诗一开始,他的朋友王十一(此人名字爵里不详)已经登舟远去,小船行驶在浩渺的长江之中。诗人远望着烟水空茫的江面,频频挥手,表达自己依依之情。此时,江岸上只留下诗人自己。友人此刻又如何,读者已无从知道,但从诗人送别的举动,却可想象到江心小舟友人惜别的情景。笔墨集中凝炼,构思巧妙。诗人以“望”、“挥手”、“泪沾巾”这一系列动作,浓墨渲染了自己送别友人时的心情。他没有直抒心中所想,而是借送别处长江两岸的壮阔景物入诗,用一个“望”字,把眼前物和心中情融为一体,让江中烟水、岸边青山、天上飞鸟都来烘托自己的惆怅心情。
第三句是虚实结合,诗中“飞鸟”隐喻友人的南游,写出了友人的远行难以预料,倾注了自己的关切和忧虑。“没”字,暗扣“望”。“何处”则点明凝神远眺的诗人,目光久久地追随着远去的友人,愁思绵绵,不绝如缕。真诚的友情不同于一般的客套,它不在当面应酬,而在别后思念。诗人对朋友的一片真情,正集聚在这别后的独自久久凝望上。这使人联想到《三国演义》描写刘备与徐庶分别时的情景。
然而,目力所及总是有限的。朋友远去了,再也望不到了。别后更谁相伴?只见一带青山如黛,依依向人。一个“空”字,不只点出了诗人远望朋友渐行渐远直至消失的情景,同时烘托出诗人此时空虚寂寞的心境。回曲跌宕之中,见出诗人借景抒情的功力。
五六两句,从字面上看,似乎只是交代了朋友远行的起止:友人的一叶风帆沿江南去,渐渐远行,抵达五湖(当指太湖)畔后休止。然而,诗句所包含的意境却不止于此。友人的行舟消逝在长江尽头,肉眼是看不到了,但是诗人的心却追随友人远去一直伴送他到达目的地。在诗人的想象中,他的朋友正在夕阳灿照的太湖畔观赏明媚的**。
诗的最后,又从恍惚的神思中折回到送别的现场来。诗人站在汀洲之上,对着秋水苹花出神,久久不忍归去,心中充满着无限愁思。情景交融,首尾相应,离思深情,悠然不尽。
篇7:《饯别王十一南游》唐诗鉴赏
刘长卿
望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
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
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
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蘋。
刘长卿诗鉴赏:
诗题虽是“饯别”,但诗中没有具体描写饯别的场面,甚至没有一句离别的话语。诗一开始,他的朋友王十一已经登舟远去,小船行驶在浩渺的长江之中。
诗人远望着烟水空茫的江面,不断挥手,表达自己依依之情。此时,江岸上只剩下诗人自己。但从诗人送别的举动,却可想象到江心小舟友人惜别的情景。笔墨集中凝炼,构思精妙。诗人以“望”、“挥手”、“泪沾巾”这一系列动作,揭示了自己送别友人时的心情。
他没有直抒心中所想,而是借送别处长江两岸的壮阔景物入诗,用一个“望”字,将眼前物和心中情融为一体,以江中烟水、岸边青山、天上飞鸟烘托自己的惆怅心情。
第三句是实写又是虚拟,诗中“飞鸟”隐喻友人的南游,倾注了自己的关切和忧虑。“没”字,暗扣“望”。“何处”则表明凝神远眺的诗人,目光久久地追随着远去的`友人。真诚的友情不同于凡俗的客套,它不在当面应酬,而在别后思念。诗人对朋友的一片真情,正表现在这别后的独自久久凝望上。
然而,目力所及总是有限的。朋友远去了,再也看不到了。别后与谁相伴?只有一带青山如黛,依依向人。一个“空”字,不仅点出了被送的人是远了,同时烘托出诗人此时空虚寂寥的心境。曲折跌宕之中,足见诗人借景抒情的功力。五六两句,表面上只是交代了朋友远行的起止:友人的一叶风帆沿江南去,渐渐远行,抵达五湖(当指太湖)畔。然而,诗句所包含的意境却远不止此。友人的行舟消逝在长江尽头,肉眼是看不到了,但是诗人的心却追随友人远去一直伴送他到达目的地。
诗的最后,又从恍惚的神思中回到送别的现场来。
诗人站在汀洲之上,对着秋水蘋花出神,久久不忍归去,心中充满着无限愁思。情景交融,首尾相应,离思深情,悠然不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