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论语学而第一的学习心得(通用7篇)

2024-07-23 14:53:26

小编给大家分享关于论语学而第一的学习心得(通用7篇)的范文,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 素材来源网络 编辑:李欢欢。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论语学而第一的学习心得,本文共7篇,仅供参考,喜欢可以收藏与分享哟!

论语学而第一的学习心得

篇1: 论语学而第一的学习心得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即“觉”》

这则包含三个层面的意思,即“自觉”“觉醒”“觉悟”,“三觉”将看似关系不是很大的三句话一以贯之。

其一,“学”是一种自觉的行为。“学”与“习”是一对孪生兄弟,不可分离,学习一定要与温习结合,学了不温习,那只是走马观花。

其二,学习是自我觉醒的过程。我宁愿理解“有朋自远方来”句是为“学而时习”作比喻的',就是学习达到的觉醒程度,就如同遇见了远道而来的朋友,是一件十分快乐的事。

其三,学习可提高觉悟。学习就是加强自身修养的过程,而不是装点门面的,因此,别人不了解自己也不恼怒,最终达到做君子。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篇2: 论语学而第一的学习心得

《孝悌乃为人之本》

“孝悌”是孔子礼治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其含义是孝敬父母,尊敬兄长,是我国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也是先秦儒家早期教育的内容之一。

这一思想是孔子的弟子有子提出来的,主要是家庭教育层面的,到了亚圣孟子将其发展为学校教育,扩大了教育的外延,在《孟子・梁惠王上》中有“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就是兴办学校教育,反复地讲解孝悌的道理。这一教育思想也是《礼记・大学》中八修条目的主要内容,一个人要成就大事业,必须首先修身,修身的核心内容就是懂得孝悌,懂得了孝悌才会尊敬他人,不至于犯上作乱,才能逐渐形成仁爱思想,就是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从而扩大爱的内涵。

篇3:论语学而篇学习心得

论语学而篇学习心得

在这一周的学习过程中,自己真是汗颜,不学则以,一学才发现自己真的是才疏学浅,对于经典中的很多字的读音不知道,有些字干脆就不认识。几句看似简单的话,却读不顺畅,反复听,反复读几遍之后才算是能够顺利的读下来。虽然有译文,但对其原文的理解还是有诸多的不清不楚的地方。于是开始查资料,听群里各位老师的分享和导师的讲解,才渐渐明晰其中内涵。

虽然我才刚刚开始了解儒家思想的精神,但是我已深感其思想的深邃与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也为自己是名中国人感到深深的自豪和骄傲!

一周的学习下来,自己的感触也颇多。在这一篇从学习到道德修养,从孝悌到忠信,从君子到君主其实讲的全部是做人的道理。在孔子看来,知识在于其次,最重要的在于做人。做一个有德之人,而这个不是从知识或书本上获得的,更多的是在人生的体验中以及做人做事上历练出来的。

总结自己的前半生,在德行修养这方面做得很不够,最缺乏的就是“五日三省吾身”,直到自己的生活出现问题才开始反思,去了解到底问题出在哪里。才开始不断地学习和自我修正,通过学习《论语》的学而篇,更加明确了自己的学习目的:践行,而践行也是为了更好的去付出,去服务大众。也端正了自己的学习态度:学习是为了自己的成长和提升,而非为了获得他人的认可和肯定,况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认知系统。求同存异才是共同发展和进步的意义。

杨教授讲到“仁”是儒家学说的核心,反复读学而篇的时候,我体会到:这个“仁”也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同的关系该如何相处。而这个关系最早的根源就是我们跟父母的关系。也就是说我们跟父母的关系和睦融洽了,我们跟世界的关系也就和谐了。所以孔子一再强调“孝悌”.父亲是天,是阳性能量的代表,是力量、创造力的象征。母亲是地,是阴性能量的代表,是承载、接纳的象征。这两种能量都是我们每个人不可或缺的。与父母的连结顺畅也就表示我们的阴阳能量的平衡。而这样的平衡状态下,我们对外,不管是和同学朋友的关系、还是和同事领导的关系都能自如应对。如此,人与人相处就不是表面的花言巧语,阿谀奉承了、心口不一了。

而当今很多人的财富、疾病、人际关系以及亲子关系的问题,追根溯源几乎都是自己和原生家庭,也就是和父母的关系的问题上。可见,孔老先生早在2千多年前就已经看透了这个问题。现在的教育界也开始重视家庭教育。如果能把咱们的儒家文化更早的、合理的渗透到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中,那我们国家必将繁荣昌盛。

当然原生家庭也只是一个基础,自我的修行还是靠自己的毅力和决心。这个过程中也是需要不断的反省和觉察自己的。这也是为了不断地修正自己的心,因为心正了,行自然端。

“君子立本,本立而道生”我们生命中几乎所有的痛苦都与“道”有关,万物皆有道,道跟法律、道德都不是一个维度。人人都应该行在“道”中。这个“道”在世间一切事物上运行,比如我们的身体,生命、做事,家庭、关系,施与受、财富、事业,心思意念,命运等等。我们生命的一切都在“道”中运行着。

如果我们没有行走在道中,不论是身体、做人、做事、修行等各个层面就会出现问题,但这些问题并不是来给我们找麻烦的,而是一个个的信使来提醒我们,告诉我们有问题了,需要去修正,他们只是生命的信使,万物与宇宙之爱经由他们把信息送给我们,好让我们去看见问题处理问题,当我们能够明白这些提醒并去修正了,问题也就不存在了,继续回到了“道”中,一切就会很舒服,很自在了。如果我们每个人做人做事抓住那个仁德贤良的根本,让它在心中竖立起来,才能行走在正确的道路上。有了这样的一颗心,做事就会遵循事物的本质及规律,而不是因追名逐利而忘了根本。

有了孔夫子的,温、良、恭、俭、让这样的德行之后也需要运用好,那就需要“礼”,而这个礼以恰到好处为可贵,也是我之前提前想到一个词“界限” .有了这个界限,我们会知道什么是自己可以承受的,什么不是,这样也就会知道哪些事情自己可以做,哪些不可以,或者暂时不是合适的时机。而一旦超越了这个界限,自己也将同样的承担后果,而这个后果可能往往超过自己的承受力,伤人伤己。也就失去了“和”的意义。"

总之,有了学习的方向和态度,有了德行的标准,接下来就是做好自己该做的。只有自己对自己的认识越来越清晰,自己内在的力量越来越强大且稳定,那么,接下来就可以更好的去了解他人,服务社会!

篇4:论语学而篇第一

论语学而篇第一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2、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译文】有子说:”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而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不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没有的。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啊!”

3、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

4、曾子曰:吾日三省乎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

5、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译文】孔子说:“治理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就要严谨认真地办理国家大事而又恪守信用,诚实无欺,节约财政开支而又爱护官吏臣僚,役使百姓要不误农时”。

6、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译文】孔子说:“弟子们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顺从师长,言行要谨慎,要诚实可信,寡言少语,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文献知识。”

7、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译文】子夏说:“一个人能够看重贤德而不以女色为重;侍奉父母,能够竭尽全力;服侍君主,能够献出自己的生命;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恪守信用。这样的人,尽管他自己说没有学习过,我一定说他已经学习过了。”

8、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译文】孔子说:“君子,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学习可以使人不闭塞;要以忠信为主,不要同与自己不同道德人交朋友;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

9、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译文】曾子说:“谨慎地对待父母的去世,追念久远的祖先,自然会导致老百姓日趋忠厚老实了。”

10、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译文】子禽问子贡说:“老师到了一个国家,总是预闻这个国家的政事。(这种资格)是他自己求得呢,还是人家国君主动给他的呢?”子贡说:“老师温良恭俭让,所以才得到这样的资格,(这种资格也可以说是求得的),但他求的方法,或许与别人的求法不同吧?”

11、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译文】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因为他无权独立行动),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合理部分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

12、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译文】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古代君主的治国方法,可宝贵的地方就在这里。但不论大事小事只顾按和谐的办法去做,有的时候就行不通。(这是因为)为和谐而和谐,不以礼来节制和谐,也是不可行的。”

13、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译文】有子说:“讲信用要符合于义,(符合于义的)话才能实行;恭敬要符合于礼,这样才能远离耻辱;所依靠的都是可靠的人,也就值得尊敬了。”

1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德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15、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译文】子贡说:“贫穷而能不谄媚,富有而能不骄傲自大,怎么样?”孔子说:“这也算可以了。但是还不如虽贫穷却乐于道,虽富裕而又好礼之人。”子贡说:“《诗》上说,‘要像对待骨、角、象牙、玉石一样,切磋它,琢磨它’,就是讲的这个意思吧?”孔子说:“赐呀,你能从我已经讲过的话中领会到我还没有说到的意思,举一反三,我可以同你谈论《诗》了。”

16、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译文】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论语全文及翻译

论语学而篇第一论语为政篇第二论语八佾篇第三论语里仁篇第四论语公冶长第五论语雍也篇第六论语述而篇第七论语泰伯篇第八论语子罕篇第九论语乡党篇第十论语先进篇第十一论语颜渊篇第十二论语子路篇第十三论语宪问篇第十四论语卫灵公篇第十五论语季氏篇第十六论语阳货篇第十七论语微子篇第十八论语子张篇第十九论语尧曰篇第二十

篇5:《论语》是非辨析之,学而篇第一

学而篇第一

【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 孔子说:“学了之后能经常温习是件愉快的事;有同学从远方来也是件愉快的事。遇到别人不懂时不嫌弃别人才是君子。”

【评析】 这段话可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运用的话。只是大家经常把文中的“朋”当成“朋友”的意思,其实这个“朋”是指同学的意思。孔子把复习学过的东西当成重新见到老同学那么高兴,也就是把以前学习的东西,都当成老同学。这一方面强调了复习对牢固掌握所学知识的重要性,同时也反映了孔子将学习知识当成结识同学一样的快乐心态。当我们把学习知识当成了结识同学、把复习知识当成同学聚会,当然就不会产生厌学的心态,也就不会把学习当成是一种苦差事了。

对于第三句话,有人解释成“别人不了解自己也不怨恨他”,个人觉得,这是一种误解。对这句话造成不同理解的关键是怎样理解“人不知”的意思。我对这三个字的解释是“别人不懂”,理由是,论语第二部分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为知也”,这里的“不知”应该和后面的“不知”是同样的意思。

我的理解,孔子前面说了怎样学习和复习的问题,然后又说到了怎样对待同学的问题,在怎样对待同学的问题方面,孔子主张人要谦虚,所以才提出了“遇到不懂的同学时,不要嫌弃,才是一个真正的君子”的观点。

篇6:南怀瑾《论语别裁》一学而第一

南怀瑾《论语别裁》整理(一)学而第一

清茶茉莉 /整理  学而第一『⒈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做学问就要随时随地的学习,随时随地要有思想、有见习、有体验,随时对地能够反省,就能有收获后的内心的喜悦;不要怕怕没有人知道,这个知己在远方,当到来的时候,会让人感到很高兴。做学问的人,乃至一辈子没有人知道自己、了解自己,也不怨天尤人。才是君子『⒈2』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一个人有没有学问,就看这个人能否对父母尽孝,对兄弟、姊妹、朋友是否友爱。“孝弟”的人有深厚的感情,这种人是不好捣乱的;一个人有真性情,就不会犯上作乱,不好犯上而好作乱的,这是不可能的,因为这种人有分寸、有限度。君子做学问之道在于人生的建立、内心的根本上。学问之根本在于“孝弟”的建立,修养学问自然提高。孝弟是“仁”的本。『⒈3』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巧言”说的头头是道,却不脚踏实地,“令色”态度上好像很仁义,但是是假的。这些与学文不相干,这样很少能做到“仁”这种学问的境界『⒈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曾子说:我做学问很简单,就是每日用三件事老考察我自己,替他人做事是不是尽心尽力?与朋友相交是不是言而有信?老师教我的做人的道理是不是实践了?“忠”――心在中间,有定见不转移『⒈5』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领导千乘之国,接受了就要认真的去做事,使下面的人绝对信服。经济上要能节省,以此来体恤民众(爱人);用人时要注意把握时间、时机。恰到好处。『⒈6』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凡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学生,在家里是个孝子,出门能友善待人,做事谨慎守信,有广阔的胸襟,能够爱人,亲近那些有学问道德的人,还有剩余的经历,那就再去“学文”『⒈7』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我们看到一个人,学问好,修养好,本事很大,的确很行,看到他就肃然起敬,态度也自然随之而转。)看到好的人能肃然起敬,在家能寄信尽力的爱家庭,爱父母,在社会上做事,对人、对国家,放弃自我的私心,许身为国。答应朋友的事情要言而有信,说到做到。尽管这个人没有度过一天书,,我一定说这个人真有学问。『⒈8』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学习态度)一个人没有自信息,也不自己重视自己,不自尊,那么学到的只是知识也不稳固,对你也是没用的。因此我们必须建立起自己的人格,自己的信心来。不要认为你的朋友不如你,不要看不起任何人,人和人相交,就要互相尊重。有过错不要害怕改正。“不因其人而废其言,不因其言而废其人。”『⒈9』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一个人要想好的结果,不如有好的开始。(慎其终者,是说对过去了的,死了的先人,我们要怀念他。如果大家都能孝顺父母,孝于祖宗的话,社会风气就趋于厚道了。)欲慎其终者,先追其远。这样社会道德的风气,自然都归于厚道严谨。佛家言:“菩萨畏因,凡夫畏果。”西方宗教革命家马丁・路德:“不择手段,完成最高道德”『⒈10』子禽问於子贡曰:“夫子至於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子禽问子贡:老师到每一个国家,都会问哪个国家的政治,是想做官,还是向提供给他们一些建议呢,使他们富起来呢?自贡回答说:老师温和、善良、恭敬严肃、不浪费,友好礼让的,把自己放在最后的。老师不像你们这些一般思想,对于一件事情总是把人家推开,自己抢过来干。踏实谦让给人家,实在退让不开了,才勉强自己来做的。加入你认为老师是为了自己求官,那恐怕也和一般人的求官、求职、求功名的路线两样吧。『⒈11』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於父之道,可谓孝矣。” 孔子说:父母在面前的时候要言行一致,就是父母不在面前,父母去世了,都要言行一致、勤勤恳恳,非常老实。如果做好人,就做到底,即使父母死了,也三年之内,无改于父道,说的到做得到。进过三年,感情没有淡漠,言行一致,这就是孝子了。 『⒈12』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有子说:礼的作用,就是中和矛盾,调整均衡。我们传统文化中最了不起的`就是礼,无论小事大事,都要由着礼的精神来处理。对于一件事,了解他是中和之道,而去中和、去调整它。但过分的调整就错了。过分的调节也不好。『⒈13』有子曰:“信近於义,言可复也。恭近於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有子说:为什么守信?因为信和侠义很接近,说过的话一定要兑现。礼貌的当中要恭敬,对人对事庄重认真,免得找来无谓的耻辱。人绝对无私是做不到的。助人的心行,由近而远,渐渐扩及他人。“亦可宗”,像这个样子,也可以宗仰。『⒈1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君子吃的方面没有过分的、满足奢侈的要求,住的地方,只要适当,能安贫乐道,不要贪求过分的安逸,贪求过分的享受(0不注重物质神经生活,而注重精神升华。)一切责任、一切应该做的事情会马上去做,而不乱说话。从书本上去修正作人做事的道理,这个样子就叫作好学。『⒈15』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子贡说,老师!人穷了,倒楣了,还是不谄媚,不拍马屁,不低头;发财了,得意了,还能够对人不骄傲,何如?这个“何如?”用白话来说是:“老师!你看看我怎么样?”那种自肯的味道,完全在这“何如”两个字上表现出来了。像你所说的那样,只是及格而已,还应该进一步,做到“贫而乐,富而好礼。”安贫乐道,好礼,尊重别人和爱人。。子贡说:“做学问还要像玉一样地切磋琢磨,我懂了。”赐是子贡的名字,孔子说:你懂得这个道理,现在可以开始读书了,也可以开始读诗了,因为我刚刚提示了你一个道理,你自己就能够另外推演出别的道理来。『⒈16』子曰:“不患人之不己之,患不知人也。”一个人不怕人家不了解你,最怕你自己不了解别人。

篇7:《论语・学而第一》中的管理启示

半部《论语》可治天下,读《论语》,犹如读着一本管理宝典,管理书籍浩如烟海,管理大师多如牛毛,但中国企业的管理现状并没有因为林林种种的管理思想,和百花齐放的学术理论,而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中国历来不缺少管理思想,缺少的只是管理思想在企业中的具体运用。

作为一位思想家,孔子给我们的印象是理论建树高于其实践功绩。尽管把从政的道理讲得很清楚明白,但却仅有短暂的从政实践。这样,一般论者攻击孔子为空谈家,是典型“秀才造反型”的。然而,如果我们认真阅读《论语》就会发现,孔子提供给社会的多是非常具体可行的举措,即便有理论阐述,也是方法论。

半部《论语》可治天下。实际上,《论语》蕴涵的众多闪烁着智慧光芒的哲学思想。《学而第一》是《论语》中的首篇,共16章。在《学而第一》篇里,孔子及其弟子的思想,能给我们带来什么管理启示呢?

管理者的心态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孔子的一生都在追求从政,但几乎一辈子没有得到大展才学的机会。所以到了晚年,他回忆起自己的经历和心境的历程,对孜孜以求的弟子讲了自己的体会,说无论在什么样的境遇下,都要保持良好的心态。

中国人的人性相通,从孔子说的心态问题上,管理者尤其是职业经理人,应该能从中发现对自己有益的内容。

立志要做职业经理人的人,都会遇到不同的境遇。有的人有机会,有的人连机会的边都摸不到,总是在感慨怀才不遇。这是现实,尽管有点残酷。这才是做职业经理人或管理者首要的立身之命。

诚然,一个经理人,满腹才能而且能够得到企业任用,得到施展发挥的机会,自然是件值得高兴的事情,这是一种际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接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实际上说的是一种怀才不遇的情况,就是即便没有被任用,而能够“有志同道合的朋友赞同我的学说,纷纷来和我讨论问题,我也感到快乐”,因为,至少这从另一个角度体现了自身的潜在价值;第三种情况就是“人不知”,即“我的才能不被别人认可或了解”,那么,我们立志要做职业经理人的人,也要做到“不怨恨”,要继续保持自信。

反过来看,我们也可以把这作为一个职业经理人或管理者从学习到被任用的一个渐进的过程和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学到了东西,但还没有被人认可、知晓;第二个阶段,是随着自己能力的提高和思想的成熟,逐渐有了知名度,而得到社会、同行的重视;第三和阶段,就是终于有了施展才华的机会。同时,也说明在你不被认可的时候,也很可能是因为自己的学力不够,有什么可怨恨的呢?

这段话不仅说明了一个职业经理人在不同境遇下应该保持的良好心态,我们还可以看到作为一个管理者,必须始终把“学习”作为一个首要的目标。在不被人们了解的时候,不怨天尤人,而仍要学习;在被任用之前,要多接触社会,多接触同行、专家,把学习和交流作为乐趣;“学而时习之”当然是经理人的理想追求了,同时也说明了“学”的重要性:被任用的前提是“学”,“学”的目的是被任用。在普遍追求实际利益的今天,能够像这样把学习放在首要位置并时刻学习的精神是非常可贵的。

如何才能提高管理技能和经营知识呢?最好的方法,应该是去企业打工,在接触企业实际的情况下,有所感悟。这其实也是孔子所说的“学而时习之”,实践不是学习的惟一渠道,但如果缺乏实践的学习,将没有任何意义。同时,也只有在实践中才可能知道自己到底应该先学什么、怎么去学――这就是“以用促学、学以致用”。

最根本的管理工作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孔子认为,“君子”应该抓根本问题,抓住了根本问题,其他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其实这话还不是孔子本人说的,而是他的一个叫“有子”的学生的高论。有子为他这个观点还找了理论依据,在这句话前面,他说的是“孝悌”问题。他说:“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什么意思呢?是说:“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而喜好触犯上司,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进一步说,不冒犯上司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没有的。”有子的意思是,社会的基本组成单位是家庭,如果家庭稳定,社会基础就稳定;社会基础稳定,整个社会才和谐。

从中,我联系到了现在的企业管理实践,不少企业老板甚至包括一些职业经理人,都没有抓住企业管理最根本性的问题,陷进了日常管理的琐碎工作中。实际上,作为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只应该管理企业最根本性的问题,其他具体事务各有其司。企业管理要抓根本问题,根本问题解决了,其他问题就会迎刃而解,所以企业管理者应该“务本”。这里所说的“本”,就是企业的基础管理和战略管理。现在很多企业讲究一把手亲自抓销售,或者亲自抓技术,显示一下企业对某项具体工作的重视,或者作为特殊时期的特殊手段是完全可以的,但这些工作毕竟是副总应该做的事情,一把手还是要回到自己的岗位上来,做企业最根本、最基础的管理。这样,企业自然就会按照企业发展自身的规律自行运转了。

有子关于“孝悌”的看法,我们可以联系到企业中来,假如企业每个部门都做得好,每个部门里的职员都做得好,那企业不是好管理了吗?所以,企业管理的触角要伸向企业基层,从每个职员、每个部门抓起,所谓“管理无小事”,不要怕事情烦琐,也不要迷信一招一式能够奏效。

另一方面。企业管理的手段中,制度固然重要,但思想培养尤其起着决定性作用。这和西方管理学略有不同。中国古代也一直有“法制”和“德制”的争论,在中国现代企业里,这两者都要兼顾。我们可以把企业的“德制”叫做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的核心其实还是思想、理念,还是企业价值观和个人价值观的统一。价值观形成后,才达到企业管理的理想状态。所以,有子明确地指出了企业管理的核心任务,不仅是具体工作链条的形成,而更应该把树立明确的、统一的价值观作为工作的重点。

严格自我超越修炼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这段关于“三省”的论述,我们几乎每个人都知道。对我们企业的管理实践又有什么意义呢?

企业里,消极怠工的现象非常普遍。这时,老板或者高层管理者应该怎么办?

员工能够心悦诚服地尽心尽力,除了员工个人品性的因素,最主要的还是企业制度环境的问题。员工在一个公平、公正的环境里做着自己感兴趣的工作,凭什么不好好做呢?但这些大道理说来简单,要做到可不是个小工程。

按照曾子“三省”的观点,作为一个员工,你第一要考虑的是“我今天为企业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做了哪些工作,成效如何,有没有偷懒耍滑?既包括具体的工作内容,还强调了员工对待工作的态度。

第二要考虑的是“人际交往中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包括同事之间、客户之间,甚至和上司、下属的交往,有没有不诚信的表现呢?

第三就是要问问自己今天又学了点什么知识、技能,有哪些得到了运用。

如果你的手下每天都做这样的自我审查、自我批评,那做老板的该多么欣慰和省心啊!你的员工都将成为办事干练负责、交往诚实可信、善于学习并用于工作之中。如果哪个员工在这三方面略有不足,连他自己也受不了这“三省”的折磨了。

然而,任何事情都是需要代价的,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背叛,也没有无缘无故的忠诚。孔子的政治思想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对最高统治者的道德要求。替员工说句话:凭什么让我“三省”呢?我今天确实磨洋工了,因为你这个老板不值得我卖力气!说到底,要想达到这样的理想境界,没有老板自己的首先“三省”,就不会有消极员工的自我谴责,

员工崇拜一个老板原因很简单,那就是老板要“讲忠诚”、“讲信用”和“有才干”――这也是曾子提出的“三省”的具体内容。

但是,曾子的“三省”要求,讲起来简单,但做起来就不容易了。这看似简单的要求,实际上是一种严格的自我超越的修炼。

管理者应该遵循的四大原则

◇“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这是孔子直接针对管理而发的言论。“千乘之国”在孔子的时代算是个大国家了,这就是孔子对大国家治理的建议。

如果我们把孔子时代的“千乘之国”看作一个大企业,孔子对“千乘之国”最高统治者提出的建议,也同样值得我们的企业管理者借鉴:

一是“敬事”。就是以恭敬的态度来对待人和事,态度端正、动机良好。态度应该是大企业管理者的首要必备品质。如果一个企业的动机有问题,必然会反映在企业发展战略上。而一旦企业发展战略制定失误或有偏差,与社会理想相背,这个企业是不会有前途的。

二是“信”。诚信问题,不仅是企业内部的诚信,也包括对外联络、交往、合作的诚信。不诚信带来的影响对任何企业都将是致命的,但对小企业、小项目来说,本来就没打算做百年产业,死就死掉了,反正捞了一大把,损失就当成本了。而对于大企业来说,首先直接经济损失必然大,更重要的是本来是长期企业的构架和潜力,都将毁于一旦,这潜在的损失更让人痛心。

三是“节用”。孔子是针对当时大多数统治者生活奢侈而言的,但如果我们仅仅要求企业老板在个人开销上省吃俭用是不够的。我们理解的“节用”,应该是想方设法节约企业开支、降低成本。我接触过一些企业,连续几年发展势头很好,销量上升、市场价格稳定,但就是年终利润上不去,原因何在?这种情况大抵可以从成本角度找找原因。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最容易增加而又不容易察觉的一是管理成本的增加,二是销售成本的增加。在树立了正确的发展战略思想和正确的行为价值观之后,在内部管理上降低成本是很具体的管理细节。

第四就是“爱人”,即善待员工。企业里所有的事情都是由员工来完成的,企业所有利润都是通过员工的工作来实现的,而员工的工作心态对企业运作的效率影响又是非常直接的。

怎么善待员工?孔子对当时的最高统治者提出的建议是“使民以时”。结合到我们现在的管理实践,就是应该“用适当的方法来使用员工”。那么,怎么才是适当呢?不同的企业,在不同的企业文化下,“适当”的标准肯定不一样,这需要管理者根据自己所在企业的实际情况来确定。

总起来说,就是高尚的发展目标、诚信的经营原则、努力降低成本、善待员工以最大限度发挥其积极性。无论企业大小,无论企业管理如何烦琐复杂,概莫能外。

理想员工标准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作为一个理想主义者,孔子对年轻人道德修养的要求近乎苛刻。这段简短的文字,已经给我们提出了六条标准。

尽管完全符合孔子的要求的年轻人并不多见,甚至根本不存在,但我们可以参考孔子的要求,制定出我们自己最理想的员工标准,并以此作为企业的培训目标。

首先,是孔子所说的说“孝”和“悌”的概念。我认为把“孝”理解为对企业的高度忠诚、把“悌”理解为对同事的高度敬重,更具有现实意义。现在有些国际大公司甚至把对父母孝顺与否列为招聘新人和日常考核的标准。对待身边人的态度,是对一个人品质的最好检验,同时也是培养爱心的必由之路。

第二,在工作中要少说多干,“谨”有沉默寡言的意思,我们可以理解为谨慎。出于责任心发表意见是企业民主的体现,是应该支持的,但发言不经过慎重、不全面思考就轻率发表不负责的言论,甚至务虚空谈,都不能够算做好的品质。

第三,办事要讲信用。这应该是现代企业中优秀员工的基本素质要求了,不必多做解释。

第四,要有一颗善良的心,广泛地帮助和热爱周围的人。这当然不仅仅限于企业内部、同事之间,更注重一个人的社会属性,可以说既是“悌”的具体表现,也是善待同事这一思想的延伸和扩展。

第五,要积极主动接近有能力、有品行的人,耳濡目染,接受良好的熏陶,同时也是在实践中得到学习、锻炼的机会。

第六,一有空闲时间,就多学点知识。孔子讲的是“行有余力”的情况下可以学习,这和我们现在许多年轻人在办公室看自考书是大不一样的。毕竟工作是本职,要首先做好。

企业管理要讲原则,更要讲“中和”

◇“礼之用,和为贵。”

有子认为,如果不管事情大小,都一味照章办事,那有时候就行不通了。但他也并不是否定制度,他反过来讲,如果为了追求和气而一味调和,而不用制度来约束,也一样是不可行的。“和”不是丧失原则地一味追求和气,而是要艺术性地处理复杂的关系,以“中庸”的方法来达到和谐的目的。

在是要人治还是要法制的问题上,中国人一直以来都争论不休。那么,中国企业到底是适合制度管理还是适合人情管理呢?

制度是刚性的,任何制度都会存在某些缺陷,完全不折不扣执行制度,势必忽略了一些具体情况。所以,作为企业管理者可以在支持企业执法部门的时候说:“制度错可以改,但在改之前必须执行!”显示出对制度的权威性的维护。而在具体操作的时候一定要结合实际问题加以分析。要知道,制度的目的不是处罚,不是单纯的惩戒,而是帮助违犯者改正。针对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在制度上有所变通,而采取一种制度之外的一种方式,如果能够起到更好的作用,那又为什么不呢?对于制度的变通,也要有度。为了讨某职工欢心而“和”,其结果只能够打击更多。

孔子学说不是腐儒之学,而是充满着原则和灵活。比如在多种场合反复强调的“言而有信”,有子甚至也提出了特例,“信近于义,言可复也”,只有在承诺是符合道义的情况下,才应该履行。如果发现了错误,还去为了“信”而去履行诺言,就是腐儒了,极不可取。做企业是很讲究实际的,不能死要面子活受罪,这也是讲究“和谐”的一种表现。

这些精彩言论是符合孔学的“中庸”之道的。有人把“中庸”理解为明哲保身的折中,其实是极大的曲解。举个例子,假设有两个人要分一段绳子用,那么按“中庸”的分法应该是什么呢?怕两个人闹意见,怕得罪某一方,干脆平分得了,这绝对不是“中庸之道”!“中庸”是讲究实际效果的一种分法。他会考察双方的用途,需要长一点的,就分长一点,需要短一点的也不要浪费,就要短一点的好了:这样双方都会满意。如果都需要长的呢?那就要另外想办法,比如再找根绳子来,或者轮流使用哦,都是可以的。惟独不问实际需要的平分是风险最大的做法,结果可能是双方手里都拿着废物!

由于各个国家的文化不同,使得不同国家企业的管理方式和方法有很大的区别。国界线成了各种管理思潮天然的分界点,他山之石往往只能是管理者客厅或书房里的摆设。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从中国古代智慧里翻捡出来的管理精华,有着一百个更适合中国企业的理由。

来源:中国营销传播网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